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五行合体(3/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妖,此刻在虚空海的深处苏醒。  

——不仅仅是为了那腾蛇口中的真龙。  

更是为了天魔和仙神的异变。  

对变化最为敏感的群妖,此刻敏锐地嗅到了天地之间变动的时机。  

它们从仙神和天魔不同寻常地行动中察觉到了,全新的混沌变化即将到来。  

所以…既然祂们那边都那么热闹了,那它们,就去参合一脚,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热闹和混乱起来!  

天地之间,天地之外。  

一切的势力和存在,都因为烛昼的行动而行动。  

而就在此时此刻。  

太白关前,面对众多朝着自己倾注目光,施加威压的天魔,伴随着烛昼发出一声响亮无比,毫无畏惧的凤鸣,五根翎羽于半空中闪耀,最终汇聚为五大五行化身。  

——岚种,神雷,镇元,不朽,以及噬恶。  

然后,还有和灭度之刃融合的本体。  

六只除却颜色和周身萦绕的灵气特征外,完全一模一样的庞然神鸟,就像是浮空的山脉一般,在天空之上展开双翼。  

五大化身,还有本体,此刻全部都在苏昼的意志下,骤然腾起熊熊光焰。  

这,这化身…难道?  

一时之间,即便是自信无比的天魔们也开始有些忧虑了。  

毕竟,就在刚才,苏昼表现出了自己可以以一己之力压着三尊天魔降世身打的可怖实力。  

倘若说,他的每一个化身都和本体一样,都具备以一敌三的实力,那么单单是凭借这五大化身还有本体,烛昼一鸟便可抵挡十八尊神魔降世身。  

虽然说,这一次祂们降临了二十三尊,可这样是不是有些不太保险?  

一切都只是假想——哪怕是用手指头想都能明白,倘若烛昼的化身真的能和本体一样强,那为何他不一开始就使用,直接将战争,衰败和幽暗祂们三个碾压?  

但就在这个时候,那些忧虑的天魔骤然发现,总是给众生带来恐惧和敬畏的祂们,此刻居然也开始恐惧了。  

恐惧烛昼的一举一动,忧虑对方的每一个行动背后的深意。  

攻击!  

霎时间,仿佛是为了掩盖这一瞬间的恐惧,便有天魔怒吼着凝聚灵气,向前迈步,施展神通,制造出大片大片剧毒的浓雾,朝着烛昼压去。  

抓住或者击杀这只烛昼,然后侵染地脉!那凡人的关卡不足为虑!  

但是,无论是率先发起攻击的‘侵蚀天魔’,还是其他跟随而去,准备联手镇压烛昼的其他天魔,却都看见了颇为令天魔感觉古怪的一幕。  

那便是,六只各色的烛昼,在遭到天魔的攻击时,并没有反击,也没有防御,更没有和之前那样,主动对着祂们迎面冲来。  

反倒是,怪异地靠在了一起。  

并不知道虚空中天妖的异动,也不知道为何神魔会突然改变想法,更不清楚原本极少降世的天魔现在就如同下饺子一般出现。  

苏昼的确对这一切一无所知。  

但是却并不影响,他对已经发生的一切,作出自己的反应。  

“数个月的修行,在地脉中的重生。”  

“蜕变后的我,岂是你们这些天魔能想象的?”  

于半空中如此宣告,以苏昼的本体为核心,所有烛昼的身上都燃起了光,五色虹光熊熊燃烧,释放着刺目的光线。  

他此刻的形象就像是在光焰中闪动的线条,声音也因此变得缥缈和而威严,就像是在苍穹上吹拂的烈风。  

“烛昼神鸟版本2.0的强大,就让你们见识见识吧。”  

“五行——合体!!!!!!!”  

登时,便能看见,在剧烈的灵光闪耀之间,六只燃烧着的神鸟,都开始在太阳一般的神光中,进行剧烈而璀璨的‘变形’!  

蓝色的御五极神雷化身,化作巨神的右臂,雷霆盘旋,宛如锁链一般缠绕。  

青色的大周天岚种化身,化作巨神的左臂,狂风息吹,在天空之上衍生龙卷。  

灰色的移世不灭体化身,化作巨神的躯干,地气凝聚,勾连地脉之力的引擎开始轰鸣。  

青褐的轮转不朽法化身,化作巨神的左腿,木气交融,不朽不灭的力量扩散。  

黑白的噬恶魔主之化身,化作巨神的右腿,业火炽燃,不灭的因果魔火熊熊燃烧。  

而最后,融合了灭度之刃的青金色本体凝聚,化作巨神的头颅,道兵无尽的兵戈金气凝固,最终在头颅顶端凝为一根独角,引导着斩灭不死,破灭神魔的气机。  

轰隆!  

震耳欲聋的雷鸣响起,天空之上,以六只烛昼合体化身而成的巨神为中心,无尽灵气汇聚而成的阴云中爆发出无数跃动着的电弧,如同雪花一般纷飞的雷光在天地之间急速地闪动,密密麻麻。  

他的胸口有着一颗硕大的五行结晶正在闪耀光芒,人形的巨神浑身上下燃烧光焰,而在其身后,宛如宇宙战机一般的金属双翼展开,五行之力在其背后轮转不朽,汇为光轮。  

——烛昼之臂是雷霆,烛昼之手是暴风,烛昼之躯是不灭,烛昼的双腿是毁灭和苏生!  

——百般武艺,此乃五行合体,烛昼真身!  

足有近百公里高的灵气之云中,恐怖无比的雷霆闪电正如同有生命一般在云层间蔓延。  

“轰!”  

面对侵蚀天魔压来的漫天深绿色毒云,两千四百米高的巨神怒睁双目。  

然后,他张开口,十倍于雷鸣的巨响从口中爆发而出,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