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章 告状的技巧(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回城的马车上,池韫陪着耿素素。  

“池姐姐,”耿素素手脚冰凉,嘴唇颤抖,“我是不是惹祸了?”  

萧廉的父亲,是禁军统领萧达。  

禁军统领这个位置,必然是皇帝的心腹。  

现在萧廉被她打破头,要是去皇帝面前告状的话…  

这祸岂不就是她惹的?  

“别怕。”池韫握住她的手,“是我叫你打的,难道你认为我会害你吗?”  

耿素素连忙摇头:“我不是这个意思,就是…”  

“素素,你听我说。”池韫慢慢剖析给她听,“今天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左右都吃亏的局。打马球受伤很常见,平王世孙又明摆着站在萧廉那边,而其他人也不会为了这点事,为我们得罪平王府。所以,今天的事要是不闹大,耿大哥就会白吃这个亏。”  

“可要怎么闹大?除非那匹马真的踏上去,耿大哥因此受了重伤。但,对我们来说,耿大哥的安危才是最重要的。为了教训萧廉,让耿大哥受伤,是得不偿失。”  

耿素素懵了一会儿,点点头:“你说的对。”  

“所以,得另外想法子闹大。我们不好去告状,那就让萧家去告!”池韫看着她说,“我原想自己上去敲他一棍子的,但是我的身份,到底不如你名正言顺。”  

这么掰开来一说,耿素素明白过来了。  

“所以,我不是在惹祸,而是给大哥讨公道。”  

“对!”池韫笑着说,“怀宁王已经进宫去了。你现下回家,立刻叫伯父请罪去,就说你不知轻重,打伤了萧家公子。两下一对照,明着是请罪,实则是告状,叫萧家吃不了兜着走!”  

耿素素神清气爽:“我明白了。池姐姐,多亏有你,不然我们就吃定这个亏了。哦,对了,大哥也是你救的。你的箭法怎么这么好?我还以为自己学得不错,可在那种情况下,根本没办法正中目标…”  

见她又叽叽喳喳起来,池韫终于放下心中大石。  

行至半路,两人分道。  

耿素素回家,池韫回朝芳宫。  

她连自己的院子都没回,抬脚就去了兰泽山房,将这件事从头到尾说给大长公主听。  

大长公主立刻道:“走!我们去郑国公府。”  

当她们抵达郑国公府,老夫人正守着受伤的耿冠杰生气,看到她过来,叫道:“阿凤,怎么还惊动你了?没事,你大哥大嫂已经去萧家了,打个转就进宫…”  

既然心怀愧疚,当然要先给事主赔罪。  

郑国公算着时间,等萧家父子出了门,才去萧府。  

碰不到人,才有理由直奔皇宫。  

大长公主见他们连这样的细节都考虑到了,便知郑国公心有成算,笑道:“这不是不放心吗?冠杰怎么样?没有大碍吧?”  

“无妨,就是落马扭伤了,养些日子就好。”  

耿冠杰露齿一笑:“婶娘安心,这点伤小意思。”  

老夫人回头数落他:“还敢说!二十几岁的人了,这么不知轻重,知道萧家小子什么人,还跟他们混一块?这回伤好了,你别在家里混了,赶紧收拾收拾,回军营去!”  

耿冠杰叫屈:“祖母!明明是您叫我在家多留一阵子的!”  

“谁知道你留下来会惹这么大的祸?还好你两个妹妹反应快,不然你这脑袋瓜子,就让马蹄踩成烂西瓜了!”  

说着,老夫人对池韫和颜悦色:“好孩子,这回多亏了你。”  

郑国公府安排得有条不紊,宫里可就闹开了。  

皇帝正在处理公务,忽然内侍来报,说怀宁王求见。  

他心里奇怪,怀宁王是个胆子小的,平日只会吃喝玩乐,从不往他面前凑,怎么突然来求见?  

还没决定见不见,怀宁王的哭声就从外头传进来了。  

“陛下啊!求您救救微臣!您再不管,臣就要被人欺负死了!”  

皇帝听得头大,只得吩咐:“让他进来。”  

“是。”  

怀宁王一进门,便趴在地上哭道:“陛下,臣要死了,求您救命!”  

皇帝按了按额头,说道:“皇叔有事好好说,什么死啊死的,也太难听了!”  

怀宁王立刻收了哭声,喏喏道:“陛下恕罪,臣就是着急了…”  

皇帝叹了口气,想着怀宁王向来乖巧,便和颜悦色地问:“皇叔被人欺负了?谁敢欺负你啊?”  

怀宁王擦了擦眼泪,说道:“是萧达的儿子,萧廉。”  

“他怎么欺负你了?”  

“他、他打马球的时候,故意挤我!”  

皇帝哭笑不得:“就因为这点事?”  

“当然不止了!”怀宁王叫了起来,“这个混账小子,赢了臣好多东西,还不肯收手,想骗御赐的龙纹佩。臣一时气恼,就叫人来帮忙,跟他约了比赛,一场定胜负。结果他出阴招,对臣的人下手。臣哪能站着让他打,就叫人还手了。结果,结果…”  

“结果怎样?”  

“也没怎样。”怀宁王硬着头皮说,“就是不小心打破了他的头。臣的人也受了伤啊!比如耿家小子,差点就让马给踩了…”  

皇帝听明白了:“原来是皇叔不小心打破了别人的头,怕人家来告状,所以先到朕这里来求情的。”  

怀宁王忙道:“不是,臣就是来告状的…”  

他可是照俞大的吩咐,一五一十说的。  

皇帝不在意地挥挥手:“行了,朕知道了。不就打破了他的头吗?一点小事,朕看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