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劝降(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开了一场军事会议。  

大唐元贞二年九月初四。  

梁国江州总管丘和降唐,唐军未费一兵一卒,据有东都。  

至此梁国两路大军尽殁,河南战事暂时告一段落。  

西京长安。  

捷报接连到来,朝堂上的气氛终于欢快了起来,门下侍郎封德彝趁势上书,想请皇帝祭祀天地,以应大捷,顺便鼓舞臣民之心。  

李破喜悦之下却还没有得意忘形,只道未靖全功,将士还征战于外,等取了江陵,扫平萧铣再说其他也是不迟。  

其实南阳大捷一到,之前因高慎一案带来的阴霾便已一扫而空。  

还是那句老话,军事上的胜利是最好的良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内部矛盾,而每一个新生的政权,都需要一场场的胜利来稳固它的根基。  

九月初一的朝会之上,李破令人宣读了南阳捷报,可谓是满朝欢腾,朝臣们在这一刻真切的感受到了彻底结束隋末乱世的希望。  

扫平萧铣之后,大唐将国力倍增,平定窦建德,杜伏威指日可待。  

又过数日,丘和献洛阳,十余万梁军放下武器,成为了唐军降俘,河南西部已入唐军掌握之中。  

几乎是同时来到的,还有尉迟恭率军陷襄阳的消息。  

李靖,张伦两人率军顺江东下,也是势如破竹,不几日便破宜都,进抵夷陵。  

夷陵乃江右重镇,本有守军数万,由右领军将军文士弘率领,为张镇州后援,之前梁国攻夔州,一般都是从夷陵起兵。  

如今张镇州战死,进取夔州已然无望,南阳周法明又已降唐,萧铣急诏文士弘率军回江陵。  

文士弘无奈率军乘船回军江陵,走之前一把火烧掉了无法弄走的船只,囤积在夷陵的粮草则陆续都运回了江陵。  

也就是说李靖,张伦到时,夷陵重镇已成空城。  

此时李靖主张缓行,他怕在江上遇到梁军突袭,他们所率兵卒大多不习水战,不宜与梁军在江上交战,不如缓缓进军,等尉迟恭大军前来汇合,一同攻江陵。  

张伦不太同意,大功就在眼前,若不争取一下怎对得起他家列祖列宗?  

可李靖还是说服了他,因为他们兵少,就算去到江陵城下多数也无法建功,不如稳妥一些,以免弄个功亏一篑。  

张伦想想也是,尉迟恭率军来到时,若是看见他们在江上被人打的抱头鼠窜,那丢脸可就丢大了。  

李靖料的一点也不错,本来文士弘想在夷陵阻击唐军,却碍于诏书不得不率兵退保江陵,在江陵与其他人商议一番,已准备先在江上与出蜀唐军一战。  

唐军缓行,文士弘等在江上久等唐军不至,局面越发败坏,尉迟恭大军已掩至竟陵,未几破竟陵郡城长寿。  

此时周法明已经得知家眷被萧铣所害,气急之下,率七万大军急趋江陵。  

而长寿被破之后,梁国地方官吏,守军望风而降,再无抵抗之心,数日之后,周法明率军终于来至江陵城下。  

这时李靖,张伦已然率军来至枝江了,离着江陵只有百里了。  

周法明率军到时,江陵城中早已乱做一团。  

梁军守军严守四门,百姓不能出城逃亡,或闭门自守,或趁乱打劫…贵族官员们惶惶如丧家之犬,不知所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