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环套一环(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委屈。  

以前的茶素医院狗屁不是,现在的茶素医院真尼玛圆润可爱。以前的张凡是什么都不懂,现在的张院是知人善用的好领导。  

人就是这么现实!  

对于大浙实验组的使用,张凡早就有计划了。  

大浙的实验组这几天在赵燕芳的带领下,首先是参观茶素的实验室,这是相互了解的一个过程。  

大浙参观茶素的,到时候茶素也会去参观对方的实验室。  

对于茶素的实验室,大浙越看越服气,“输的不冤枉啊!”  

首先实验室级别的设备,茶素这边就不输大浙,从冷冻电镜到表面等离子共振(SPR),这些先都不用说了。  

最主要的是,茶素医院上下游的设备是配套齐全的。  

尤其是临床方面,冷冻电子断层扫描(CryoET)人家的检验科就已经配备了,尤其是Bruker  

NMR,全球就几台。  

这是德毛布鲁克生产的,这玩意就是蛋白科研领域的奢侈品。尤其是这玩意能称之为,买的起马匹配不起鞍子的典型产品。  

华国就三台,一台在中科院魔都药物所(抗病毒药物)、另外一台在大北(量子生物物理),还有一台就在茶素(基因测序)。  

这样一说,感觉好像也挺多的,其实再放大一下,亚洲就四台,丸子国有一台,丸子国理化学研究所(材料科学)。  

一圈参观下来,大浙这边的心绪是起起伏伏。  

看设备,好像人家茶素这边比自己厉害,但大浙也有优势的地方。  

比如人才,你瞅瞅茶素的这群人,全尼玛是借来的,尤其是基础学科方面,清一色的大北,水木的人,还有一群穿着军服的数字序列的。  

他们一边完成着茶素的任务,一边借着茶素的地盘搞自己的东西。  

这就是茶素的短板了。  

这种模式的优势就是短时间内能聚集一群自己需要的人员,而且还是顶尖的。  

但缺点也特别明显,就是无法长期保持,持续性几乎无法保持,这也是张黑子不要脸的贴在人家大浙面前流口水的最大原因。  

为啥选大浙,因为性价比高啊。  

选中庸,选水木,选大北,这都是尼玛要命的节奏,有点身高不够,鞋底来凑的架势。  

水木目前和茶素合作的也就是基础临床,其他学科,人家根本就看不上茶素,每次茶素这边的其他合作,都是要花大价钱的,比如基础研究基地,你让人家来,给钱都不来,除了一些实在没人的学科。  

而且和茶素合作基础临床,水木是实在没办法了,这才选的茶素,用他们的话来说,茶素的性价比也比较高。  

至于大北,临床人家不需要茶素,其他学科就更看不上茶素了。  

而中庸这边,直接就是竞争模式,张凡悟都来不及,很多时候,人家是花了心思往茶素身上凑的。  

不是说想和茶素睡,人家是来瞧的,但凡瞧一眼,自己这边立马就可以自己搞了。  

而大浙,对于茶素来说刚好合适,大小适中。  

他们的临床,往前走两步有人家魔都,朝后挪一挪有徽京,别觉得徽京好像很丢人,能给别的地方当首府,这尼玛也是一种能力。  

瞅瞅徽京周围的医疗,人家虹吸的都快干到中原省了。  

茶素和大浙的动作,倒也没引起什么震动。  

倒是茶素的老头老太太们多了一些谈资,“黑子要跑了,估计是要去大浙当校长了。”  

“肯定要跑,赚够了不跑,等着挨打吗?”  

“哎,黑子黑是黑了点,可这几年茶素医院的技术的确是提高了,我在南方的亲戚都来这边看病了。  

哎,西北留不住人啊!”  

周日,茶素的团队也出发,赵燕芳带队,除了葛辉祖没有参加以外,其他团队成员都跟着赵燕芳去了西湖。  

葛辉祖这边抽不开身,也不是张凡小心眼。  

不过茶素医院的人,心眼都不大,比如赵燕芳带队,闫晓玉就很担心。  

有点忧愁的给张凡说,要不她也随队吧。  

张凡无所谓的说了一句没事老赵还是能信任的。  

其实他心里想的是,“怕个锤子,她老公,她姑娘都抵押在这里,她能去哪?就算有翅膀,她都飞不走。”  

一环套一环张凡是懂的,当年在大学卖鸡蛋方便面的时候,有竞争对手,压价?划不来的,一个鸡蛋赚着几毛钱,再压价真就没意思了。  

张凡的操作也是简单,提着宿舍的暖水瓶上门,这叫什么,售后服务!几个竞争对手一看,这尼玛算球了,干不过张黑子啊,时间不长,他们自己就不干了。  

茶素这边的实验团队去了西湖,张凡也动身去了鸟市。  

请:ddyveshu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