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0 云意是缥缈(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望着面前这个口口声声说自己领悟了第一重剑典的少年,师承面色平静,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青云剑典是他所创,其中难度没有人比他更加了解,虽说内经篇并未传给李青莲,可正因为如此,单纯从真气运行线路之上想要找到与心意的贴合之处会更加困难,这就对悟性有着极高的要求,所谓第一重可不是按照剑招耍上一遍就算领悟的。  

“先生,我说的是真的。”李青莲看着师承的状态也有些不大对,还以为他不相信自己。  

这怎么行。  

她还指望师承教她更多呢。  

其实一开始时她并未察觉到先生教她的东西有什么特殊,可当真正领悟第一重青云剑意之时,李青莲才明白师承的剑真的很适合她,其中剑理与她本身领悟的剑意有几分相似,是她剑意最好的养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李青莲是第一次如此清楚的明白这一句话的含义。  

不说实力,单就相性来说,师先生比她之前接触过的所有剑修都要高上不止一个档次。  

对于她来说老师并非实力越强越好,而是要合适。  

李青莲想到了那一副画中江南清雨,便觉得她已经有了冠绝千古的师父。  

正如浅姨所言,她需要的是先领悟自身的剑意。  

又想到那些人的眼神。  

想要学剑是单纯的胡闹吗李青莲问自己,得到了一个否定的答案。  

如果说一开始开始因为陷足深闺而对外面的世界有所憧憬,那么自东玄一路走来的见闻便将这一份憧憬压的更加紧实,而在观一卷景画之后她又有了新的憧憬。  

她想知道居士笔下所描述的究竟是什么,是那一纸江南,还是竹林清影,还是说…她那恍惚间的所见。  

也许她真正领悟青莲剑意那一刻一定会明白。  

李青莲握住剑柄,在那一刻,她整个人忽的平静下来。  

院中的空气似乎停止了流动,师承眸子一动,看向那白衣少年。  

李青莲与一开始的剑意轻浮完全不同。  

因为每日不断的挥剑,她已经完全适应这并不趁手的剑,将其变成了手臂的延伸,所以只是握住剑并未有动作,却足以让属于自己的剑心平静下来。  

师承惊讶之余,眼神逐渐认真。  

这李青莲比他想的要优秀许多。  

此时,因为握着剑的人是她,于是以李青莲为中心,一股玄妙的气息覆盖了整个庭院,整片天地伴随着一股奇怪的韵律而波动着。  

仔细去看,这韵律是李青莲平静绵长的呼吸。  

屋内,杜七感觉到了什么,站起身子出了门,依靠在那门框上,打眼瞧着那院中白衣姑娘。  

长剑在意不在形,李青莲却并未脱离师承所传的死招,一招一式稳稳当当的挥洒剑意。  

正如先生所言,想要超脱出规矩,先要走进去。  

“铮——”  

伴随着剑吟,白剑青芒划过空间,留下一道道微色荧光痕迹,如一道剑网将姑娘完全笼罩,密不透风。  

剑吟缥缈,如一抹青云。  

靠在门框上的杜七白色缎带随着庭院中的风缓缓波动。  

她觉得这剑舞十分好看,令人心旷神怡。  

却还缺了一些。  

缺了什么。  

杜七微微眯起眼睛,想了一会,差不多明白了。  

师承感知到李青莲的剑意雏形,感叹着李青莲的天赋。  

涉青云以泛滥兮,远缈如云过山岗,这远远超过了第一重的意境,已是无限接近第二重的剑意。  

待李青莲收了剑,剑气缓缓消散,停在原地胸口微微起伏,小口喘息着。  

显然,以她初步修炼的底子,些许真气还不够催动这第二重青云剑,全凭一股心境撑着,当心境消散后,真气透支的感觉可不好受。  

师承取出一粒丹药交给她,问道:“学了几日了?”  

李青莲吃下丹药,面上多了一抹红韵,随后说道:“回先生,五日了。”  

“好,很好。”师承点头,看着面前这个有几分阴柔的少年,他这般天赋当世罕见,只是可惜他是掌门故人之子,否则说什么他也会想办法将其收为亲传弟子以传自身剑道。  

师承从现在开始终于对李青莲是认真了一些。  

他的剑多是自创,又不是藏私的人。  

“之后,能学到多少就看你个人悟性了。”师承意有所指。  

李青莲一时间没有明白,想了一会,忽然惊喜。  

“谢先生。”  

“嗯。”师承点点头,回头看了一眼那倚在门框之上的青衣姑娘,无奈一笑。  

他觉得自己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提升了许多,李青莲这般天赋如果是来这春风城之前的他知道了,定会震惊许久。  

现在,竟然只是感叹一声后生可畏。  

见过那半妖的稀世体质,见过禅子入青楼,似乎什么事情都不能打乱他的心境了。  

不,有一个人例外。  

杜七歪着头,有些疑惑的对上了先生那怪异的视线。  

师承移开与杜七接触的眼神。  

退一步说,这李青莲天赋虽强,可与杜七相比还要差上许多,同样是领悟,杜七这完全自学而精通医理的难度要远远高于简单的青云剑意。  

更不要说杜七不是修士,身子羸弱,还是一个勾栏中姑娘所教出来的,与李青莲这般法宝无数、出身名门的公子哥无法比拟。  

资源、见识都不再一个档次上。  

这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