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章 羊汤锅子(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池韫说不出去,就不出去。  

九月份安安生生地过完了,转眼到了十月。  

大长公主还很稀奇,说道:“最近好太平啊!”  

梅姑姑一边收拾经书,一边笑道:“太平还不好?”  

太平当然好,就是感觉太不真实了。  

大长公主说:“不知道是不是本宫的错觉,自从阿韫来了,三不五时就要出点事儿。”  

“…”池韫瞥过去,“您这是在说我太会惹事了吗?”  

“奇怪的就在这里,也不是你惹来的事儿啊!”大长公主一脸纳闷。  

池韫这下真忍不住了,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大长公主嗔道,“本宫好好跟你说呢!”  

“您就当我会惹事吧!”  

那边梅姑姑问:“殿下,万寿节快到了,咱们还照往年的例?”  

万寿节是皇帝的生辰,原来他的生日要到了啊!  

池韫在心里感叹,想起以前的事来。  

宜安王和太子同岁,连月份都一样。  

太子生日,自然隆重,每年都大肆庆祝。  

相比起来,宜安王记得的人就少了,经常搭着太子过。  

池韫总是备两份礼,一人一份,一模一样。  

太子每每说她奸滑,多费一份心思都不肯。  

宜安王却私下找她道谢。  

“只有你,一视同仁。”彼时的少年这般说道。  

池韫那时便意识到,他的内心藏着不为人知的阴暗,但只以为,那是自小离开父母之故,还很可怜他。  

现在想想,他对太子一直怀有嫉妒之心,只是当时不敢显露出来。  

大长公主说道:“不知道今年要不要举宴,本宫不想出门。”  

“那就不去。”梅姑姑说,“反正陛下不敢怪罪您。”  

大长公主听得哈哈一笑:“那倒是。”  

只要她不夺权,再怎么跋扈,皇帝都会忍的。  

更何况,他现在最戒备的人应该是康王世子,哪里顾得上她?  

池韫出了兰泽山房,慢悠悠去司芳殿。  

才走到殿外,就听有人在争辩:“不行不行,我下错了,重来!”  

另一个人的声音带着笑意:“落子无悔,俞大公子,你这样可不是君子所为。”  

“落子嘛!我们哪来的子?”  

“唔,这样说也是。”  

“对吧?我这个人最讲道理了!”  

池韫拐了个弯,看到侧旁台阶上,有两个人坐在那里。地上用香灰划出一副棋盘,一人拿红花瓣,一人拿绿叶子,就这么下起棋来。  

她不禁笑了:“两位大人,好兴致啊!”  

那两人齐齐抬头往这边看来。  

俞慎之兴高采烈,向她招手:“快来帮我看看,下在哪里好?”  

楼晏很是无奈。  

他没可没错过俞慎之故意挑衅的眼神。  

这家伙,是心有不甘,故意找他麻烦吧?  

也罢,身为赢家,要大度。  

池韫大大方方走过来,拿起俞慎之身边的花瓣,放在其中一个位置上。  

“啊!原来要下这里,我怎么没想到呢?”俞慎之击掌。  

池韫笑眯眯:“我又不用科举,这些杂学,难免比你学得精了点。”  

对面楼晏放下一片绿叶。  

“呃…”俞慎之再次举棋不定。  

于是池韫接着下:“我走这里,你待如何?”  

楼晏换了个地方:“行,你要就归你,不过这里归我了。”  

池韫皱了皱眉:“声东击西?那我就…另辟蹊径。”  

俞慎之想说话:“哎…”  

楼晏继续:“可惜以逸待劳。”  

池韫脾气上来了,席地一坐,继续下花瓣:“我就不信了,这里争不过你。”  

俞慎之努力插嘴:“我说…”  

楼晏笑了下:“我有何惧?”  

完全没了插嘴余地的俞慎之,很想甩自己一巴掌。  

故意叫池韫过来,表现得亲密一点,想让楼晏吃醋。  

这下可好,他们俩下起棋来,自己跟个局外人似的。  

简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无所事事的俞大公子,呆坐了一会儿,说道:“快中午了,我去沈记订个羊汤锅子,你们俩下完记得来吃。”  

楼晏随口说了句:“好。”  

池韫还记得抬头对他道声谢:“俞大公子请客吗?有劳了。”  

俞慎之扯了扯嘴角:“你们别忘了就行。”  

他起身,一步三回头,终于走远了。  

浮舟不解,问他:“公子,小的去订不就行了?哪用得着您亲自跑一趟?”  

俞慎之唉声叹气:“你没瞧出来吗?公子我杵在那,怎么看怎么多余。”  

浮舟很是同情:“您想开点,这世上的俊郎君多得很…”  

“嗯?”  

浮舟马上改口:“小的说错的,是美娇娘…”  

另一边,眼见俞慎之走远了,池韫问:“最近怎么这么安生?萧家和康王府都没动静?”  

“萧达受了教训,应该不敢再胡乱出手了。至于康王府…”楼晏停顿了一下,说道,“可能在等机会。”  

池韫点点头,小声问:“宫里最近怎么样?”  

楼晏抬头看了看她的脸庞,又低头看了看她的手指。  

拈着花瓣的手指,在鲜红的衬托下,分外莹白。  

他心不在焉:“柳婕妤极是受宠,陛下这一个来月,除了去皇后和宸妃那里,其余时间都在碧玉轩。”  

池韫笑了笑,继续下棋。  

楼晏收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