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七章:汉家儿郎齐佩甲,陌刀如林削狂沙(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指令发出一声声爆喝。  

随后一个看不清面目的将军站在点将台上,竖起郭字帅旗。对着甲胄齐整的军士,向西方挥动令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赳赳雄兵过河西,烈烈大旗城关立。  

漠上残阳艳如血,如弓弦月指胡天。  

汉家儿郎齐佩甲,陌刀如林削狂沙。  

敌戎远见惊勒马,胆裂十年惧近边!  

漫长的戍边生涯中,每日的枪阵操练不曾有一日停歇。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  

定期而至的家书,不见了。  

有那自大漠东方而来的胡商,带来了安贼谋反的消息。  

再之后,是几个都护府被破,身后已再无兄弟之城的流言蜚语在军中传开。  

军心涣散之际,当初意气风发,此时盔下已见白发的将军,再次登上点将台。用手中长剑,斩杀了三五逃兵。  

鲜血飞溅人头滚滚之后,长剑插入将台发出一声铿锵。  

面对出来时少年,转即已老衰的兵士,将军下达了军令——得皇令出征戍边十栽,我军旗所在之处,即为国土!我唐军所在之处,即是大唐!再有乱我军心,未得将令而私离营者,斩!  

军令收拢住了军心,却并没有改变境遇。  

家书阻绝之后很短的时间里,补给,军饷,一切对于一支军队该有的东西,没了。  

但数万儿郎,自那天之后,再无一个逃兵。  

除了每日依然持长枪操练之外,军士们脱下甲胄,化身为农夫,化身为牧民,化身为铁匠,化身为商人。  

袍泽们一起补城墙,垦田地,牧马羊,炼铁器,甚至铸造大唐形制的铜币,用以跟胡商流通互市。  

所有的外来人都在劝说着附近的人们——逃吧,这飞地长久不了了。  

每每听到这样的论调,附近的大唐商人都会看看远处的雄关和手中的铜币,发出一声嗤笑:呔!狗鼠辈。  

这话老子听了十来年,耳朵都已磨出老茧!  

长不了?  

你看那雄关中的白发老兵可曾有一人面露戚戚?  

你拿这铜钱进关,看能不能吃得饱,住得暖?  

飞地又如何?  

便是飞地,也依然是我大唐之地!  

即是我大唐之地,某...为何要逃?  

再之后…..是千军万马的战阵。  

长枪陌刀大阵随着充斥着杀意的战鼓声奋勇向前…身边相依相伴,非亲非故却早已亲过兄父的袍泽,在箭雨中一个个倒下,一个个消逝在赤红的狂沙之中。  

又是不知道多少个岁月过去......  

将军百战死,烈士已暮年。  

有的人已经提不动陌刀大枪,有的人已直不起腰身披不得铁甲。  

是哪年来着?  

远来的商人说,远在天边一般的皇帝下了口谕,给所有军士七转军功,满城白发兵俱是将校。  

这道没有一粒粮一文饷的空口封赏,倒是给“将校们”开几年的玩笑用以自娱——吾皇陛下,可否用这七级的军功换几个我大唐壮儿郎过来换防啊?  

老夫也好回家探探我关中故乡,老屋里那婆娘是否跟野男人跑了。房后那几分薄田,是否已被无赖给霸去?  

笑话是这么说。  

但是已经不重要了。  

像胡杨一样扎在这里,立在这里,已经成了一种执念。  

身边有袍泽的地方,就算是家吧?  

是家。  

最后的画面,定格在十几个白发苍苍的残兵,手持满是鲜血的长枪,将后背交给袍泽弟兄,面对如沙暴一般飞驰而来的敌寇,发出的最后一声怒吼;  

犯我家国者…  

————————————  

兄弟姐妹们,昨天推荐票已经冲进前七十了,咱们再加把劲,往前凑合凑合!  

现在已经快十五万总票数了,每天看书的养书的兄弟们都顺手投个票,咱们接下来的目标是20万!  

然后点点人物比心,可以增加角色的星耀值,星耀值多了会为书带来曝光。  

其次,就是多发本章说和评论留言,看到精彩评论或者神回复不妨点个赞。  

每个本章说和留言二蠢都会看,正在考虑搞个上架前的活动,每天抽出点赞数最高的精彩章说或评论,送个零食大礼包啥的。你们热情高,我就认真策划策划,咱们搞一搞。  

算是给比作者还有才的兄弟姐妹们送点福利(二蠢内心OS:(﹁“﹁)其实是抄书评的报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