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八章:绝代风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别看我,我也没办法。”  

后台。  

面对李世信的目光,孙连城摊了摊手。  

看着已经画完了花脸,都遮不住无奈的孙连城,李世信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娃是你带大的你没办法?  

“所以,上台就得喝酒?”  

“嗯呢。”  

“那小时候怎么上的台?”  

“酒心巧克力。”  

看着孙连城咧着嘴给出了答案,李世信彻底的无语了。  

待孙连城收拾完了扮相出来,已经到了封箱演出的时间。  

九点整,琉璃厂附近已经有不少的游客。  

入了夏,京城的天气闷热的很。难得今天有些阴天,凉爽的微风中,看到有热闹瞧,不少的游客都聚集到了剧院前的大街上。  

看着台前准时到来的票友还有那驻足瞧热闹的路人,站在了台上的孙连城,郑重的鞠了一躬。  

“诸位,月龄大戏院走到今天,已经快要五年了。之所以办这个剧院,纯粹是因为我个人对京剧的爱好。但是真正将戏院办起来之后,我才发现这不是一个容易的行当。特别是在当下的社会潮流里,将京剧这个只吊着一口气玩意儿,能听的,听得懂的,肯花时间听的,越来越少了。”  

台下,听到孙连城的一番开场白,许多戏园的老票友们不禁一阵唏嘘。  

看着票友们脸上的落寞,孙连城微微一笑抱了抱拳;  

“不过既然选择走出这一步,就万万没有回头的道理。值此盛夏之际,咱们剧院即将动工装修。之后,月龄大剧院将和我的师叔,李世信的话剧工作室一道,将月龄剧院和红旗话剧团。一起做起来!不论将来如何,不论前途怎样,月龄剧院都会将最好的戏剧,呈现在诸位的面前!”  

“好!”  

随着孙连城再次躬身下去,台下戏院的一群老票友轰然鼓掌。  

“打明天起,咱们戏院就正式进行装修施工,工期预计要两个礼拜。今儿这一场啊,就是咱们的封箱大戏。咱们不墨迹,下面就由我的师叔,李世信先生。我的孙女孙洛洛,还有不才鄙人以及国戏京剧表演班的同学们一起,为大家伙儿唱上一出《二进宫》。希望大家多多捧场!”  

“好!”  

在一片掌声之中,李世信和孙连城祖孙二人一起再次鞠躬致以后,退下了台去。  

一番准备之后,戏台旁边的琴鼓班子奏响了开场!  

李世信的直播间中,经过了刚才的一番女装风波之后,很多的吃瓜群众已经退场。网络直播这个东西说到底还是看内容的,很明显京剧这个东西,大部分的网友们都感冒。  

不过在线人数仍然不少,赶上周末且李世信两个多月没有估计抖手的粉丝们,他这个失踪人口回归,还是又不少的粉丝过来围观。  

只是弹幕的活跃度,不是很高。  

“下面有请女装大佬信爷,为我们大家表演的传统曲目《二翁戏寡妇》!”  

“噗!前面的真特么起名鬼才。有你这样的沙雕何愁京剧不兴!“  

“二翁戏寡妇什么鬼”  

“前面的,《二进宫》这出戏说的就是李艳妃被反兵所围,知徐、杨忠诚,向二人托孤的故事。徐杨二人之前力谏李良摄位事,李后执拗不听,所以在李艳妃托孤的时候,二人有一段推辞的桥段。不过这个二翁戏寡妇过分了,听着….好特么刺激。”  

“噗…京剧小白瑟瑟发抖,连你们说的梗都要靠大佬解释才明白。”  

“嗨!什么小白不小白的,本屌也是小时候跟爷爷听过几段。只是大致知道这折子什么意思,但是具体的唱腔啥的,也都听不懂。”  

“既然大家伙都听不懂,为什么还在直播间里?出去开两把王者它不香么?”  

“咳咳、实不相瞒各位,在下已经把手机静音了。之所以没走,是想…”  

“前面的兄弟住口!大家都是这么想的,但是千万不要说出来。”  

“没错,我是绝对不会承认我还想康康女装信爷的!”  

就在一群沙雕网友在线上演人类迷惑行为的时候,一声悲呼,便从后台处传了出来!  

“先王…啊!”  

随着开场二胡和板声,李世信…或者说李艳妃,登场了。  

虽然仍然处在女装大佬的阴影之中,可是看到李世信在两个宫女女将的映衬下,缓缓踩着莲花步登台亮相,直播间中仍然是一片“卧槽”!  

有一种美,就是你明明知道他是女装大佬,但是仍然觉得绝美。  

青衣是什么?  

她既是女子的形,也是女子的魂。  

不管是皇后民妇,不管是胖瘦媸妍。一嗔,一喜,一笑,一怒,一娇羞,一伤感,一爱恋,一幽怨…统统是凡尘的七情六欲。  

不论是唱腔还是身段,都统统是为了凸显女性美。  

李艳妃又是个什么角色?  

表面上她是先帝正室,是垂帘听政的皇后,可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丧夫又遭到生父亲背叛的女人。  

而此时。  

登台的李世信,一双含着泪花儿的眼睛,却始终低垂着——如同一朵打了露水,在凌晨寒风中泫然欲泣的牡丹。  

光是看着,就让人忍不住诞生一种想要保护的冲动!  

“尼玛,该死的信爷,就不能从这儿开始直播嘛?!”  

“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的看京剧,这亮相就能美哭我了啊!信爷,你一个糟老头这么有女人味好嘛?”  

“前面的沙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