093灵根是座五行山,百日筑基在此关(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尝试突破筑基之前,陈登鸣脑海中暗暗默想《筑基详解》中的一些精要口诀,心灵默守灵台,开始调动丹田灵气去往玄关。  

“道在玄关一窍,窍包元气元精。元精元气养元神,神满自然动静。动静三回九转,周流变化乾坤神默默,气冥冥,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  

口诀愈是在脑海回转,陈登鸣也愈发进入状态。  

有至虚极,守静笃的心境以及昔日在武道上的功底打底,他轻易进入气气归玄窍,息息任天然的状态。  

灵气周流全身,走到小周天时,按照步骤,进行‘卯酉沐浴’的休息。  

卯酉,在小周天阶段指位置,并不是指时间,人身前脐后肾处,称卯酉。  

沐浴在小周天时,指休息。  

很快,这股气游走到大周天。  

此时,灵气不断在体内游走向上,便是真正进入了筑基的环节。  

要按照筑基详解中所讲的,积累全身精气神三宝的力量,并使之不漏。  

这就要把人体自然下漏的通道锁住。  

地户永闭,才是真正不漏筑基成功。  

这个永闭的时间,大多数人需要百日乃至一年。  

只有极少数积累极其雄厚者,可能三天到七天就完成了,因此也有百日筑基的说法。  

陈登鸣曾理解地户不漏,岂非就是鼻子不通气?  

在道法的说法中,地户便是称人的鼻子。  

筑基就是要鼻子不漏气,按照前世现代人的理解,那不就是感冒鼻塞了?  

鼻子不通气,自然也就不漏,感冒鼻塞持续个一百天,就筑基成功了。  

实则不然。  

这股不漏的气,非呼吸等寻常之气,而是凝聚的精气神人体三宝之气。  

这一口气若漏了,非但筑基失败,元气还会大伤,这也是为何说首次筑基失败,第二次成功率将会更低,第三次几乎希望渺茫。  

只因元气损伤太大,且涉及到生命潜能,近乎无法弥补。  

不过,书中一提到生命潜能,陈登鸣倒是有个大胆的想法。  

但因他生性谨慎,这种想法存在巨大风险,不能百分百确定,也只敢心里想想,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尝试。  

此时,随着气愈发凝聚,陈登鸣只感到丹田伴有嘶鸣之声。  

他身上灵威愈发强盛,对周遭灵气的感知范围也在扩大,逐渐面庞神足溢光,双目神采夺目。  

住宅外,隔壁邻居李荣家,李荣勉强在一些街坊邻居相劝后,借坡下驴不再为难闺女,倏然就感到一股强盛的令人心悸的气势威压猛地传来。  

“堂兄来了?”  

李荣一愣。  

被训斥责打的双眼哭红的李雪,亦是感受到这股灵威气势的刹那喜叫,“大伯,我爹又打我了。”  

“你这丫头!”  

李荣低骂,回头看门口却无人。  

四周街坊邻居亦是出来观望,议论纷纷,诧异看向陈登鸣的住宅。  

李荣也错愕看了过去,确定这股强盛的灵威,就是来自老高宅内,心中震愕。  

“怎么回事?老高请了位筑基修士在家里做客?”  

这股灵威虽细细感应,比他家兄长是要弱了不少,却绝对强过练气修士,应是筑基修士无疑。  

李荣立即看向丫头李雪。  

“我我不知道啊.”李雪几乎都不用李荣说出疑问,立即摇头表示疑惑。  

就在这时,来自陈登鸣宅院内的强盛灵威,又如潮水退潮般迅速缩了回去。  

感受到这奇异一幕,李荣心中一动,冒出一个震惊的念头。  

“这高道友,难道是在尝试突破筑基?”  

他自己也被这个冒出的念头惊住。  

一个可开始尝试突破筑基的练气十重修士,这得是积累了多么雄厚的底蕴?  

并非实力境界达到了练气十重后,就可尝试突破筑基,仍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令这一境界的灵气达到最顶峰,精气神状态最完美时,神完气足,才可尝试突破。  

一般的散修中,冒出一个练气十重都算得了不起,几乎都是修仙家族的供奉,为家族卖命的同时,享受家族提供的资源,慢慢积累底蕴,而后才会达到突破的契机。  

一个毫无势力资助的散修,想要独力走到这一步,委实太难。  

此时房间内。  

陈登鸣缓缓收缩灵气,体验一番后,放弃了莽撞的直接选择突破。  

他感觉还欠缺一些火候,无法保持长久的地户不漏状态。  

“火候”则指练功过程中真气的变化、运行等微妙之处的运用。  

目前,这种微妙他还无法保持。  

因为,当他的精气神三宝凝聚冲顶时,灵根虽被撼动,在摇晃,却产生了极强大的阻力。  

精气神穿过灵根时,才前行了五分之一,就险些令他的精气神被挤压得散开。  

这就是筑基中的五行山。  

筑基突破的感觉,就像是天崩地裂,是一种像孙悟空跳出五行山来的那种感觉。  

一下子冲出了束缚,获得大解脱,大自在!  

试问,这种突破的动静如此大,想要完全凭心神意志凝聚‘精气神’不散开,一口气不漏,直接冲开关卡,那该有多难?  

陈登鸣保持谨慎,遵照《筑基详解》中所言,只是先门口试探一下,酝酿感觉,不急着直接莽撞冲关。  

冲关失败,精气神三宝元气泄露,生命潜能损耗,将是巨大的损失。  

书中有言,下品灵根者,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