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飞鸿自行车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翌日,清晨。  

韩君很早就从床上爬了起来,因为今天是周末,所以他打算先到家里的自行车厂去看看,摸一摸那面现在究竟是怎么个情况。  

简单洗漱过后,韩君拿好随身物品,便悄悄地离开了寝室。  

从宿舍楼离开,穿过白露未消的林荫小路,韩君先是到食堂买了两个肉包子当早餐,然后才从学校中走了出去。  

韩君父母开办的自行车厂,位于羊城的白云区,距离韩君所在的学校,足有五十多公里,乘坐公交车大约得一个小时才能到。  

站在公交站台,韩君一边吃着还温热的大白肉包子,一边等着公交车的到来。  

“韩君?”  

就在韩君吃得正香时,一道清冷的声音,突然在韩君的耳边响了起来。  

韩君闻声望去,只见身旁不知何时多出了一道倩影。  

看到对方,韩君先是愣了下,随即脑海中很自然地浮现出了对方的身份资料。  

黎若,韩君高中时期的同桌,如今同样也在中山大学读书。  

相比韩君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黎若无疑是不幸的,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便离异了,随后很快双双组成了新的家庭。  

黎若自幼跟在爷爷奶奶的身边生活,爹不疼,娘不爱,甚至连念大学的钱,都是通过助学贷款才凑齐的。  

就是这样的成长环境,让黎若养成了极为坚强和倔强的性格,浑身上下时刻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冰冷气息,她就好像是一个刺猬,将自己最柔软的地方,用最坚硬的刺给保护了起来。  

这种性格让她在生活里几乎没有什么朋友,而韩君恰巧是她生命里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是仅有的朋友。  

今天的黎若,依旧犹如韩君记忆里的那样,秋日的晨曦将她纯白色的短袖照映的金黄,乌黑的秀发柔顺地扎成一个马尾辫,白皙的皮肤吹弹可破,薄唇粉嫩,其上是如同白玉般的琼鼻,水汪汪的桃花眼清澈透亮,深蓝色的牛仔裤带着些许的紧绷感,让其看起来格外的高挑。  

“好巧…”  

“没想到能在这儿遇到你。”  

黎若那宛如朝露般的美貌,让韩君有些短暂愣神,不过他很快反应了过来,向着黎若打了声招呼。  

“巧吗?”  

“我们同在南校区,但这却是我们第一次相遇。”  

黎若摇了摇头,嘴里这般回应道。  

“按照你这么说,那确实是有点不巧。”  

韩君笑了笑,随即向着黎若询问道:“你住在哪个宿舍?让我看看是不是因为我们离得太远了。”  

“我住在蒲园区。”  

“怪不得,我住在西区。”  

“你是要回家吗?”  

“不回家,出去办点事情,你呢?”  

“我找了个教育机构做兼职。”  

两人作为曾经的老相识,如今在大学校园里再度重逢,很快便攀谈了起来。  

不过两人没聊多久,黎若等候的公交车便驶来了。  

“那…”  

“有机会再聊?”  

黎若向着韩君道别,眼神中有着些许说不清道明的意味。  

“好。”  

韩君微微颔首,目送着黎若随着人流走上公交车,而在黎若刚刚离开不久,韩君所等候的公交车也很快驶了过来。  

经过漫长时间的辗转,韩君终于站在了自家的自行车厂面前。  

“飞鸿自行车厂…”  

韩君看着自行车厂上面有些老旧的牌匾,将其名字轻声地念了出来。  

随后,韩君将目光投向了厂子里面。  

整个自行车厂的占地面积不是很大,甚至是可以说是很小,韩君粗略地估算下,总面积加起来应该也不会超过10亩地,除去保安室不算,只有两个厂房,前面是生产车间,后面则是库房。  

韩君在外面张望了片刻,随即掏出手机,拨打了个号码。  

几分钟后,一道人影从生产车间中快步走了出来,将韩君给接了进去。  

看着清清冷冷的厂子,韩君看着眼前的中年男人苦笑道:“张叔,厂子里现在就只剩下你了吧。”  

“树倒猢狲散,早在大半个月前,那些人就全都跑光了,都是些喂不熟的白眼狼,亏你爸妈这些年对他们那么好了。”  

韩君口中的张叔,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名叫张恺。  

他是最早跟在韩君父母身边的人,始终负责自行车厂的库房出纳工作,十几年来没有出过一次错误,算是韩君父亲除了妻儿以外,最信任的人。  

“他们也都是为了生活。”  

韩君看着胡子拉碴、有些不修边幅的张恺,他笑了笑,倒是没跟着对方一起吐槽,因为眼前这样的局面,恰恰是韩君现在最希望看到的。  

“小君…”  

“你这次来,是不是想将厂子卖掉?”  

张恺跟着韩君走进厂房,他犹豫了片刻,将憋在心里很久的问题给问了出来,毕竟任谁看来,这都是韩君必然的选择。  

以前韩君父亲韩正德在世的时候,自行车厂尚且还能靠着韩正德的社会关系勉强维持,如今韩正德意外离世,以前的那些关系也就算是断了,所以与其留着一个没有效益的厂子在手里,不如趁着现在还有些价值,将厂子卖了换点钱。  

“张叔,带我去库房看看吧。”  

面对张恺的询问,韩君没有回应,而是转过头来,向着张恺提议到库房去看看。  

“好的。”  

张恺愣了下,倒是没再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