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章 冰释前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楼晏独自一人循着香味而行。  

空气里,香露的味道还没有完全散去。  

时不时有蝴蝶追逐而来,在周身嬉戏舞动,引得进园的人阵阵惊呼。  

楼晏想起那一次——  

书院刚刚结束月考,先生领着他们出海游玩。  

太子与她坐在一起说笑。  

他们一向谈得来。  

看到海岛上蝴蝶飞舞,太子想起往事,说道:“孤小时候曾经说过,要把天底下的蝴蝶都送给姑母当礼物。真是年幼无知,这承诺终究不能实现了。”  

她想了想,道:“殿下这承诺,未必不能实现。”  

太子笑问:“你又想出什么鬼主意来了?”  

她不满:“什么叫鬼主意?我哪回出的主意不管用?”  

太子哈哈笑,向她施礼:“是孤说错话了,请玉小姐指教。”  

她便道:“蝴蝶闻香起舞,那么只要气味更强烈一些,就能引来更多的蝴蝶。我恰巧在书里看过类似的方子,是花农用来吸引蝴蝶传粉的。若是加以改良,说不定就能引得周遭的蝴蝶都飞过来。万蝶齐舞,不就能完成殿下的承诺了?”  

太子抚掌:“好主意!孤能不能完成承诺,就看你的了!”  

她嗔道:“殿下这是要我改方子?你轻飘飘的一句话,我得费多少劲?”  

“能者多劳,谁叫玉小姐这样能干呢?”  

“呸!”她这样说着,扭头却喊,“锦瑟,你记着去藏书阁找一找,有本叫《金明见闻录》的游记。”  

后来,香露研制出来了,他们去岛上验证。  

仅仅一瓶香露,引得岛上蝴蝶闻香而动。  

万蝶飞舞的情景,数日不散,引得书院其他人啧啧称奇。  

就是这个气味。  

楼晏确信自己不会记错。  

他五感格外敏锐,她曾请他帮忙,分辨香露里的异味。  

这香露的方子,现世只有两个人知道。  

一个是他,另一个在宫里。  

不可能有第三个人知道!  

五松园里,人渐渐多了。  

池韫随手招来一个小道童,将竹篮交给她送回,自己缓步而行。  

朝芳宫难得这么热闹,那位华玉师姐,应该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吧?  

耳边传来嘈杂的声音。  

“…都是自己人,我们家大小姐,是凌云真人的弟子。”  

“真的!骗你干什么?”  

“哎,怎么说话的?我这就找大小姐去!”  

“快看,这不是大小姐吗?”  

“阿韫,阿韫!”  

池韫转过头,看到二房一家子正在跟知客交涉。  

看到她,二夫人抖了抖脸上的肌肉,艰难挤出一个笑容。  

“阿韫,真是巧了,你也在这里。”  

池韫走过去,施礼:“二叔,二婶娘,大哥。”  

二老爷也是前所未有地和气。  

“阿韫,你好一阵子没回家了,最近在观里过得还好吧?”  

池韫笑道:“多谢二叔关怀,挺好的。”  

二老爷看她这态度,松了口气,说道:“今天清明,我们过来祭拜,顺便也看看你。”  

池韫谢过:“有劳二叔二婶娘。”  

她不主动,二老爷支支吾吾开不了口,最后还是二夫人脸皮厚,问道:“阿韫,能不能帮我们说说,内场留一个位置?今天的法事这么盛大,我们也想给你祖父和父亲打个醮。”  

“好啊!”池韫答得干脆,完全没有推托的意思。  

二夫人反而愣了下:“你…答应了?”  

池韫笑道:“都是一家人,又不是多大的事。”  

她转头问知客:“这位师妹,内场可腾得出位置?”  

那知客犹豫了一下,说道:“基本满了,只有边角有几个缺位,坐不下这么多人。”  

池韫道:“那就添两张凳子,孩子跟着挤一挤,你看可好?”  

知客回道:“我做不了主,师姐且等我问一问掌事。”  

池韫点头:“有劳师妹了。上回大长公主赐了些新茶,回头给师妹送一些。”  

知客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师姐客气了。”  

于是回去问掌事,不多时来领人:“善人,请随我来。”  

二夫人心满意足,一家子欢欣而去。  

“师妹可真是好脾气,听说你离家之前,与二房叔父翻了脸,如今还为他们说话?”  

池韫闻声抬头,却见华玉领着几个弟子踏步而来。  

她今日打扮得郑重。芙蓉冠,莲花衣,长眉淡扫,手执拂尘,一派高人气度。  

只是关了几天禁闭,下颌露出棱角,略显尖刻。  

池韫依然笑着施礼:“华玉师姐。”  

华玉点点头,仍旧说刚才的事:“你为他们要了位置,最后连句感谢也没有,何必呢?”  

说这些话时,她语气平和,丝毫没有上次陷害青玉涵玉的戾气,仿佛真是好心师姐在提点师妹。  

池韫掩下心中讶意,露出更真诚的笑来:“些许小事,没必要放在心上。”  

华玉神情微动,略带一分感叹,说道:“师妹可真是个好人啊!先前倒是我心存偏见了。那日先入为主,多有得罪,还望师妹不要见怪。”  

说着,她躬身施礼。  

对方都摆出这样的架势了,自己岂能落后?  

池韫立刻托住她,语气诚恳:“师姐万万不要如此,不过一点小误会,哪里就到这样的程度了?青玉涵玉不懂事,说不定哪时得罪了人,才会被栽赃,这与师姐何干呢?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