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2 姑娘很年轻(2/3)
安宁离开,现在看来…这个理由不能用了。
姑娘很好看,她也想看,舍不得离开,可是对于翠儿来说礼数大于一切,她不想在杜七面前失礼和丢脸,毕竟…姑娘还是唤她一声“阿姊”的。
在翠儿心里,既然有一声“姐姐”,她就要可靠。
微微抬起头,发觉杜七也捧着茶杯暖手,翠儿问道:“姑娘,小玉儿和明灯怎么不见人?”
“明灯?”杜七随意说道:“天冷,明灯和小玉儿去泡澡暖身子了,姐妹两个说有阵子没一起洗了,才去不久,翠儿姐,你们才回来,要不要也去洗一洗?”
翠儿眼睛一亮,心道这是一个好理由,可是她还没答应,就见到杜七忽的想起了什么,对着安宁说道:“安宁,你瞧瞧这竹简,可看的明白?”
杜七发话,翠儿就将话语憋了回去,也看向那一些明显就作古许久的书籍。
“七姑娘,这些都是什么书。”安宁接过竹简后,看了一眼之后嘴角一抽,给杜七使了一个眼色。
“都是七姨收集的老玩意。十娘说怕我一个人无聊,拿给我看的…好像都是些史书。”杜七没明白安宁的意思,如实说道。
“史书?瞧着可有年头了,七姨也不知道打哪儿淘来的。”翠儿接过安宁手中的竹简,看着上面墨字斑驳、缺角起丝的样子,一字一句念道:“《禅通纪》?七姑娘,这也不是史书,是神话传说,还算是有名的小说…春风城就能买到新的…”
她无奈摇头,还以为是什么古董,原来只是旧的书册,还是故意做旧的。
“这些书很有意思,就是…有些地方我看不太明白。”杜七拿起一本纸质书,翻开第一页后说道:“比如这开卷言,说纪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起,到纪元前四百八十年止的神史,被神仙们分为十纪。每一纪二十七万六千年,各有特定的名称,分别是:九龙纪、五龙纪、摄提纪、合洛纪、连通纪、叙命纪、循飞纪、因提纪、禅通纪、流讫纪。”
翠儿听着一段一段夸张的言语从杜七口中说出来,心道这不就是传记小说?夸大数字,博人眼球,事实上…除了一些切实记载的过的,诸如五龙纪、摄提纪、合洛纪,其他的,她都没有怎么听说过。
不过杜七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她是知道的,所以也没有扫杜七的兴致,说道:“这有什么看不明白的,不就是人族断代史?若是去外头找个说书先生,更精彩呢。”
“也不是…我只是觉得顺序不大对。”杜七说着眨眼,她方才看到那些纪元的名字,脑海中会闪过几个名字,样貌记不太清除了,可片段的闪过让她很是高兴。
她的故人太多,偶尔能想起一个都是值得欣喜的事儿。
当然…也有几个纪元的名字她看了好久也对不上号,不知道是虚构的,还是说那时候她都睡过去了。
杜七颔首。
她在淮沁遇到过一个喜欢吃鱼的少年,少年陪着自己游历了不少地方,按照她斑驳的记忆,少年不是被记录在九龙纪,就是五龙纪。
之后三个纪元后的叙命纪,杜七只能想起一个在山上,喜欢弹苦琴,喝红尘茶,爱算命却怎么都算不准的懒道士。
再往后的因提纪、禅通纪,听名字就让杜七想起了某个小和尚。
她这么想应该是没错,可是…这些人她都认识,都记得。
杜七只记得自己活得很长时间,却不清楚有多久,但是如果有人真的将这些数字摊开来放在她的眼前,一串串看不到头的数字压的她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书上说每一纪有二十七万六千年,杜七理性告诉她这是一串很可怕的数字,可…方才翠儿进屋之前,她竟然觉得这时间其实很短。
所以,她想问问安宁,所谓禅通纪记载的佛祖,是不是真的距今那么多年了。
杜七兴许知道结果,不过还是想要听到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顺序不对?姑娘还懂史书?”翠儿随意翻看了一下手上的书册,发现记载的都是一些杜撰出来的始皇传说以及各种山川精怪,完全就是骗小姑娘的东西,她清了清嗓子,说道:“七姑娘,这样的书有很多,基本都是虚构和夸张的神话,姑娘看看,当个乐子就行了,可别去追究…不然,十姑娘知道姑娘看个小说还那么拧,会不高兴的。”
“是吗,原来都是假的。”杜七放下手中的书,自言自语道:“我倒是记得…所谓一个纪元要远远超出二十七万六千年…罢了,这些也不重要。”
杜七攥着竹简,对着安宁说道:“安宁,我没怎么看过佛经,经书上有没有关于禅通纪的记载?还是说有其他的称呼。”
翠儿闻言,不理解的看着杜七。
“七姑娘,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安宁无奈的说道。
“你不知道?你不是…”杜七说着一愣,这才想起安宁是和尚的事情只有她知道,并且她还答应过安宁不会往外说,难怪方才安宁一直朝着自己眨眼,她还以为安宁是眼睛里进了小虫子呢…
给了安宁一个歉意的眼神,杜七摆摆手:“好了,翠儿姐说的是,就是一些小说,也没有什么好讲究的。”
她最开始只是想从里面找找有没有地府相关的传说,地府没有找到,乱七八糟的传说看了不少,还别说…虚构出来的东西都是她没见过、没听说过的,很有意思,难怪婵儿姐和徐青山都喜欢。
姑娘很好看,她也想看,舍不得离开,可是对于翠儿来说礼数大于一切,她不想在杜七面前失礼和丢脸,毕竟…姑娘还是唤她一声“阿姊”的。
在翠儿心里,既然有一声“姐姐”,她就要可靠。
微微抬起头,发觉杜七也捧着茶杯暖手,翠儿问道:“姑娘,小玉儿和明灯怎么不见人?”
