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章 书阁(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圣旨很快下了。  

皇帝大加申斥,姚谊不修私德,酒后失态,冒犯太后,数罪并罚,降为镇国将军,罚俸三年,勒令回封地闭门思过。  

罚俸就算了,康王府不缺钱。  

又是降爵,又是赶出京城,这是打脸啊。  

自从康王妃回京,宫中十分礼遇,还以为皇帝偏向亲生父母,说不得一场濮议之争在酝酿了。  

不想才一个月,皇帝就把嫡亲的弟弟给降了爵,还赶出了京城。  

所以说,皇帝并没有为康王府撑腰的意思?  

这倒是新鲜。  

大众虽不敢当庭议论宗室,但少不得与三五好友私下闲话。  

“当今毕竟是先帝跟前长大的,六岁进宫伴读,与先太子形影不离。先帝待人宽厚,先太子有没什么,陛下就有什么,与亲子没什么两样,想来陛下心中也是感念先帝恩情的。”  

“这话说得太早。陛下登基才三年,朝中还未完全理顺,若是现下就偏帮康王府,惹得老臣抗议怎么办?当初先帝立陛下为储君,可是要他立过誓的,有诸多老臣作证。因为这个,康王连丧仪都没参加,便离京去了封地。”  

“不错。这才三年,早着呢!等这些老臣退了,朝中尽是新贵,再看不迟。”  

“你们也太悲观了吧?先帝那般仁厚,在他跟前长大的孩子,人品能差到哪里去?陛下登基这三年,不管是宗室还是老臣,都没有亏待过。”  

“呵呵,王莽谦恭未篡时,现在说什么都不管用,且等着吧!”  

“那就等等看,我还是相信陛下的。”  

另一边,蔡夫人带了女儿到朝芳宫还愿。  

她们表面上很低调,却封了厚厚的香油钱。  

再一次坐在后殿里,蔡夫人神情安然,脸上带笑。  

“池小姐,依你所言,我们就不声张了。只可惜你做了好事,却不能帮你传扬名声。”  

池韫含笑:“夫人不声张才是帮了我,这事若是传出去,怕是会得罪康王府。”  

蔡夫人点头称是。  

天底下没那么多傻子。  

袁少夫人和商人刘三如何应了花神签,稍加留心就会发现端倪。  

如果蔡夫人大肆宣扬,哪怕康王府没找到证据,也会疑心她做了手脚。  

即便攀上了大长公主,池韫现在也万万惹不起康王府。  

蔡小姐依在母亲身边,好奇打量着她,忍不住问:“池小姐,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我要是有你的本事就好了。”  

池韫柔声回答:“这件事,其实我并没有做太多,不过是运气好,有人插手化解了。”  

蔡小姐还要再问,被母亲打断了,她说:“你别追根究底了,这麻烦已经解决了,母亲马上给你议亲,省得夜长梦多。”  

说到议事,蔡小姐羞涩:“母亲!”  

蔡夫人温柔地看着女儿:“放心,母亲一定好好挑,你点了头才许婚。”  

“嗯…”  

蔡家母女走后,有人送来一个消息。  

池韫看罢,叫上絮儿:“我们出去一趟。”  

絮儿便要叫人备车,却被阻止了:“不必。”  

絮儿有点懵,跟着她出了朝芳宫,却见一辆没有徽记的马车停在那里。  

她跟着上了车,小声问:“小姐,这是谁家的?不会有危险吧?”  

“不会。”  

池韫一时不好解释,就没多说。  

不多时,马车出了城门,在一处清净的院子停下。  

絮儿惶惶不安,怎么觉得小姐这行为…好像在跟人私会似的。  

她很快发现了。  

这就是私会。  

寒灯出现,引了她们去高处的阁楼。  

整个院子安安静静,甚至没有仆妇走动。  

到了阁楼,寒灯说:“池小姐请上去吧。”  

絮儿想跟,又被他拉住,笑道:“方才买了些糖,姐姐一块吃呀!”  

池韫上了楼,发现是一间书阁。  

厚厚的毛毯从门边开始,铺满整个室内,四壁尽是书架,垒着满满的书。  

案上有笔墨纸砚,收拾得干净整洁。  

池韫心中一动。  

这书阁…竟是祖父书斋的样子。  

真是太熟悉了。  

楼晏穿了青色袍服,站在书架前看书。  

仿佛时间倒流三年,他还是那个少年。  

听到声音,他抬头看了眼,搁了书:“来了。”  

池韫没应声,在书阁里走了一圈,翻看了一本本的书,才道:“你费心了。”  

楼晏淡淡道:“这里早就有了,不费什么心。”  

意思是说,他布置了很久了?  

所以他一直没忘记无涯海阁。  

“这些书,你是怎么找到的?”池韫轻声问。  

她记得很清楚,这些书和祖父的书斋一模一样。  

楼晏道:“只要有心,就能找到。”  

“孤本呢?”  

“我记得内容。”他说。  

池韫不禁笑了。  

对,她也记得。确实只要有心,就能复制出来。  

“你叫我来,就是看这些?”  

楼晏摇头:“当然不是。”  

“那是…”  

他道:“让你来这里,只是顺便的。以后如果没有地方去,想静静心,可以来这里。我已经吩咐过了,只要你来,他们就会迎你进来。”  

池韫默了默。  

“不用担心被人发现。这里人很少,都是我的心腹。我也不常来,日后你想做就做什么,哪怕改变这里的摆设,也无所谓。”  

这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