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一掌(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文学度)  

火云洞。  

上古三皇五帝,都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之后,进入到这一洞天福地之中,隐世不出。  

这里有着人族最完整的传承,从上古时期到现今,所有的知识和技术,那是一丝一毫都不落。  

此刻,火云洞的空间入口出,上古三皇,也就是天皇伏羲,地皇神农,人皇轩辕并列而立,远远的观望着战场上空,那惊天动地的可怕交锋。  

“此等实力,已经比我等三人还要更强一分了。”  

轩辕感叹道。  

他们三人从境界上来说都是圣人,但和女娲他们是不同的,女娲他们是天道圣人,而他们三个是人道圣人。  

洪荒世界,毫无疑问是一个天道强于人道的世界,因此天道圣人的实力,同样是强于人道圣人。  

所以他们三位虽然是圣人,论战斗力却比不过真正的圣人。  

当然,也仅仅只是比不过那些天道圣人罢了,相比其他的存在,哪怕是远古时期的大能,如镇元子,冥河等,实力也比不上他们。  

孔宣那五色光柱接天连地,看起来无比的恐怖,但是对于上古三皇来说,也就一般。  

只是罗志凝聚出来的那一只大手,实在是可怕,让他们心中都无比的惊叹。  

尤其是伏羲,他看着那一只大手,竖劈下来的动作,总感觉有些熟悉,似乎在哪里见到过。  

神农道:“也不知是阐教和截教的哪两位大能在交锋,只希望他们避着一些人族,免得我人族生灵涂炭啊。”  

昔日神农尝百草,仁心可见。  

见到这种规模的交锋,便不由得想到这种招数之下,几乎没有反抗之力的人,为之感叹。  

轩辕却道:“道祖下令,大劫降临,我们能有什么办法?相比阐教和截教,我人族已经先天立于不败之地,很好了。”  

神农时期,人族团结发展,并没有太多的内部矛盾。  

但是轩辕时期,却有九黎这么一大强敌。他历经无数次战争,早已经见惯了生离死别。  

不是不爱人族,而是此等形势之下,心中感叹,不如早点接受现实。  

道祖下令,大劫要来。  

这两种事情加在一起,就是一种连圣人也无法阻止的大势。  

相比较要分一个高下的阐教和截教,无论谁胜谁负,都必然会成为胜利者的人族,已经是很好了。  

况且,封神大劫之后,将会有无数人族登上天庭,下入地府,成为天地之间的神官,掌管天地权柄。  

虽然这并不是没有代价的——代价就是,从此以后再无人皇,只有天子。  

这个代价不可谓不小,只是道祖命令,不得不从,他们也只能够在这种限制之下,尽可能地为人族争取利益。  

“伏羲前辈,正在交战的这两位,您认识吗?”轩辕问道。  

伏羲摇摇头:“我都多少年没有出过火云洞了,现在蹦出来的强者,我又怎么会认识?不过,那巨掌看起来的确是有点眼熟,只是想不到是谁…”  

西方,大须弥山。  

看着那耀眼的五色光柱,准提道人连忙起身。  

接引问道:“师弟,怎么了?”  

准提道:“之前在大商暗中探访时,我找到了不死凤凰的子嗣,实力极强,只是之前不是时机,所以我就暂时没有理会。如今,正是江西收服的好机会。”  

接引笑道:“好,老师曾言,封神之后,圣人不显。此次大劫过后,我等都要隐匿,不能随意出手,以后西方教发展,还是要看众多弟子。此时多收服一位强者,以后便更好发展一些。”  

准提道:“正是。师兄,我去了。”  

言罢,闪身离去。  

圣人可以纵横洪荒,速度远超为成圣者,不过从西方到东方终究是距离遥远,准提圣人恐怕也需要好几个瞬间才能够到达。  

来到之时,正好看到一只庞然巨掌,竖斩而下。  

准提先是一愣,随即目露凶光,低头向下看去,眨眼之间就在金鸡岭前面的战场上,看到了罗志的身影。  

“你居然还没死!”  

无数年前的巫妖战场之上,伏羲只见过罗志施展几次盘古九斧,准提却和罗志大战半年,看了无数次,因此一眼就认出罗志的招式。  

从而找到了罗志本身的所在。  

天机混乱,又有人道搅入其中,准提道人完全没看出来下面只是一个分身,心中杀机沸腾,暗暗隐在半空不现身。  

无数人关注之下,天空之中那巨大手掌,便如同斧头一般劈砍下来。  

五色光柱接天连地,转化先天五行之力,生生不息,好似化作一方盾牌。  

然而巨掌劈砍之下,携带着恐怖无比,好事要开天辟地的力量,直接将这五色光柱形成的盾牌劈成两半。  

残余的力量泄露下来,都将半空之中的孔宣生生砸到地上。  

一个大坑,就这样被砸了出来。  

孔宣在大坑底部,挣扎着站了起来,一看身上的铠甲,已经碎的不成样子,干脆将其扒下,显露出一身壮硕的肌肉,其上五彩光泽闪耀,化作一片片羽毛。  

“不愧是远古时期的大能,能与你交手,是我孔宣的荣幸。”  

罗志笑道:“交手?这个词等你接下我这一招之后再说吧。”  

孔宣一愣,随即面露惊讶之色,抬头一看,那庞大的手掌仍然劈砍下来。  

这一掌,与他施展出来的五色光柱相交,将五色光柱摧毁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