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劫下冬景(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色眸子缩成了一点,似是一颗朱砂痣。  

再然后她就没有在城里见过那对她动手的男人,之后出行身边也一直跟着一队侍卫。  

白玉盘抿嘴一笑,看着自己的手腕。  

也是因为那件事,所以只要她出门,花瞳一定会跟着她,生怕她再被人欺负。  

“妹妹,我这么叫你可以吧。”安宁忽的说道。  

“姐姐说。”白玉盘轻轻点头。  

这可是常姐姐身边的姑娘,自然要给予绝对的尊重。  

“你很喜欢蛇?怎么到哪都带着。”安宁指着白玉盘的手腕。  

蛇,在佛门意喻变化,也代表人生三毒中的嗔毒,因为蛇性子乖戾,最容易伤人。  

她不知道白玉盘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姑娘身边为什么会跟着蛇妖。  

她还记得,最初见到白玉盘身边这条小蛇之时,它还没有现在这般浓烈的妖气,只是一条初步觉醒了血脉的小青蛇…这才多久没见,就已经有了妖灵了。  

“姐姐是说花瞳?它是很乖的孩子,我喜欢。”白玉盘说着,捋起袖子,只见在她的手腕处绕着一条青色小蛇,身上颜色娇艳欲滴,一双充满灵性的眼睛仿若浅花开。  

安宁看着花瞳青蛇脑袋上两片颜色不大一样的鳞片,先是一怔,随后盯着它看。  

在确认了她身上没有已知妖圣的气息后,移开视线。  

很明显,这条小蛇很有问题,它有着非同一般的血脉,即便是以安宁的见识,也十分心惊。  

好在对方的修为实在太低,所以安宁收起了警惕,意外说道:“它…平日里都在你身上?”  

“只有出门的时候。在医馆白天我要干活,不许她跟着。”白玉盘解释着,随后看着安宁的眼神,也不觉得奇怪。  

毕竟,任何一个姑娘家知道她随身带着一条青蛇,总会膈应的。  

“姐姐不用太在意她,这孩子一点都不凶,平日里整日被欺负。”白玉盘说着,花瞳似乎有些不满被揭老底,收了牙口咬在白玉盘的虎口处。  

比起恼怒,更像是撒娇。  

花瞳修为不够,所以只能感觉到安宁身上有一股不那么让人喜欢的气息,可因为对方是女孩子,又是杜七的朋友,所以保持着最大的耐心。  

“被欺负?它?”安宁望着花瞳那几若实质的妖气与扑面而来的乖戾,很难想象这般代表嗔怒的物种会受欺负。  

白玉盘说的自然是实话。  

在她的身边,花瞳对谁都很温柔,整日被石闲家的狸花猫和她的妹妹用手逗弄也从不反抗…  

明灯那是血脉和实力的双重压制,可白玉盘又不知道,只当是花瞳逗自己妹妹玩。  

在白玉盘眼里,花瞳只有对公子的态度是一天比一天恶劣,公子稍稍接近一些她就要张嘴咬他,关于这一点,怎么说都没有用。  

就在这时。  

“聊什么呢?水准备好了。”翠儿换了一身衣裳,长发散落着走进来,  

她一进来就看到了两个丫头对视,看了一眼白玉盘的手腕便明白了,笑着走过去说道:“这不是花瞳吗?也来了啊。”  

她上手摸了摸花瞳的脑袋,后者很乖的蹭了蹭翠儿的掌心。  

翠儿的身上有一股子很好闻的、像杜七的气味,她很喜欢。  

“翠儿姐认得它?”安宁有些惊讶,因为她以往整日偷窥翠儿居然没有注意到这点。  

“没见过几次,不过听姑娘和明灯念叨许多次了。”翠儿逗弄着花瞳,随意说道。  

安宁想问翠儿为什么不怕蛇,可她想了想平日里干活干净利落的翠儿,觉得自己这个问题若是问出口会很蠢。  

翠儿抿嘴一笑,牵住两个姑娘的手,将她们一同拽入了浴室。  

姑娘家初见,熟络的都不是那么快,可没有什么是一起洗一次澡不能亲近的,如果有,那就洗两次。  

翠儿有些好奇白玉盘怎么看待白景天。  

是信赖,还是别的什么。  

姑娘家,总是喜欢这些话题。  

高天夜雨落满城,雨声遮盖住浴室中姑娘家的窃窃私语,隐隐有翠儿调笑与白玉盘无奈的声音传来。  

窗外是霹雳雷劫,可姑娘家的生活很安稳。  

七姨坐在烛火前,听着雨声,借着灯火看着桌上那封从淮沁寄回来的信件,嘴角是止不住的浅笑。  

在她的右手边,放着一个锦盒。  

院落中,师承笔直的站在屋脊上,盯着远处的劫雷,眼中有剑光流转。  

石闲不喜欢听到雷声,所以正一左一右抱着婵儿和明灯,早早的入睡。  

在四苑之外的一处角落,鱼行舟背着一柄灵气四溢的细剑,静静守着此处的安稳,不远处,吕少君手持酒壶,靠在一棵树下歇息。  

琴楼,石婴什么都感觉不到,可因为罕见的大雨,姑娘们都很兴奋,所以已经可以下地走动的石婴正陪着姑娘们打着巧牌。  

她已经有些时日没有回十楼了。  

因为…安宁。  

谁让禅子喜欢翠儿,她可不是没有眼力劲的姑娘。  

淮沁竹林正中,劫雷下虽然禁法,却依旧阻拦不住佛道之争,各种秘法、招数层出不穷。  

虽然安宁和李青莲并未商谈,可两方人马却依旧有着各自的默契,并未想安宁所想的那般而死斗。  

更像是切磋或是赌局,愿赌服输。  

他们都不想输,尤其是道宫,输不起。  

惶惶天威如龙。  

溪流一侧岸边,白日里溅到霞光的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