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这就是虚无(2/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者或许就能从祂们的道统中,开辟出一条更好的道路,进而继续走下去。  

“自私且自珍敝帚的人,永远不可能理解这一点,师傅要对徒弟藏一手这种行为,也是完全违背传道本意的劣行。”  

苏昼的手臂凝结的越来越快,速度已经和太阳皇并驾齐驱,他半点也不着急,反倒是太阳皇的神色愈发阴沉。  

男人平静地阐述道:“倘若有后来者,得到了我分享的道统,修行我传承的人,那在观看我昔日写下的传承时,他可能会分析我当初写下这些文字和符文的想法,他会观察我的功法修行路线,进而反向推演出我当初的肉体情况,他会因为我当时提出的一些超出时代的想法而惊异,为我的思想而赞叹,亦或是感觉到可以改进的更好。”  

“我正是这么做的,我在每一个世界都会传道,我希望他们可以理解我的思想,理解我的传承,理解我的道——不管他们是否愿意成为我这样的人,他们依然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但是当他们修行我的修法时,我的意志就在他们的身体和大脑中延续。”  

“以这种方法,我就能从他们的思想中重获新生。”  

苏昼的手臂已经再生完毕,他的五脏六腑也开始由光粒凝结,一个朦胧的头颅虚影漂浮在躯体的上方,有青紫色的龙瞳,混杂着魔鬼的赤色眼眸,明灭着明亮的眸光。  

他恢复速度已经比太阳皇还要快了,或者说,太阳皇恢复的速度越来越慢了。  

苏昼并不在乎这点,因为他知道为什么,因为他并非是一个人。  

“一个人无法复现我的全部,那么就来更多的人。”  

“许多人来修行我的道,每个人都理解我思想的一部分,通过他们的合力修行推演,我的全部就将被复现而出,重现世间。  

在那愈发繁复众多的青紫色光点中,能看见一个个隐约不定的幻象。  

那是一声声祈愿,一声声感激。  

那是一个个范例,一种种实践。  

能看见,伽沙正带着突击小队,降临一座座移动都市,针对那些腐朽的贵族进行斩首行动,并解救本地的魔化者和贫民,将他们从畜生一般的禁锢中解放。  

众生平等,这是他从苏昼行为中想要追随的正确。  

能看见,洛亚和燧光大师正在实验室中,和拂晓一同尝试复现初耀舰中记载的种种多纪元知识,他们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制造出可以武装希光结社的技术装备,并对他们缴获的第三集团军舰队进行升级改装,提升希光结社的武装力量。  

知识作为第一生产力,才能改变命运和现况。这是他们从苏昼层出不穷的技法和传承中领悟的正确。  

能看见,西塞罗正在广场上,对众多魔化者团队的领袖演讲,他的声音并不慷慨激昂,甚至有些嘶哑低沉,但是演讲本就无需扯大嗓门,最重要的是所言所语是否能扣人心扉,而这点,历经了磨难的西塞罗自然能与众多魔化者共鸣,甚至不仅仅魔化者。  

确定好自己的纲领,团结能团结的绝大多数,这样才能战无不胜。这就是他从苏昼对他的教导,以及扩散的燃烬之火引导术中明悟的道理,理解的正确。  

还有更多更多——极北冰原上,自发维护希光结社秩序的北地部落民,延霜领中,开始自发分享修行心得,互相对比照应。  

他们都从苏昼的思想和行为中领悟了他们想要领悟的。  

他们都继承了苏昼的一部分。  

所以,便隐约能听见,他们正在呼唤着一个名字。  

——希光!希光!  

——希光的斯维特雷!  

这声音自遥远的天地彼端响起,却同时响彻在蒙塔西尼山脉之巅,被青紫色光点环绕的人形抬起自己还未凝聚为实质的手,温柔地注视着这些重凝成自己身体的光点。  

而在其中,有一个声音,最为响亮。  

和所有人想象的并不同,在埃安世界,最了解苏昼的,并非是银妖精拂晓,学生伽沙和洛亚,亦或是一路跟随而来的燧光大师。  

最了解苏昼的,其实是那位先驱眷属,名为芙妮雅的探索者。  

属于这位探索者的青紫色光粒中,传出的是一声疑问。  

这个世界,是否有未来?  

她低声呢喃,仿佛是某次独处时的自言自语:圣日终熄,斯维特雷教授也未必能成功,胜负犹未可知,前路黯淡未明。  

黑暗苦难充斥世间,即便有未来,又是否能充斥希望光明,还昼于天地?  

她自我询问,然后又坚定答复。  

即便黑暗苦难,我也愿探索那未知未来。  

空间啊,你让我回归家乡,或许就是为了让我明悟吧…即便是黄昏之后的终末,即便是斯维特雷教授失败了,终有一日,我愿为先驱,驻留此界,缔造全新未来!  

这是真切的醒悟。  

先驱,可以是任何人。  

只要是想要探索未知,探索远方,带领人世前往从未有人知晓的彼岸天地,便是先驱。  

——先驱是一种思想。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而思想,是不会死的。  

正如同烛昼那样…烛昼可以是任何人,可以是任何事。  

青紫色的光点已经凝聚到了极致,青紫色光粒凝结而成的人形已经快要化作实体,而从中显露而出的,是比斯维特雷更加年轻,却也比苏昼更加成熟的模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