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传-徐林篇(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徐林,字丛安,二十岁,天碑学院二年级学子,学院里的著名“早起困难户”。  

旁人眼中的“懒惰纨绔公子”,实际情况则是患有极为罕见的先天隐疾。  

徐林三岁时,他的父母发现小徐林的体力明显弱于同龄人。当其他同龄孩童精力旺盛满地满街乱跑时,徐林却连多走几步都会加重呼吸。  

徐父徐母一开始只觉得徐林是患了什么胸肺疾症,便带他去看了县里的郎中。结果一番诊脉下来,却发现了小徐林的脉象极不寻常,县里的郎中完全诊不出个所以然来。  

而后徐母带着徐林用了近一年时间,一路从青州老家不远千里去中州寻访名医,却始终查不出病因。  

最后,就连徐父托关系找到京都神医沈念出手,沈神医也是束手无策。  

神医几番尝试诊治无果后说,徐林应是患了一种源自先天的怪病。这病找不到病根,也就无从医治,最终只能定性为一个“天生畸症”的结果。  

虽无法可医,但沈神医对徐林的这“畸症”的症状判断却是极为准确的:根据脉象推测,患者的气血会随着日常活动不断流失,并且,即便患者白天不进行任何体力活动,身体进入睡眠后,全身血气也将降至谷底,使得次日清晨的身体复苏甚为困难。  

而且这种症状还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而越来越明显。患者至弱冠之岁时,将连日常生活自理都困难;到而立之年时,患者将逐渐失去一切行动能力,并且极有可能在某一日睡下后,便就此长眠了。  

年幼时,徐林对自己的病尚不知情,随着他逐渐长大懂事,他开始察觉到自己的体弱现象,因为他常常只做一点小的运动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  

十一岁时,他开始频繁出现早上起不来床的情况。满心疑惑之下,他终于忍不住向母亲追问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  

瞒了儿子近十年的徐母,终于是抵不过徐林的追问,将天生畸症的一切对徐林道明。徐母声泪俱下地对徐林说,是自己对不起他,未能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高矮美丑,皆为天意。  

徐林从小就是個敬爱父母的良善孝子,知道生病的事后,他幼小的内心中虽有对残酷真相的惊骇,有对不公命运的愤懑,却绝无对父母的怨怒。  

然而,自知道真相的那天起,这种注定早夭的命运,还是彻底改变了这个天资聪慧的少年。  

徐林的性格变了,变得孤僻而敏感。虽然他从小就因身体不好而喜静不喜动,但病情逐渐加重之后,徐林就索性不接触除了父母兄妹之外的任何人了。  

渐渐地,外人都知道徐家有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凡事都要人伺候的“二公子”,时常在背后议论、调笑。  

不过,本以为会在清冷中默默过完一生的徐林,却在十五岁时迎来了人生的重大转机。  

那一年,父亲徐坚因在青州老家任县令的政绩出众,得到当朝太师赏识,从一届微末地方官被征召升迁进了中州京都太师府任职。全家人也跟着父亲鸡犬升天,搬进了京都生活。  

徐父进京履职的那天,因为大楚律法规定:三品以下官员及平民严禁在京都内骑乘。但随行的徐林又因身体孱弱,在长途跋涉后已经无法自己行走了。  

心疼儿子的徐父只能含泪花费重金,雇了一顶轿子把徐林抬进太师府安排的宅院中。  

于是那一天,穿着土气的徐家一行人,伴着一顶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华贵轿子,就这么“招摇”地穿城而过,成了昭武二十四年的一则趣闻。  

京都士族谈及这个从地方升迁来的小府官一家,都觉得这指不定是哪个大姓的乡下穷亲戚,如此急于显摆,果然中州之外,皆是教养不济,粗鄙不堪。  

而徐林因为自己的病状,也稀里糊涂地被描绘成了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纨绔子弟,一时之间,竟成了京都士族教育子女的反面典型。  

有了这些闲言碎语的铺垫,徐林干脆顺势在人前营造出一个好吃懒做的废柴公子形象。让外人以为,他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爱睡懒觉”与“手无缚鸡之力”只是自己从小娇生惯养形成的“不愿”,而非身患绝症的“不能”。  

就连如今在天碑学院的同寝好友三人,也只有江源知道一点实情。毕竟徐、江两家是青州世交,江源从小便与徐林相识,对他的真实情况略有耳闻。  

正因如此,两年前徐林在刚进入天碑学院偶遇江源时,特意叮嘱了他不要泄露任何有关他生病的事。  

至于进入天碑学院,则源自徐林成年后的“梦想”。  

此“梦”是真正字面意义上的梦。  

随着年龄的增大,徐林睡眠时间越来越长,每当夜深人静,他都会做一些奇怪的梦。  

梦里的世界奇幻瑰丽,天马行空。  

有高耸入云的仙山,有巨兽横行的蛮荒,有尸横遍野的战场。  

梦里的徐林人生各异,尝尽百态。  

有百战而死的将军,有冯虚御风的修士,有奋笔疾书的学者。  

他穿过一个个不同的场景,有星辰坠落的破碎虚空,有落日余晖的山海尽头,有飞雪漫天的楼阁檐下…  

但每次梦境的最后,他都会坠落到一片巨石林中,无数看不见边际的参天巨石碑将他围在其中。  

那里,是传说中的天碑林。  

这些奇幻的梦境时时萦绕在徐林心头,他总觉得,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