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七首十角(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气的苏昼察觉,神王德乌斯,是真的没有半点自觉,发现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所有‘凡人’的‘敌人’。  

祂还真的觉得两边凡人就该理所当然的打起来,打起来本身就是一种好处,胜利那一方可以将失败一方视作战利品。  

典中典的零和博弈思维,从未想过相信和共赢,祂甚至看不懂双方合作后带来的可能性有多么巨大。  

倘若只有诸神存在的话,万物众生都被祂们支配,那自然是只能顺从,没有别的选择,祂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狡辩。  

但是,倘若有自己,给予万物众生更好的前景,给予万物众生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他们,凭什么听你的?”  

笑完之后,苏昼微微摇头:“倒不如说,能假装打起来,已经完全足够给你面子。”  

——倘若只是普通神祇的话,早就被已经发展到超魔导工业级的乐章宇宙文明给打趴下了!  

要知道,正在研究的第九世代空天母舰,其力量本身就抵达寻常世界中的仙神级,虽然目前功能比较粗糙,但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优化和模块添加,那么就是正儿八经的行星系级镇压武装,对抗一位神祇根本不在话下。  

是的。  

乐章大宇宙的众生,不觉醒就不能成神。  

但是又不是说,只能通过成神来获得力量啊!  

这种源自于不能成神的世界,源自于其他宇宙的思维模式,便可在一成不变的古老的天地间,带来名为奇迹的变革,名为革新的飓风!  

如此一来,简单方便解决问题的道路就被堵死。  

苍穹神王深深吸了一口气,云雾巨人抬起头,凝视着眼前这位在祂眼中朦胧一片,无时无刻都在变幻龙,鸟,巨兽,人形等怪异形态的‘神祇’。  

苏昼的存在本身,对于普通人而言朴实无华,呈现出什么形态就是什么形态,而对于拥有一部分未来视的超时空视界持有者,就会观测到呈现为无限叠加态的诸多可能性本身。  

但是对于神王,已经可以纵观乐章大宇宙过去未来,持有完全的真时空视界者而言,苏昼此刻的形态,乃是一条缠绕住整个乐章大宇宙的巨蛇!  

这大蛇,七首十角,掌控‘过去与基石’‘现在与选择’‘未来与可能’和‘混沌’七大寓意着‘完全’的‘权柄’。  

除此之外,十角上亦有‘停驻’‘奔流’‘溯流’‘循环’‘否决’‘改写’‘抹消’‘端点’‘跃升’与‘开启’,十大执掌着‘光阴’的‘冠冕’。  

不过,和权柄不同,这巨龙古蛇的冠冕大多黯淡,只有几个上面有着些许光泽,虽然仍然恐怖无比,给予德乌斯无比危险的气息,但起码也不是不能应对。  

当然,这只是诸多形态之一——偶尔,烛昼也会化作用羽翼包裹天地的神鸟,摩弄乾坤的巨人…但唯独巨蛇,祂记忆比较清晰。  

只能正面对抗烛昼了下定决心,神王也只能放弃幻想,负隅顽抗。  

在刹那间,祂的存在从苏昼的视野中消失。  

苏昼微微抬眼,他能知晓德乌斯潜入了诸多时空可能性之中,寻觅突袭自己的方法,这同样也是拖延时间,毕竟乐章大宇宙是一个无限实体,在他还没有进阶洪流之前,也没办法瞬间找到自己的敌人。  

但是没有关系,大道之树与世界树的祝福,令苏昼便可以瞬间一切存在的因果看见所有存在的本源…虽然其他人可能都忘记了,但是苏昼可没忘记自己可是被诸多伟大存在承认之人,天神刻度虽然已经融入烛昼天,但烛昼天本身就是苏昼存在的一部分。  

故而,他能看见,有一片朦胧的迷糊,浮现在诸多时空可能性的混沌中,闪烁着颇为耀眼的光华。  

“明明如此得天独厚…难道说,不经历磨砺的存在,就不能真的理解众生的苦难吗。”  

微微摇头,他叹息着,抽刀,向前:“也是。”  

“这就是世界…舞台存在的意义。”  

锵————  

混沌之中,传来铠甲与刀剑碰撞的声音,以及神王的痛呼。  

潜伏在无限时空中的神王惊怒交加抬起手甲,挡住灭度之刃的侵袭,神铠与神刀的碰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贯穿诸多时空,为那些时空中添加有关于苍穹与烛昼的幻影,衍生出一系列的故事与传颂。  

你就一定非要赶尽杀绝吗?  

祂的声音充满濒临鱼死网破的愤怒和恐惧:你就带着现在这些永恒要素走…你也可以成为洪流,成为永恒的啊!我们为何非要战斗?!  

德乌斯始终无法理解,无法理解什么叫做必须坚持的正确。  

“唉。”  

而苏昼感应到神王体内因为永恒要素愈发勃发爆炸的力量,他只是轻轻摇头:“倘若说你注定会成为这样卑劣又无耻的神祇,是所谓的宿命——那么就连这样的宿命,我都想要让它变得更好。”  

“可惜了。”  

“可惜,这不是宿命。”  

不明所以的德乌斯,只能听见一声轻叹:“这是你的选择。”  

什么宿命什么选择!  

此时此刻,神王只能感应到,那架在自己手甲上的刀刃力气越来越大,亦愈发锋锐,祂不禁再次怒吼,继续激发永恒要素,要令自己的手甲也永恒不磨:不过是谁力量强谁就赢罢了,强的支配弱的,废话那么多干什么!  

烛昼的确没有废话了。  

因为此时此刻,祂整个身影,被苏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