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深渊之邀(1/3)
临渊阁的人并没有把徐林带回京都的总舵,那辆马车把徐林带到了内城一处不知名的宅院里。
在这里的厅堂中,徐林见到了临渊阁阁主,陆铭。
这个曾经远远打过一个照面的中年人,如今近看,他的年纪与跟徐林父亲相仿,但脸色看上去却比徐坚要憔悴的多。
那张气血亏损的脸,让徐林觉得,他跟当初那个患病的自己有点相似。
“徐公子,不必拘束,请坐。”
陆铭开口,他的语气很温和。
徐林有点意外,这個传闻中的,帝国情报与杀手的头目,竟比想象中要客气。
徐林出于礼貌,也对他拱了拱手。
“徐公子,看你这身衣服,如今也算是太傅府的人了吧?”
陆铭就像唠家常一样随意地说着。
徐林皱了皱眉头,并不答话。
之前父亲和姜太傅都告诫过他,临渊阁的人迟早会来找自己。如果被临渊阁带走问话,该说的才说,不该说的就当没听见,以免被人抓住什么把柄。
“呵呵…徐公子,看样子,你对我们临渊阁有些敌意啊。”
见徐林保持沉默,陆铭云淡风轻地笑了笑。
少拐弯抹角…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徐林的心里暗骂着这个小老头。
面对徐林的持续缄默,陆铭也没有着急,反倒是一旁的那位红衣星使有点怒气,他眉头紧皱,瞪着徐林。
陆铭见状,便吩咐屋子里的其他人都退下。
“这…阁主,属下以为,还是留在此处护卫您比较稳妥。”
赤星使似乎有点担心。
在他们看来,陆铭虽然在九州俗世中已经是罕逢敌手了,但眼前这个“天碑学院的幸存学子”身上却有颇多怪异之处。
尤其经过他们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查,发现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从岚州回归京都的过程中有不少惊人之举。万一这个学子一时想不开,要对阁主不利,那这麻烦是大是小还真不好说。
“呵呵,你们太多虑了。人家徐公子,可是天碑学院的高材,是讲道理的斯文人。你说对吧,徐公子?”
面对这个问题,徐林灵魂深处的学子身份复活了,让他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看。你们安心下去吧。”
在陆铭的命令下,两位星使和各种杂役都退下了,房间里只剩陆铭与徐林二人。
见徐林面色寒冷,陆铭缓缓起身,走到徐林跟前,亲自给他倒了杯茶。
徐林观察着这个人在天地真气循环中的气息流动,发现他身上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这种违和感,似乎在哪里见到过,却又想不起来。不过,对方身上的气息并不是敌意,反而给了徐林一种友善的反馈。
“徐公子?”
陆铭见徐林正在晃神,便出言提醒。
“嗯?”
“请。”
陆铭示意徐林喝茶。
看着案几上的那杯茶,徐林眉头紧锁,他倒不是担心对方下毒,只是实在有点不习惯对方这种绵里藏针的沟通方式。
“陆大人,有什么要问的,直接开口便是。徐林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只要我知道,一定言无不尽。”
徐林懒得跟他绕了。
“徐公子,今日贸然请你前来,并不是临渊阁的公事问话。何况,伱所知道的那些情报,我们也早已获取。同时,我们也知道,你对于圣亲王殿下的下落,同样是一无所知。”
“那你们把我带到这里来干什么?”
徐林没好气地说道。
“徐公子稍安勿躁,今日相请,只是为了解开我们之间的一些误会。”
“误会?”
看着始终语气温和、态度诚恳的陆铭,徐林有点搞不清状况了。
“不错。徐公子,冒昧问一句,你是不是觉得,姜家谋反一事,是被冤枉的?”
“这……对!”
面对这个问题,徐林一开始是犹豫的。
因为,如果在这里表态,他就是在质疑昭武皇帝的裁决,是大不敬,这个表态很容易成为别人的把柄。
但他想到姜太傅与姜家的遭遇,想起那天在奉天台的场景,他的义愤盖过了胆怯,迟疑变成了斩钉截铁的肯定。
陆铭看着徐林那青涩的模样,表情玩味。
“哦?呵呵…徐公子就这么直言不讳地回答吗?你知不知道,姜家的谋反之罪,是陛下圣裁的。”
“是…是又如何?哼!陛下虽然圣明,但也有可能被奸臣蒙蔽一时。”
徐林看着陆铭,特意把“奸臣”念得很重。
知道对方在指桑骂槐,陆铭不但不生气,反而笑着点了点头。
“呵,所以我才说,我们之间有些误会。这第一个误会,就是姜家谋反之事,里面误会可大的很。”
对方的话,让徐林有点不明所以。
这还能有什么误会?不是你当着所有人面宣读出来的吗?
