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不战(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皇帝长什么样子,之外还能告诉臣下们,不用担心朕的身体。  

二来呢,要向所有朝臣宣读一下前半个月发出的重要的政令,让所有人对朝廷动向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免产生政治上的误判。  

第三个,则是一些重要官职的任免也会在大朝会上提及。  

还有就是未来半个月或者是一年,甚或是几年的一些重要规划等等。  

大概上就相当于后来的政治简报会议和新闻联播合并到一处。  

几乎不会有人在大朝会期间随意的什么,各部出来发言的人都是选好了的,的东西事先也要拟定好了并报于殿中监,然后挨个发言。  

谁要是敢在这样一个场合大声喧哗,相互攻讦,脱什么靴子,或者撞柱子玩,都将被处以极刑。  

可以,大朝会是最严肃的政治会议,任何会损害它的权威的事件都可以称之为政治事故。  

前隋最著名的一次大朝会事件就是大将军史万岁当庭抗辩,为自己和太子杨勇喊冤,于是隋文帝将其当庭杖杀。  

后来人喜欢在这样一个场合加上些联想,比如忠奸之间的激烈冲突,或者在大朝会上显示一下个人的才学什么的,其实几乎都是编纂而来。  

李破就在大朝会期间听的昏昏欲睡,觉着乏善可陈,却又不可或缺,这就是大朝会的真实写照。  

从实际意义来看,朝会要比大朝会重要的多,商谈的事务也要多的多,大朝会上宣布的东西一般都是在朝会上制定好了的,并在大朝会上广而告之。  

就像是突厥人来犯的消息,朝会上已经讨论了许久,直到今才在大朝会上公布,让很多不知情的朝臣都很吃惊,不知不觉间竟是经历了一番凶险吗?  

消息控制的很好,主要还是因为战事发生的地方离着长安还很远,与官员们并没有产生太多的利益相关而已。  

如果突厥人马接近了京兆你再试试,恐怕早已闹的满城风雨了。  

同时这也是关西贵族们近些年来再次听到关于突厥人进犯的消息,不声不响的突厥人又撤军了。  

关西人倒也不怕跟突厥人交战,只是有些怀疑消息的准确性罢了,新皇需要夸功,前方将士同样需要功勋来点缀自己的前程。  

当然了,大朝会上宣读的消息一般不用质疑它的真伪,即便是假的,过后它也一定会变成是真的。  

突厥人来了又走了,聪明人都能从这封战报上面读出不一样的含义。  

比如草原上的风吹草动竟然能很快传到长安,这足以明大唐消息之灵通远非李渊时可比。  

而以突厥人之贪婪,他们又怎么会轻易撤军,这同样显示出唐军之能战,竟足以震慑住数万突厥骑军。  

虽未有斩获,可这条消息传开之后,却能让人迅速对新的政权产生充足的信心。  

外敌和内讧到底不一样嘛。  

下了朝会,脱掉累赘的朝服,李破感到一身的轻松,到了太极殿偏殿,屈突通等人已经等候在了那里。  

尉迟恭等人已经回军京兆,详细的战报终于来到他的案上,虽然没有什么斩获,可也算是一场不大不的胜利。  

和前方将领想的不同,李破觉着这样的结果最好不过…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