“明灯?”杜七随意说道:“天冷,明灯和小玉儿去泡澡暖身子了,姐妹两个说有阵子没一起洗了,才去不久,翠儿姐,你们才回来,要不要也去洗一洗?”
翠儿眼睛一亮,心道这是一个好理由,可是她还没答应,就见到杜七忽的想起了什么,对着安宁说道:“安宁,你瞧瞧这竹简,可看的明白?”
杜七发话,翠儿就将话语憋了回去,也看向那一些明显就作古许久的书籍。
“七姑娘,这些都是什么书。”安宁接过竹简后,看了一眼之后嘴角一抽,给杜七使了一个眼色。
“都是七姨收集的老玩意。十娘说怕我一个人无聊,拿给我看的…好像都是些史书。”杜七没明白安宁的意思,如实说道。
“史书?瞧着可有年头了,七姨也不知道打哪儿淘来的。”翠儿接过安宁手中的竹简,看着上面墨字斑驳、缺角起丝的样子,一字一句念道:“《禅通纪》?七姑娘,这也不是史书,是神话传说,还算是有名的小说…春风城就能买到新的…”
她无奈摇头,还以为是什么古董,原来只是旧的书册,还是故意做旧的。
“这些书很有意思,就是…有些地方我看不太明白。”杜七拿起一本纸质书,翻开第一页后说道:“比如这开卷言,说纪元前二百七十六万零四百八十年起,到纪元前四百八十年止的神史,被神仙们分为十纪。每一纪二十七万六千年,各有特定的名称,分别是:九龙纪、五龙纪、摄提纪、合洛纪、连通纪、叙命纪、循飞纪、因提纪、禅通纪、流讫纪。”
翠儿听着一段一段夸张的言语从杜七口中说出来,心道这不就是传记小说?夸大数字,博人眼球,事实上…除了一些切实记载的过的,诸如五龙纪、摄提纪、合洛纪,其他的,她都没有怎么听说过。
不过杜七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她是知道的,所以也没有扫杜七的兴致,说道:“这有什么看不明白的,不就是人族断代史?若是去外头找个说书先生,更精彩呢。”
“也不是…我只是觉得顺序不大对。”杜七说着眨眼,她方才看到那些纪元的名字,脑海中会闪过几个名字,样貌记不太清除了,可片段的闪过让她很是高兴。
她的故人太多,偶尔能想起一个都是值得欣喜的事儿。
当然…也有几个纪元的名字她看了好久也对不上号,不知道是虚构的,还是说那时候她都睡过去了。
杜七颔首。
她在淮沁遇到过一个喜欢吃鱼的少年,少年陪着自己游历了不少地方,按照她斑驳的记忆,少年不是被记录在九龙纪,就是五龙纪。
之后三个纪元后的叙命纪,杜七只能想起一个在山上,喜欢弹苦琴,喝红尘茶,爱算命却怎么都算不准的懒道士。
再往后的因提纪、禅通纪,听名字就让杜七想起了某个小和尚。
她这么想应该是没错,可是…这些人她都认识,都记得。
杜七只记得自己活得很长时间,却不清楚有多久,但是如果有人真的将这些数字摊开来放在她的眼前,一串串看不到头的数字压的她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书上说每一纪有二十七万六千年,杜七理性告诉她这是一串很可怕的数字,可…方才翠儿进屋之前,她竟然觉得这时间其实很短。
所以,她想问问安宁,所谓禅通纪记载的佛祖,是不是真的距今那么多年了。
杜七兴许知道结果,不过还是想要听到一个不一样的答案。
“顺序不对?姑娘还懂史书?”翠儿随意翻看了一下手上的书册,发现记载的都是一些杜撰出来的始皇传说以及各种山川精怪,完全就是骗小姑娘的东西,她清了清嗓子,说道:“七姑娘,这样的书有很多,基本都是虚构和夸张的神话,姑娘看看,当个乐子就行了,可别去追究…不然,十姑娘知道姑娘看个小说还那么拧,会不高兴的。”
“是吗,原来都是假的。”杜七放下手中的书,自言自语道:“我倒是记得…所谓一个纪元要远远超出二十七万六千年…罢了,这些也不重要。”
杜七攥着竹简,对着安宁说道:“安宁,我没怎么看过佛经,经书上有没有关于禅通纪的记载?还是说有其他的称呼。”
翠儿闻言,不理解的看着杜七。
“七姑娘,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啊。”安宁无奈的说道。
“你不知道?你不是…”杜七说着一愣,这才想起安宁是和尚的事情只有她知道,并且她还答应过安宁不会往外说,难怪方才安宁一直朝着自己眨眼,她还以为安宁是眼睛里进了小虫子呢…
给了安宁一个歉意的眼神,杜七摆摆手:“好了,翠儿姐说的是,就是一些小说,也没有什么好讲究的。”
她最开始只是想从里面找找有没有地府相关的传说,地府没有找到,乱七八糟的传说看了不少,还别说…虚构出来的东西都是她没见过、没听说过的,很有意思,难怪婵儿姐和徐青山都喜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