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6章悬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王静兄弟两个在李破看来挺有意思。  

一个鼎鼎大名,一个默默无闻,一个文采风流,醉酒终日,很有点后来的李太白的风采,一个花言巧语,沉溺于温柔乡里,三教九流,没有他说不上话的。  

晋阳王氏出了这么两个奇葩,怨不得把他们赶出家门,一直不加理会。  

现在王静又混入了军情司,好家伙,心着实不小…  

其实马三宝李破也认得。  

当初正是这厮出使晋地,代李秀宁传信,当时官职不低,多年过去,看来这是落魄了。  

只是也不难理解,这人是柴绍的书童,又和秦王李世民走的很近,没掉了脑袋算是幸运的,哪还能指望太多?  

一开始没认出来,是因为这厮脸上挨了一下,身上血迹斑斑,看不太清这人模样而已。  

等两人大礼参见。  

“原来都是故人,坐下说话吧。”  

两人规规矩矩的落座,一声故人让他们稍微放松了下来,原来皇帝还记得他们,若是搁在后来,那就是简在帝心,现在则不流行这样的说法。  

而且皇帝起于微末,见过的各色人等多了,不多他们两个。  

李破问了问事情的经过。  

其实很简单,马三宝为军情司效力没多久,交往了一些人,其中便有人牵涉到了去年泄露考题一案。  

因为没有揪出大个头的人来,暗中追查的人们便想着先按兵不动,看看再说。  

昨日晚间马三宝与人饮酒作乐,可能是喝多了,也许是交往日深,觉着到了火候,那人便想给马三宝引见一下大人物。  

出口就是兵部五品以下职位任选,口气着实不小。  

如今马三宝在司农寺任职上林署丞,官做的不大,是军情司给安排的,属于刚刚入仕的新人,兵部五品以下职位任选,那就是可以蹦着高的升迁。  

想要做到这一点,那必定是兵部高官才能行的通。  

但也不唯兵部之人可以做到这一点,比如说吏部,尚书省的一些人也可以办得到,中书,门下这些权力机构的高官若是极力保举,亦能如此。  

至于马三宝可以付出什么代价,那还用问吗?这厮背靠楚国夫人府,和当年秦王李世民的部属也大多相熟,当然是个很有价值的手下。  

之所以张亮将人圈定在兵部,应该是省中和吏部高官的职权更为广泛,不会只给马三宝划定在兵部。  

五品下也是个关键点,一般皆由部中自决,报上户部重审即可…  

但兵部的人怎么会与科考案牵扯在一起?难道还是个窝案?  

想到这些,李破心里骂娘,这明显是发展成为了规模比较大的官场弊案。  

是谁这么心雄胆壮的在耍弄手段?一句五品以下官职任选,算是彻底的触动了李破的神经。  

他想了想,兵部的几位首脑人物,一个是兵部尚书尉迟信,那是云内旧人,开国功臣之一,应该不会做这种蠢事吧?  

张亮就在他眼前,晋阳旧人,如今主掌军情司,这厮要是贼喊捉贼,当面来糊弄于他,老天爷应该不会跟他开这种玩笑。  

另外两位是窦轨和唐俭,这都是当年李渊的心腹,接触不多,之前他对窦轨印象还不错…  

唐俭…在京中向有知兵之名,因为李破平定了李渊,唐俭先在秘书监待了两年,才又转任兵部侍郎,上任了两三年了。  

因其侍奉过李渊,又深度参与了李建成,李世民两人的党争的缘故,所以行事极为低调,好像生怕被皇帝看到,想起他之前的所作所为。  

一旦把嫌疑人物圈定在兵部,目标好像一下便明确了许多。  

难道是陇西李氏的党羽在蠢蠢欲动?  

李破看看马三宝这个倒霉蛋,心说这还内讧起来了?  

光就灯会上的凶案而言,凶徒做的其实比较愚蠢,目标太过明确,杀了一人伤了一人,稍微联想一下就和科考泄题案联系在了一处。  

若是换了李破主持,定然要多杀几个来混淆视听。  

比如说把王静给宰了…  

“就这样吧,事涉机密,不要随意张扬,就当平常凶案来办,军情司按例追索。”  

李破没有搞有罪推定,让张亮来操刀。  

张亮颇有些失望的辞了出去。  

李破把马三宝稍微留了留。  

“你本事倒是不小,蜀中那一趟是你去走的吧?”  

皇帝亲口说起这事,马三宝自然是怕的厉害,脸上的疼痛都感觉不到了,他觉着这会只要自己稍微答对的没能让皇帝满意,脑袋可能就会掉下来。  

他一下站起身,拜伏在地道:“陛下饶了俺吧,小人也不过是奉命行事,身不由己啊。”  

纳头便拜,当世可不时兴这个,书童出身的人脸皮是真厚。  

李破也不打算跟他废话,按照习惯稍微吓唬了他一下便道:“不背旧主,你也算忠心可嘉,军情司就别待了,到羽林军去任职。  

以后少掺和一些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旧主考量一下吧?”  

马三宝顾不上多想,立即点头如捣蒜,连连应诺,就差指天为誓了。  

李破想了想,又道:“今年天气暖和些,楚国夫人要出京公干,你率人护卫在她身边,有何事故尽管报给朕知,哼,小心一些,别再让刺客近了身。”  

马三宝终于机灵了起来,从地上爬起来便捶着胸膛道:“陛下尽管放心,小人领过兵,知道该怎么做。”  

李破随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