“陆大人你到底什么意思?有话直说吧,你再这样绕圈子,恕我不能奉陪了。”
“徐公子,先喝点茶,时间还早,不要这么着急嘛。”
“我没那么多时间陪你闲聊,若是没有公事,在下便告辞了。”
“欸,别急…别急…”
陆铭又扯了几句有的没的,始终不肯把话说清楚,似乎在故意拖延时间一般。
徐林越发觉得眼前这个小老头有点不对劲了,他果断站起身,打算离开。
就在这时,陆铭似乎是终
在这里的厅堂中,徐林见到了临渊阁阁主,陆铭。
这个曾经远远打过一个照面的中年人,如今近看,他的年纪与跟徐林父亲相仿,但脸色看上去却比徐坚要憔悴的多。
那张气血亏损的脸,让徐林觉得,他跟当初那个患病的自己有点相似。
“徐公子,不必拘束,请坐。”
陆铭开口,他的语气很温和。
徐林有点意外,这個传闻中的,帝国情报与杀手的头目,竟比想象中要客气。
徐林出于礼貌,也对他拱了拱手。
“徐公子,看你这身衣服,如今也算是太傅府的人了吧?”
陆铭就像唠家常一样随意地说着。
徐林皱了皱眉头,并不答话。
之前父亲和姜太傅都告诫过他,临渊阁的人迟早会来找自己。如果被临渊阁带走问话,该说的才说,不该说的就当没听见,以免被人抓住什么把柄。
“呵呵…徐公子,看样子,你对我们临渊阁有些敌意啊。”
见徐林保持沉默,陆铭云淡风轻地笑了笑。
少拐弯抹角…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徐林的心里暗骂着这个小老头。
面对徐林的持续缄默,陆铭也没有着急,反倒是一旁的那位红衣星使有点怒气,他眉头紧皱,瞪着徐林。
陆铭见状,便吩咐屋子里的其他人都退下。
“这…阁主,属下以为,还是留在此处护卫您比较稳妥。”
赤星使似乎有点担心。
在他们看来,陆铭虽然在九州俗世中已经是罕逢敌手了,但眼前这个“天碑学院的幸存学子”身上却有颇多怪异之处。
尤其经过他们最近一段时间的调查,发现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从岚州回归京都的过程中有不少惊人之举。万一这个学子一时想不开,要对阁主不利,那这麻烦是大是小还真不好说。
“呵呵,你们太多虑了。人家徐公子,可是天碑学院的高材,是讲道理的斯文人。你说对吧,徐公子?”
面对这个问题,徐林灵魂深处的学子身份复活了,让他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看。你们安心下去吧。”
在陆铭的命令下,两位星使和各种杂役都退下了,房间里只剩陆铭与徐林二人。
见徐林面色寒冷,陆铭缓缓起身,走到徐林跟前,亲自给他倒了杯茶。
徐林观察着这个人在天地真气循环中的气息流动,发现他身上有种说不出的违和感。
这种违和感,似乎在哪里见到过,却又想不起来。不过,对方身上的气息并不是敌意,反而给了徐林一种友善的反馈。
“徐公子?”
陆铭见徐林正在晃神,便出言提醒。
“嗯?”
“请。”
陆铭示意徐林喝茶。
看着案几上的那杯茶,徐林眉头紧锁,他倒不是担心对方下毒,只是实在有点不习惯对方这种绵里藏针的沟通方式。
“陆大人,有什么要问的,直接开口便是。徐林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只要我知道,一定言无不尽。”
徐林懒得跟他绕了。
“徐公子,今日贸然请你前来,并不是临渊阁的公事问话。何况,伱所知道的那些情报,我们也早已获取。同时,我们也知道,你对于圣亲王殿下的下落,同样是一无所知。”
“那你们把我带到这里来干什么?”
徐林没好气地说道。
“徐公子稍安勿躁,今日相请,只是为了解开我们之间的一些误会。”
“误会?”
看着始终语气温和、态度诚恳的陆铭,徐林有点搞不清状况了。
“不错。徐公子,冒昧问一句,你是不是觉得,姜家谋反一事,是被冤枉的?”
“这……对!”
面对这个问题,徐林一开始是犹豫的。
因为,如果在这里表态,他就是在质疑昭武皇帝的裁决,是大不敬,这个表态很容易成为别人的把柄。
但他想到姜太傅与姜家的遭遇,想起那天在奉天台的场景,他的义愤盖过了胆怯,迟疑变成了斩钉截铁的肯定。
陆铭看着徐林那青涩的模样,表情玩味。
“哦?呵呵…徐公子就这么直言不讳地回答吗?你知不知道,姜家的谋反之罪,是陛下圣裁的。”
“是…是又如何?哼!陛下虽然圣明,但也有可能被奸臣蒙蔽一时。”
徐林看着陆铭,特意把“奸臣”念得很重。
知道对方在指桑骂槐,陆铭不但不生气,反而笑着点了点头。
“呵,所以我才说,我们之间有些误会。这第一个误会,就是姜家谋反之事,里面误会可大的很。”
对方的话,让徐林有点不明所以。
这还能有什么误会?不是你当着所有人面宣读出来的吗?
“陆大人你到底什么意思?有话直说吧,你再这样绕圈子,恕我不能奉陪了。”
“徐公子,先喝点茶,时间还早,不要这么着急嘛。”
“我没那么多时间陪你闲聊,若是没有公事,在下便告辞了。”
“欸,别急…别急…”
陆铭又扯了几句有的没的,始终不肯把话说清楚,似乎在故意拖延时间一般。
徐林越发觉得眼前这个小老头有点不对劲了,他果断站起身,打算离开。
就在这时,陆铭似乎是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