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1章 唉,又到了卖儿子的时候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净鞭声声,香烟袅袅。  

西苑万胜宫中,今儿极难得的叫起了大朝会!  

按照明朝的祖制,皇帝最好能天天叫大朝会,每天从天不亮就开始御门听政,然后就是各种瞎忙活,直到人定之时(亥时),才回寝宫去为大明王朝播种子孙这才是明君的典范啊!  

而朱由检这位号称太祖、成祖之后大明第三号的明君雄主,却是极少大清早起来上个大早朝。如果要仔细算算,他登基将近10年,乖乖上早朝的日子,也许还没有修仙的嘉靖、做木工的天启多呢,更别说张居正活着的时候还挺老实的万历皇帝了。  

实际上他御极至今,在北京城内居住的时间,远不及他在北京城外晃悠的时间。人都不在北京,还怎么御门听政?  

就算他在北京的日子,大清早的,他宁愿搂着后妃睡觉,也不愿意牺牲宝贵的睡眠去听一臣讲废话。  

而今天却是例外,才结束南巡返回北京的朱由检,在他回京的第三天,就叫起了御门听政的大朝。天色未明,西安门外的轿子、马车就是一串一串的,白灯笼点得星星点点,穿戴整齐的内阁大老、六部九卿、科道言官已经全部齐集,等着上值朝会。  

不过他们这些人,都不是今天这场朝会的主角,朱由检不是为了他们而起个大早的,而是为了兵部尚书孙传庭领着的朝鲜王国领议政金瑬和礼曹判书金尚宪。  

两个朝鲜大臣都是年近七旬的老人家,还不辞劳苦,飘洋过海而来。也不知道是累坏了还是想家了?反正大明的那些大臣们哈欠连天的时候,这两位老爷爷就在那里酝酿着悲伤的情绪,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领他们过来的孙传庭瞧见他们这样,也只得好言宽慰。  

“不要紧的,守备南汉山城的毛永诗是本朝难得的悍将,特别会守城所以贵国世子不会有危险的。”  

原来是朝鲜王国的世子被困在了南汉山城,看上去凶多吉少了——上辈子是鲜国王李倧被围困在南汉山城,而这回因为李信办事靠谱,亲自保护李倧和朝鲜王国的群臣们去江华岛躲避,所以被围在南汉山城的就是自告奋勇,和毛永诗一起担下断后任务的朝鲜国的世子了。  

不过金瑬和金尚宪这两个白胡子老爷爷一听见是毛永诗在南汉山城保护他们的世子殿下,他们眼眶当中的泪花就更多了,只是咬着牙不哭出来。  

因为这位毛永诗之前守城的战绩,实在难以鼓舞人心啊!这家伙几乎守哪儿丢哪儿除了脚底抹油的本事一流,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信赖的地方了。  

两位老人家终于没有哭出来,因为西安门大开,上值朝会的时候快到了。  

从西安门到万胜宫的广场并不算远,进门之后笔直走,在灵星门外打个弯往南再走不到一炷香,就可以进入万胜宫的院子里。  

孙传庭陪着两个朝鲜老人家,在太监的引领下,一路走着,心思沉沉。  

他是本兵,李信从朝鲜发了的紧急军报他都能看到,而且还能通过书信和李信交换意见。当然也知道日清合作之后,产生了互补效应。倭寇得到了奴贼的骑兵掩护,在战场上赢得了更多的主动权!  

而奴贼也可以利用倭寇的步兵打消耗战不像以往那样死不起了!  

所以在最近的几场战役当中,李信指挥的明朝联军一直处于下风,现在已经被迫放弃王京汉阳了。  

而大明想要扭转在朝鲜的颓势,就必须大举增兵朝鲜。可是包括孙传庭自己在内,对于增兵朝鲜的兴趣都不大。  

因为在他们看来,缓解西北的灾情和消化好蒙古才是重中之重!  

陕西的旱灾、蝗灾还在继续!不过因为过去几年,已经有上百万陕北出省“要饭”,所以陕北的灾情虽重,但还不至于引起民变。  

但是甘肃的灾民却没多少人出省要饭——从河西走廊往湖广跑也太远!所以大部分灾民还留在原地,现在旱灾、蝗灾日益严重,甘肃的局势也日益动荡。  

如果想要化解危机,似乎只有发动一场西征了而消化蒙古,也需要一场战争!  

虽然朱由检已经当上了蒙古大汗,但是真正在他控制下的,仅仅是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的70个千户。此外还有180个千户依附朱由检这个大汗,算是听调不听宣的存在。  

而漠西蒙古的瓦剌联盟,却对朱由检这个大汗很不服气——朱由检都不是蒙古人,怎么能当大汗?  

另外,朱由检也不信喇嘛教。虽然他也会给中原和蒙古的黄庙布施,但是身为“大儒”的朱由检,肯定不会过分推崇佛教在这种情况下,出兵漠西,和瓦剌联盟打上一架,看来是朱由检巩固大汗地位的最佳方法了。  

在孙传庭等朝臣看来,只要蒙古在手,建州早晚垮台。建州一旦垮台,日本蕞尔小邦,海岛之民,不堪一击。所以收复朝鲜,也不过是小事一桩可是朝鲜人那边也不能不安抚一下,要不然他们都从奴从倭,也不好办。  

正想着要怎么安抚朝鲜的时候,一个大嗓门的太监已经喊起来了:“万岁爷驾到”  

朱由检来了!  

大臣们赶紧山呼万岁,行揖拜大礼。  

揖拜礼毕,就听见朱由检笑吟吟的声音:“平身,平身”  

朱皇帝的声音还没落,就有人哭起来了。  

“呜哇哇”  

“呜呜呜”  

哭起来的是两个酝酿了很长时间的朝鲜老爷爷,朝鲜王国领议政金瑬和礼曹判书金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