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轻取(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空口白牙,是没人敢在这个时节放这样一支精锐骑兵入城的,那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可讨要朝廷文书诏令,那肯定也是没有的。  

而实际上,恒安镇军也志不在此,进不进得去涿县县城,对他们来说关系其实不大,重要的是涿郡郡城蓟城。  

对话持续了很长时间。  

领兵而来的罗士信,刘敬升两人也不着急,他们最终要等的,不是涿县县城的城门在他们面前打开,而是在等蓟城援军。  

幽州之战的最后一战,肯定是要在蓟城城下进行,在这之前,将主的意思是,尽量消耗涿郡守军的实力,在野战中将他们击溃全歼。  

幽州军在河北有精锐之名,他们骑兵可能不多,可一旦让他们躲进城池,那么恒安镇军想要在短时间内攻下来,就变得不太可能了。  

这实际上还是一次偷袭,不是战术上的,而是战略意义上的偷袭。  

用屁股想也知道,已经打的乱七八糟的河北,防御重点绝对不会在太行山这一面儿,幽州军更不会想到,晋地的人马会跑来河北掺一脚。  

就像现在涿县城墙上的这一群人,听说城下的是杨公余部再入河北剿匪平叛,就都纠结了起来。  

杨义臣在河北呆的时间并不长,可名声实在不小。  

杀张金称,斩高士达,降格谦,这些可都是河北,山东的大贼头儿,张须陀领兵剿匪多年,也没杀的了他们,却都被杨义臣一一剿平了。  

大业十二年的河北只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杨义臣。  

城墙上七嘴八舌的商量开了。  

“县尊,其军雄壮,定乃杨公旧部无疑。或可…招之以成臂助?”这是比较心大的。  

“当日杨公扫平匪患,我涿郡诸人可未曾出力啊…来人威势炎炎,放其入城,若其反客为主却又怎生是好?”这是小心谨慎之人。  

“不若供给些粮草。驱其攻上谷如何?”这个显然心机就比较够用了。  

这时有人小声讷讷道:“此辈从代州来,兵甲俱全,莫非是唐国公李渊欲取我涿郡?”  

一下,人们就都不出声儿了。  

这可真说不准,可细想一下。又不太可能。  

唐国公李渊率兵南下了,竟然还有余力派这样的精兵来取幽州?  

卢县令是个谨慎的人,同样也是个没多大野心的人,他现在兢兢业业的做的唯二两件事,就是守住涿县,另外一个,则是努力想让县中百姓和亲族们能够吃饱肚子。  

其实,这也就是一个好官儿了,这年头儿还能想着百姓如何如何的官员,将领。那就是好官儿,其他的就都是细枝末节了。  

最终,这位卢县令还是做出了一个非常符合他身份的决定。  

不管这些军将来意如何,总要以礼待之,若能交好,涿县也算多个出路,若是不能,也要把人礼送出境,省得骄兵悍将的生出事端。  

“要不,请两个领兵将军入城。设宴款待之际,再详细探问一番?”  

这是在跟县尉商量呢,他这个县令当的可不容易,上有族老压着。下有兄弟子侄需要照看,卢氏一族能存活至今,只能说是他们创造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他这个堂弟到是比较大气,哈哈一笑,“县尊不必担忧,有张将军和三郎在呢。放些人入城也是无妨,就怕他们不敢入来啊…”  

他边说着边拍着身旁一个顶盔挂甲的大汉的肩膀。  

这汉子就是他所说的张将军了,实际上只是县里的一个捕头,出身张氏大族,据说也是汉末传下来的家族,是张飞的后人。  

可惜,他们既干的不是屠户,又没多少勇力,要真是张飞的后代,可就愧煞他们这些后人了。  

两家算是一文一武,一主一仆,掌管着涿县的权利,当然,此时罗艺还没怎么腾出手来,不然的话,像涿县这么重要的地方,罗艺怎么会放心交给他们这些人来掌管?  

卢县令宽心不少,一边让人向下面喊话,一边儿琢磨着,是不是该叫人去将求援的人追回来呢。  

“县尊有请罗将军,刘将军入城,以有酒宴备下,县中官佐将为两位将军接风洗尘,县中地窄,还请两位将军在城外扎营…”  

其实,罗士信正准备在城下扎营呢,涿县这样的城池,恒安镇军全力攻城的话,估计也得耗上些日子。  

别看恒安镇军老是能在突厥人身上占便宜,其实突厥人才正经是恒安镇军最为合适的对手。  

恒安镇军的兵力构成,让他们和突厥人一样,面对坚城的时候都很吃亏。  

所以说,幽州一战的关键之处在于,敌人不知他们来历,更不知他们的兵力,那么也就有了在野战当中,击溃幽州军主力的机会。  

至于这样的战机会不会出现,那就要看双方领兵之人的智慧上的较量了。  

说了这么半天,对方都没开城门的意思,罗士信和刘敬升两个差不多已经绝了骗开城门一拥而入的打算,准备在城下扎营休息一下了。  

之后还要佯装攻城,大家得养足了精神才行。  

不想,这些家伙虽说没上当,可却邀请将领入城接受款待。  

罗士信当即咧开大嘴就乐了。  

“去,跟刘将军说,让他领兵在这儿等着,等我率人夺下城门,再上来接应。”  

十个山东大汉随即便被挑选了出来,这些家伙不是旅帅就是伍长,簇拥着罗士信来到护城河边。  

看着吊桥缓缓放下来,罗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