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希光结社(1/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埃安世界,将会在三百五十年之后毁灭。  

这就是拂晓的‘完美推演’展现的事实。  

即便是被掩埋在山体之下,坚固铁棺中的拂晓也会因此而死,足以证明那场毁灭有多么盛大。  

苏昼并不知道,为什么拂晓的完美,居然是‘平静的死去’,但是有些时候般若之书也并不是全对的这点,他还是能了解的。  

“燃尽万物,以至于圣日和魔月双双坠落,世界崩溃…”  

坐在无人的教室中,苏昼仰视着舰室上的天花板,心中自语:“显然,那个叫做太阳皇的家伙,无论想法是什么,他的所作所为都并没有真的拯救这个世界。”  

“当然,也有可能是无能为力,毕竟圣日闪耀的时间的确越来越短。”  

其实,不仅仅是拂晓还有燧光大师这些身边的人。  

苏昼甚至用般若之书,查阅了艾文德伯爵这种深度交流过的敌人的资料。  

一个平平无奇的傲慢贵族,曾经在战场上历练,继承了爵位,便继续和自己的先祖一样,将民众视作自己的资产,这样肆无忌惮地活着。  

并没有什么惊奇之处,唯一比较值得在意的是,哪怕苏昼不去杀他,在原本的历史中,艾文德伯爵也将未来的几年内死亡。  

而他的死亡原因,居然也是那位熟悉的阿斯莫代十三世。  

完美推演(错误):…最终,因阿斯莫代十三世收回燃薪之根与黄昏之龙的灵魂碎片,灵魂枯萎而亡。  

倒也颇为好笑——对皇室最忠心的贵族,最终死于皇帝剥夺了他的力量。  

唔,也称不上好笑,因为这种事太常见了。  

“燃薪之根…很显然,根都出现了,足以证明那的确是神木的根须。”  

“燃薪,这就是那颗神木的名字?”  

苏昼思索。  

神木的根须,燃灵炽炬,还有黄昏之龙的灵魂碎片…埃安世界的确是世界树和黄昏曾经的一个战场,目前看来应当是黄昏赢了,神木消亡。  

不过,仍有根须一类的事物留存。  

那位号称太阳皇的皇帝陛下,目前来看,说不定是黄昏的眷族——无论是和凛冬日暮这两个直接信仰黄昏之龙的组织暗中合作,甚至持有了黄昏印记这样的事物,都足以证明他的怪异。  

但似乎却又并不纯净,毕竟燃薪之根也是神木的象征。  

同时持有神木和黄昏的神物,这家伙的真实目的,绝对不单纯。  

“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自语一句,苏昼的语气困惑。不过想了想后,他还是摇摇头:“但基本可以确定是敌人了…无论想做什么,我都会阻拦。”  

此刻,天色已经缓缓黯淡下来。  

就在苏昼正在思索这个世界未来局势之时,正在由天空正中,逐渐坠下的圣日光辉突然黯淡了微不足道的一瞬。  

这一瞬,普通人基本不可能察觉,哪怕是最敏锐的人,也不过是觉得似乎眼前一闪,缺少了一帧光明——他们根本不会想到是圣日出了问题,而是自己眼睛有了毛病。  

但是对于职业者而言,他们却能感觉手,那伴随着光芒断绝从而出现的,一刹那的源能波动。  

霎时间,苏昼便来到了初耀舰的窗口,打开了窗户。  

他抬起头,肃然地看向高空。  

狂风吹动天上流云,令呼啸的风在战舰两者鼓荡,灌入舰内。苏昼凝视着天顶。  

不仅仅如此,无论是拂晓,燧光,亦或是其他孤儿院的孩子们,都下意识地抬起头,看向天上,那壮观的场景。  

在那天顶之上,圣日闪耀光辉,而数颗明亮的光点从浩荡的光源处崩碎散落,化作飞星,划过天幕,降于世间!  

陨,陨星?!  

燧光此刻正在甲板处,研究苏昼加持过的完美金属材质,但现在,他放下了手中的勘察恐惧,而是看着天空,机械的音线甚至出现了一丝噪鸣:数十年来,又出现了陨星吗?  

陨星出现的此时越来越频繁了,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啊…  

“圣日陨星吗…”  

拂晓使用研究舰的观测镜头,锁定陨星的轨道,她很快就判断出这几颗陨星理论上坠落的方向:“一个北面,一个中部,一个东部…距离咱们都有点远。”  

“说起来,还真的有些怀念啊…在过去的纪元,圣日陨星每一次出现,都是一次盛大的庆典…”  

如此感慨,拂晓不禁陷入了沉默,似乎是开始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而孩子们的想法,就更加简单了。  

从未见过陨石的他们只是好奇且欢快地对着天上的光点和尾焰挥手,似乎是想要对那闪烁着光芒的亮点打招呼。  

三颗陨星,三道光弧,分别坠落于三个地点。  

很快,因为这件事,苏昼和燧光便都来到舰长室。  

第七,第十三集团军出动了。  

一见面,燧光便言简意赅地道出自己刚刚从逐光教团渠道中获取的情报:他们正在朝着陨星坠落的地方飞驰…上一次陨石出现,还是四十五年前,陨星坠落在蒙塔西尼山脉的东侧,被拱卫帝都的第一,第三集团军获得。  

现在看来,中部的圣日陨星应该还是会被帝国拿到,而北方的不太清楚,根据拂晓女士计算的轨迹,它坠落在延霜军和日暮部落的交界处——这必然会引起本就僵持的两大势力之间的战争。  

凛冬日暮部落,是崇拜黄昏之龙的蛮族,他们也是人类,但是常年生活在蛮荒的北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