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补给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锦年笑着道:“我们少奶奶说了,都是自家人,无需这般客气。”  

“今日是表少爷大婚的日子,咱们得抓紧时间才好。”  

贺莺马上点头。  

待叶小楼带着贺莺来到东院用早膳的时候,可把贺氏惊了一把。  

直直的看着贺莺的脸感叹道:“诶妈呀,这么快就好了?”  

“儿媳妇儿啊,你这是什么膏药,神药吧?”  

叶小楼听完不等开口,崔玉兰直接没忍住笑出了声,随后打趣道:“娘,瞧您说的。”  

“我嫂嫂这般神仙一样的人物,她的膏药当然是神药了,是不是莺表姐,哈哈哈哈哈哈”  

她这一大混,其他人也都笑了起来,贺氏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  

贺莺上前行礼,“问姑母安。”  

贺氏一把将人拽起来道:“都是自家人,哪儿来的那么多规矩。”  

随后又退后两步认真的看了看她,“嗯,这身衣服不错,合身,好看,是楼丫头新做的吧?”  

贺莺马上道:“正是,表嫂细心,给我送来了这身衣裳。”  

贺氏笑着道:“那是,你这表嫂做事最仔细不过。”  

“行了,行了,都赶紧吃饭吧,一会儿就要去接新娘子了,可不敢耽误时辰。”  

随后大家开始用膳。  

早饭十分丰盛,光米粥就有三种,还有贺莺没吃过的小饼,点心,各式小菜,一家人其乐融融。  

贺莺小心翼翼的坐在凳子上,眼睛发酸,她已经许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在婆家每天吃饭就跟受刑一般,从头到尾要被婆婆挑一遍不是,还要立规矩,布菜的不好,就要被罚跪。  

吃的都是残羹剩饭,虽说她娘家贫穷,可当姑娘的时候,也从未受过这等委屈。  

如今在看自家这位表嫂,从始至终姑母都夸赞有佳,别说布菜立规矩,有时竟还主动给她夹菜,深怕她吃不饱。  

这两人的日子,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难道这就是亲婆婆跟后婆婆的区别吗?  

不,不是的这天下的婆婆没有几个想姑母这般心地善良的。  

可要说好,当初在南山村的时候,怕也不见得吧?  

当初姑母还扬言要让衡表哥休了她,可是这才短短的一年不到,衡表嫂也未有孕,却在婆家站稳了脚跟。  

看着她们婆媳相处,又想到自己。  

她真的要回去继续跟何家人熬吗?  

一个孝字可以压垮一切,她根本毫无招架之力,除非熬死她婆婆可那要多久?  

这么多年可怎么过?  

一想到这儿,贺莺整个人都不好了。  

不,她不要在过那样的日子。  

仰人鼻息,看人脸色,哪怕穷死贺莺瞬间惊醒,穷怕什么?  

她又不是没过过穷日子。  

倘若真能脱离何家,净身出户又何妨?  

而且她还有娘家可以依靠越想,她眼神越亮,看着姑母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这才是人该过的日子。  

当年她娘家也穷,可在南山村的日子,她还是觉得很幸福。  

这样的一个种子在心间发芽,竟再也抑制不住。  

之前她从未想过,昨天被表嫂这么一说,她只觉得震惊,如此离经叛道,可是,今日她竟觉得这样的日子极好。  

对于贺莺如何想,叶小楼并不谗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虽然在她看来这样的选择是最好的,但是,有舍才有得,倘若舍不得,说什么都是白费。  

今天是难得的好日子,阳光明媚,晴空万里,无风,在这冬日,已是难得的好天气。  

而南康城也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因为家里有喜事,恬甜屋又打了一天特价,而前来订货的人就更多了,这马上到了年关要送礼啊。  

那边忙的脚不沾地,这边吹吹打打迎接新娘子。  

前来贺喜的人不计其数,本地的好多大户都送了礼来,显然都有结好之意。  

贺虎作为今天的新郎官,更是满脸喜色,他本来长的就壮实,这样一来就更显得英武不凡,这样体格好的女婿,朱家人自然喜欢。  

迎接新娘子也十分顺利,一路吹吹打打,绕了半圈南康城,这才将人抬进了门。  

随后跨过火盆,拜过天地,这才将一对新人送进了洞房。  

叶小楼有生之年还是第一次看到古人成亲拜堂的,看的津津有味。  

古代的礼数繁多,还都挺有趣的。  

结果就在她看的专注之手,忽然小手被人攥住,叶小楼一愣,还没等去看,就见耳边响起了崔元衡的声音。  

“娘子,为夫欠你个婚礼,以后补上。”  

说完还掐了掐她的小手。  

叶小楼诧异的看了他一眼,而崔元衡深邃的眼眸里全是柔情和宠溺之色,那样子也是极其认真的。  

当初她们成亲,因为是冲喜,所以十分仓促。  

崔元衡昏迷不醒,别说拜堂了,没死在新婚夜都是好的。  

只是,这时候说这些叶小楼面无表情的将手抽了回来,随后淡淡的道:“我去看看新娘子。”  

说完转身就走了。  

她现在不愿意跟崔元衡在一起,或者说,能躲就躲吧。  

她也不想听崔元衡说这些话,她怕这些话会成为她离开的阻碍。  

叶小楼如此淡淡的离去,让崔元衡的神色瞬间变的难看起来。  

他若有所思的看着叶小楼离去的背影,眼神带着愠怒。  

人都说千里送鹅毛,礼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