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52 姑娘爱财(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直以来清纯的姑娘,似乎是第一次认识她:“怪不得要支开明灯,你这丫头…是想留下这笔银子?”  

被戳中了心中恶劣的部分,杜七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石闲说道:“管事和公子之间有什么都是她们自己的事儿,白玉盘卖到这个数本来就是坏了规矩…你把银子给公子,接白玉盘来十楼是理所当然的。”  

正巧,十楼也缺个真正能干活的丫头。  

什么都压在翠儿身上,她这个做姐姐的看着心疼。  

“说是这么说…”杜七不知道该怎么讲,就听杜十娘说道:“急什么,我看小玉儿和景天公子相处的就很好。”  

石闲看向杜十娘,见到她正攥着手腕上的钥匙,眼角微微抽动。  

“十娘,你不会也…”  

“我没有。”杜十娘否定道:“我不是贪这点银子,只是,现在不是一个好时机,你想啊,公子使唤小玉儿越来越顺手,咱们忽然赎她回来…总归不太好。”  

“十娘,这理由很牵强。”石闲认真道。  

杜十娘眨眨眼:“真的?”  

“真的。”石闲点头。  

杜十娘嗯了一声:“那我再想想。”  

“…”石闲捂脸,嗔道:“十娘你怎么这么贪财了,瞧瞧你都把姑娘带什么样子了。”  

“你第一天认识我?”杜十娘反问。  

石闲无话可说。  

“再说了,爱银子也不是什么坏事,柴米油盐、小宴药房,哪个不要用银子?又不是天上的仙子,还能离了银钱?”杜十娘啧了一声。  

也就是九苑的清馆人认为银子不重要了。  

“真要找理由,那你也选个好一点的啊。”石闲无奈。  

“玩笑话到此为止。”杜十娘终于认真起来,握着那柜锁的钥匙轻轻敲击桌面。  

“我觉得给景天公子做侍女对小玉儿来说是一件好事,你别忘了公子的身份。”杜十娘沉声道。  

“我知道…他还是淮竹的胞弟。”石闲想起了秦淮,轻轻叹息。  

“放着公子的近侍不做来十楼干杂活?小丫头傻,你也傻?”杜十娘提醒道:“我看他挺喜欢小玉儿的,就是白玉盘这个名儿不大好听。”  

“我看他还喜欢杜七呢。”石闲哼哼。  

“…”杜十娘面色一滞,眯着眼睛盯着石闲。  

“好了好了,我不说了。”石闲说道。  

说到底,白玉盘是杜七要买的姑娘,十娘是在偷换概念,分明就是惦记上了那些银票。  

“这事儿还是要问问小玉儿和景天公子的想法。”杜十娘摇头:“之后再说。”  

她其实挺喜欢白玉盘的,能收了最好。  

翠儿、明灯姐妹加上一个秋水,四个丫鬟正好。  

大户人家小姐的丫鬟一般就是四个。  

梅兰竹菊、琴棋书画类的名字她也没有少听。  

“弄不明白你在想什么。”石闲嘀咕着,拍了拍杜七的肩:“听十娘的,去问问公子。”  

杜七点头。  

意思是若是白玉盘和白景天都没有意见就好处理…行罢,她也没有什么意见。  

之后,几个姑娘用了晚食,趁着好天气坐在凉亭中观赏那梅花和竹子,杜七被杜十娘要求给众人演示了一下淮沁所学的琴艺。  

不算特别好听,却也让翠儿和明灯两眼放光。  

因为第二天约好了一同出门,所以石闲又留宿了一晚。  

第二天巳时。  

石闲和杜十娘去找七姨认错,杜七拎了些许新鲜竹笋去了沁河医馆,明灯也想跟着去,却被翠儿强行拽下来,说是几人喝醉弄得屋子太乱,留她下来打扫。  

明灯不舍的目送杜七出门,回到庭院。  

她也想去沁河医馆。  

小姐和公子聊天,她和月姐玩…多好。  

带着那些许小扫兴,明灯走到院子中的竹林附近,抬起头。  

竹子…  

一看到这个就让她想起和月姐在城南竹林生活的日子,那时候淋雨受冻稚嫩吃竹笋…所以明灯实际上并不喜欢竹子…不过小姐喜欢,所以她也喜欢。  

“这是小姐带回来的竹子…明明挺好看的。”明灯摸着那在她眼中流光溢彩的小池竹,想着昨晚上石闲对杜七的嘲笑,扁了扁嘴。  

她抬头看着那天上的彩色旋涡,此时…从竹子上隐隐有五颜六色的气体源源不断融入那涡流。  

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一夜了,那灵力涡流也愈发巨大,遮天蔽日。  

“小姐说不碍事。”明灯心底默念,不再在意这件小事。  

“明灯,来干活了。”婵儿推开窗,喊道。  

“来了来了。”明灯耳朵一颤,端起热水,蹬蹬蹬的跑上楼。  

金风楼雅间,师承看着面前的短发女人,无奈道:“这一大早的,又要做什么?”  

严天心眨眨眼:“叫你一起吃个早饭,师父你紧张什么。”  

“…”师承不语。  

他放着女儿做的饭不吃跑出来,图的什么?  

“好了,不开玩笑了。”严天心推开窗,指着天上那缓缓旋转,如同天地磨盘的灵力涡流,蹙眉道:“这究竟是什么玩意?”  

她其实一进城就想问了,不过当时满心都是师承,现在冷静了一夜“”,才想起来这茬。  

听到是正事,师承认真了一些。  

“猜测是龙脉转移,不过那东西谁也没见过…说不准。”师承说着,蹙眉:“虽然一直在成长,不过一夜过去,好像大了一圈…”  

严天心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