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章 到处在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三表哥,这里!”池韫招手。  

韩齐看到她,快步跑过来。  

正在往嘴里塞肉片的池璋,只来得及拱了拱手:“韩表兄。”  

韩齐才要揖礼,就被他拉着坐下了:“一家人,不用这么多礼。”  

韩齐憨憨地笑。  

自从知道池璋是新科举人,他的崇敬与日俱增。  

池表弟比他还小几个月呢,居然就已经是举人了。而且他还拜了江先生为师,又被吕大人指点过,这才是真正的学神啊!  

“表哥快吃。”池韫塞给他筷子,“再不吃就让二哥抢光啦!”  

池璋的嘴这么忙碌,居然还有空说她:“好像你不抢似的,瞧着斯斯文文的,抢得可比我快。”  

“哪有,二哥你胡说。”  

说话间,池韫又吃完了一盘肉。  

韩齐被他们兄妹带动,不知不觉也吃了好多,直到打了个饱嗝,才意识到自己来了这么久,就光顾着吃了。  

“表妹…”  

池韫搁了碗筷,让伙计上茶来,一边揉着吃撑的肚子,一边问:“表哥,有消息吗?”  

韩齐眼睛发直,发现表妹和她堂兄,好像都和想象的不一样…  

“翻、翻到了…”  

“怎么讲?”  

“湖旁边有滑下去的痕迹,可以证实郑小公子是被人推下去的。西宁王世子就趴在旁边,没有新的证据,基本上不可能脱罪了。”  

韩大老爷已经入职,这是他偷进伯父的书房查出来的。  

池韫揉了揉额头:“这是往最坏的情形发展了啊!”  

韩齐不解:“表妹为什么这么说?难道西宁王与你们家有旧?”  

池韫摆手:“西宁王是镇守边疆的藩王,怎么可能跟我们有关?”  

“那你为什么替西宁王着急啊?”  

“因为西宁王世子一旦被卷进命案,麻烦就大了啊!”  

韩齐若有所思,点头道:“这么说也是,要不要定西宁王世子的罪,现在各执一词,刑部内部都没统一。”  

池韫喝了口消食茶:“大舅舅呢?怎么想的?”  

“大伯当然说要判啦!杀人偿命,西宁王世子酒后无德,失手的可能性很大,或可轻判,但绝对不能不判。”  

“这应该是主流意见了。”池韫说。  

“不过这事咱们管不着,只能…”  

韩齐话才说到一半,就听楼梯间一阵喧闹。  

那边来了一群书生,坐到他们邻桌,开始高谈阔论。  

“喝了酒就能脱罪了?这也太没道理了吧?”  

“可那郑小公子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这几年闯了多少祸?什么调戏卖唱女,跟人争花魁,听了不知道多少遍。”  

“那也罪不至死啊!他干的那些混账事,又不触犯律条。”  

“对,就是这个意思!他不讨人喜欢,但也罪不至死。反倒这位西宁王世子,一出手就要人命,这才叫心狠手辣。这里是京城,他都敢这样闹,换成西南还了得?”  

“这是当然。西宁王府镇守边陲,那是有实权的,手里十几万兵马,当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杀个把人算什么,族灭都没问题。你看这西宁王世子,出手要人命,何等威风?可见根本不把人命放在眼里。”  

“岂有此理!便是西南,那也是国土。”  

“咱们也就在这里说说,西南那边,还不是石家说了算。”  

“西南管不着,京城的事总能说两句吧?要是让西宁王世子就这样逃脱罪责,叫天下人怎么看?”  

“咱们只能呼吁,到底怎么判,还得听朝堂诸位大人的。”  

书生们议论纷纷,韩齐心里纳闷,这事怎么传得这么快,刚想讨论一下,就见池韫脸色凝重,喃喃说道:“麻烦果然来了。”  

兰泽山房内,池韫“哗啦哗啦”翻着书,听梅姑姑回报:“现在朝上已经吵翻天了,大部分意见要严惩西宁王世子,搅了陛下的万寿宴不说,还背了一条人命。临昌伯更是带着家丁护院,在西宁王府门前洒鸡血泼粪,闹得不可开交。”  

“只是吵这些吗?没有吵别的?”大长公主问。  

梅姑姑一时没领会:“殿下指的是…”  

“只针对西宁王世子,没有针对西宁王府?”  

“应该是时候还不到吧?”池韫说,“现在就要针对西宁王府,有点太急了。”  

梅姑姑瞧瞧这个,再瞧瞧那个,心想,难怪她们有缘分当母女,这脑子怎么总能转到一块去!  

这时,宫人来报,北襄太妃来了。  

她进来就喊:“完了完了,我们家不会倒霉吧?”  

大长公主没好气:“嚷什么嚷?等闹到你们头上再说!”  

“闹到我们头上就来不及了啊!”北襄太妃问,“阿凤,你老实讲,是不是朝廷想削藩?”  

大长公主翻个白眼:“这种话你也直接问?”  

“我不直接问怎么的?反正坐在上头的又不是你亲侄儿。”北襄太妃理直气壮。  

“…”大长公主被她弄得无可奈何,沉了沉心思,说道,“朝廷要削藩,最好的时机,是我祖父宣宗皇帝在位的时候。那会儿刚经过太宗、仁宗两朝盛世,国力强盛,靖海王就是那个时期没了的。不过后来你知道的,天灾、人祸,每况愈下,到我皇兄登基,已经是一艘破船了。北方异族近年强盛,如果楼家再起动乱,会有麻烦的。所以说,现在没有削藩的条件了。”  

这番话,可说是掏心窝子了。  

故意来探口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