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4章 临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楼晏进了宫。  

他将锦囊交给太后:“里面是解毒的方子。”  

太后吃惊:“你从哪里弄来的?”  

“平王世子给的。”  

太后难以置信:“他怎么可能会给?”  

对平王府来说,只要皇帝一死,登位就是顺其自然的事。而皇帝活着,就会有很多麻烦。  

楼晏直言不讳:“我答应他,会让陛下驾崩。”  

太后目光复杂:“你…”  

楼晏说:“娘娘,事到如今,朝野只容得下一个死了的皇帝,陛下没有活路了。臣已经决定辞官,过些日子便会带家眷回乡。如果您愿意,就让他随我走吧。”  

太后心中五味杂陈,许久,怅然道:“他六岁进宫,与阿谨相伴长大,与亲兄弟没有分别。哀家深恨他的亲生父亲,也怨他夺走阿谨的一切,可叫我眼睁睁看着他死,实在是…”  

楼晏安慰:“娘娘一片慈心,如今先帝与太子沉冤昭雪,就让他回归原位吧。”  

太后最终点了头。  

楼晏的辞呈交上去后,府里便开始打点行装。  

池韫第一个问池大夫人。  

“夫人,您和舅爷一起走吧?”  

大夫人半晌没说话,似有决定不下的事。  

又听池韫反问:“不走,难道您还想受平王府的辖制?”  

大夫人吃了一惊:“你怎么知道…”  

池韫说:“想要指证康王府,靖海军是重中之重,我实在想不出,他们怎么会知道那枚官印的存在。”  

大夫人默然半晌,说道:“不错,我和大哥早年是平王府的死士。你爹死后,我曾回过平王府,希望能借他们的手,为你爹报仇。”  

池韫问她:“那我们的事,可有透露给平王府?”  

大夫人摇头:“与你开诚布公后,我们跟平王府就没联系了。你爹说过,平王府做事太阴,不是良主,叫我和大哥一定要脱离他们。如果不是报仇太渺茫,我们也不会再回去。”  

池韫点点头。这和她猜想的一样。  

所以说,平王府早就捏着线索,只等一个机会。  

“你既然知道我们和平王府的关系,还要带我们回北襄吗?”大夫人问,脸上有几分忐忑。  

池韫笑了:“为什么不呢?你们不是没关系了吗?我爹都娶了您,说明他认可了。”  

大夫人跟着笑了,眼角却隐隐泛着泪光。得到了继女的承认,仿佛和亡夫的感情有了延续一般。  

接下来几天,池韫一家家地告别。  

池家、外祖韩家、郑国公府、太师府…还有朝芳宫。  

三夫人问:“形势真就这么险恶了?你们非走不可?”  

池韫没有瞒她:“是。如今多事之秋,家里也要低调。如果情况不好,便叫三叔辞官,做个富家翁便好。”  

三夫人品了品,说道:“那阿璋的婚事,也要推迟了。”  

池韫道:“二哥年纪尚轻,不必急着成婚。慢慢看两三年,局面好转再说。”  

她走后,二夫人呆坐半天,纳闷道:“照理说,大丫头走了,我该高兴才是,可怎么心这么虚呢?”  

二老爷长吁短叹:“侄女婿这一走,以后就没人替我抄文书了。”  

虽然自家和大丫头关系不好,但别人都以为,那毕竟是他亲侄女,这半年,真仗了楼晏不少势。  

韩家依依不舍,相认没多久,就要分别了。  

池韫再三叮嘱两位舅舅:“若是遇到难处,便去太师府找俞大公子,他是我们的好友,信得过。”  

韩老夫人千万个舍不得:“北襄这么远,也不知道日后能不能再见。”  

池韫柔声安抚:“外祖母要好好保重,阿韫还会回来看您的。”  

“好好好!”韩老夫人想想又犯愁,“北上路途艰难,风沙又大,你这娇滴滴的样子,怎么受得住?”  

池韫笑了:“外祖母别忘了,我跟师父云游多年,哪里没去过?一点风沙还是受得住的。”  

郑国公府那边,耿素素拉着她的手不放。  

“就不能不走吗?”  

郑国公夫人呵斥:“素素!你稳重些。”  

想着女儿要嫁入太师府,文臣家素来重视礼节,郑国公夫人近来管得甚严。  

耿素素不敢说话了。  

池韫拍拍她的手,耐心解释:“我们先前做的事不大好,现下不走,会有麻烦的。等风头过去,可能就回来了。”  

“真的?太好了!池姐姐你可不能骗我!”  

离开时,池韫避了耿素素说话:“伯母,天下怕是要乱了,伯父与耿大哥说不得要出征,你们可要做好准备,万万小心。”  

郑国公夫人谢了她的提醒。  

池韫迟疑片刻,又道:“义母那里,还请您多照应。大仇已报,我只怕义母骤然失去动力,又像以前一样。”  

郑国公夫人道:“你放心,我时时叫素素去看她。”  

最后是朝芳宫。  

池韫开口就道:“两位师妹,你们随我回北襄可好?”  

青玉和涵玉大吃一惊。  

“师姐,发生什么事了?”  

池韫直言不讳:“康王逃了,他不会甘心皇位落在平王府,定会举旗造反。这仗一打起来,你们无依无靠的,我怕会出事。”  

青玉和涵玉对视一眼,都很震惊。  

涵玉问:“我们在京里,问题不大吧?”  

池韫摇头:“如果胜的是平王,自然没问题,可要是康王打进来了呢?”  

涵玉想起书上说的那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