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她是好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此刻新房。  

贺氏正在崔元衡身边,一边看他喝药,一边语重心长的道:“衡儿啊,娘知道,娶了叶氏是委屈了你。”  

“可娘也是没有法子,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就这么没了吧?”  

“好在,这叶氏虽然出身一般,却是个有福气的,性子也乖巧懂事---”  

结果刚说到这儿,就见大女儿崔玉兰哭哭啼啼的跑了进来。  

待听完女儿一番义愤填膺的话后,整个人的脸色刷就变了,一脸不可置信的道:“你说什么?”  

“叶氏她竟敢用柳条打镇儿他们?”  

说完用力的拍了下桌子,脸色铁青的道:“谁给她的胆子?”  

“这才嫁过来多久,还翻了天了她???”  

崔元衡听到这儿,端药的手不由得一顿,随后整个人都懵了。  

什么情况?  

他的新婚妻子居然用柳条鞭打自家的兄弟?  

于是惊愕的冷着脸道:“当真?”  

崔玉兰气愤不已的道:“那还有假?大哥,我可是你亲妹妹,我还会骗你吗?不仅我看到了,莺莺表姐,莲表姐她们也全都看见了。”  

“我气的不行,找她去理论,可表弟们到好,一个个的竟向着她说话,说什么是自愿被打的,就连二弟都这么说。”  

“娘,她到底是给弟弟们灌了什么迷魂汤了,哪有人心甘情愿被打的?”  

说到这儿人都气哭了,眼泪噼里啪啦的掉,胸口一颤一颤的。  

贺氏一听,气的腾就站了起来,咬牙切齿的道:“这个该死的叶氏,一定是仗着身份欺压你弟弟们,真是岂有此理,去,现在就把她给我叫来。”  

“不好生管教,真当我崔家是那没有规矩的人家吗?”  

崔玉兰见此马上抹了一把眼泪道:“娘,我这就去,您一定要好好的教训她一顿,真是给咱们家丢脸。”  

说完转身就跑了,贺氏在屋子里也待不住,安抚了崔元衡两句,也赶忙去看孩子们伤的如何了。  

空留崔元衡愣愣的坐在那儿,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娘这是给他娶了个什么样的媳妇儿?  

“说好的乖巧,懂事呢?”  

想到这儿,崔元衡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  

待崔玉兰找到叶小楼的时候,正好见到她在吃甘薯,顿时气急败坏的道:“叶小楼,你简直不要脸,小孩子的零食你也抢,你是馋死鬼托生吗?”  

随后又大喊道:“娘,娘你快过来。”  

“她在这儿呢,她居然还抢了松儿的零嘴吃。”  

正吃着甘薯的叶小楼,(⊙o⊙)…  

靠,要不要这样啊?  

少女明媚的脸色直接就黑了,“你哪只眼睛看见我抢松儿零食了?”  

崔玉兰愤愤然道:“我两只眼睛都看到了。”  

“娘---”  

这时贺氏就已经到了,而且手上还拽着一个。  

只见她脸色铁青的喝道:“叶氏,还不给我跪下?”  

少女拨甘薯皮的动作一顿,一脸无语的看着对方道:“让我,跪下?你说真的?”  

贺氏听完大声指责道:“你还敢顶嘴?你说真的假的?当我的话是耳旁风吗?”  

“作为家中长嫂,不友爱兄弟,居然还挥动柳条鞭打?”  

“谁给你的胆子?看看这血檩子,小石头才五岁,你居然都下得了手,你黑心不黑心?”  

叶小楼听完脸也黑了,指着自己“我黑心?”  

“拜托你能不能搞清楚了,在来找茬?”  

她承认,确实是打了小石头,但是她心里有数,怎么可能用力打一个五岁的孩子?  

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最多有点红,至于贺氏指的那道血檩子,根本不是她打的。  

贺氏根本不听这些,此刻已经在暴怒的边缘,“我找茬?你在说一遍?”  

“谁家的媳妇儿敢跟婆婆顶嘴?好像我冤枉了你似的。”  

“那松儿的零嘴是怎么回事儿?当我眼睛瞎吗?连小孩子的零食都抢,简直无法无天。”  

“今天,我就好好管教管教你,让你知道怎么做个人,教教你什么叫规矩。”  

说完把小石头往边上一放,整个人就奔着少女打了过来。  

叶小楼可不是吃亏的人,见此一把抓住了身边的镐头。  

婆媳大战一触即发。  

结果就在这时,身前的松儿忽然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道:“姑母,你别打衡表嫂,她是好人。”  

“她还给松儿鸡蛋吃呢。”  

“甘薯是松儿给衡表嫂吃的,不是她抢的。”  

“呜---,姑母,衡表嫂是好人。”  

他这一哭,所有人都楞了一下,而恰在这时,贺熊也赶到了。  

不管不顾的挡在了叶小楼的身前,大喊道:“姑母,这都是我们自己愿意的。”  

“不关衡表嫂的事儿。”  

“是衡表嫂救了我们,不然我们一定被王家兄弟打的半死。”  

“我们就是想抓几条鱼给衡表哥补身子,给松儿解解馋,他从小到大还没吃过鱼是什么滋味呢。”  

“姑母,衡表嫂可好了,不仅打跑了王家兄弟,还教我们做陷阱抓鱼,还教我们功夫,衡表嫂之所以打我们,是因为我们做的姿势不标准,都是为了我们好。”  

他这话一落,贺家的其他兄弟也都哭着开始求情,“姑母,是真的,你别打衡表嫂好不好?”  

其他人也就罢了,就连崔元镇也站过来,酷酷的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