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0章 洪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十个巨大而又炽热无比的火球,悬挂在天际之上,将无穷的光和热,挥洒向下方的大地。  

哪怕这个世界无穷宽广,也无法承受这时倍的光和热。  

土地开裂,草木枯萎,江河断流,生灵死伤无数。  

一派末日景象。  

这等景象,寻常世界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哪怕是经历了诸多世界的罗志,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也是不由得一愣,看了看天空之中的十颗太阳之后,才打开面板,查看信息。  

欢迎您来到新世界巫妖大劫:终章本世界特殊,开启时间虚幻,没有意义的时间和事情将会直接跳过本世界特殊,不已时间计算,而是以事件计算。你可以在此世界停留到巫妖大劫完全结束,在此期间你的所作所为将会在结算时自动生成主线和支线任务“巫妖大劫?洪荒世界吗?”  

罗志抬头看向天空之中的十颗太阳,瞬间了然。  

我国的各种神话传说数不胜数,但自从洪荒流出现之后,似乎这些神话传说都获得了统一。  

网络上但凡写这些神话传说的,不加入洪荒流的背景,都显得有些异类。  

罗志一路走来,经历了诸多世界,其中不乏宝莲灯,西游记,白蛇传等传统神话传说的世界。  

在这些世界里面,都可以察觉到洪荒流的影响。  

如今,他却是直接来到了洪荒世界。  

“洪荒不记年,难怪要开启时间虚化,直接跳过无意义的时间和事件。”  

罗志心中想到。  

洪荒除了上限极高的力量体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时间。  

动不动就是万年,会元,量劫,哪怕是同样的一件大事,中间所经历的时间,也是不可计量的。  

要是按照洪荒的时间来算,罗志怕是要在这个世界待上成千上万年。  

世界之塔的智能管理者当然不会让这种情况出现。  

时间虚化,算是这种世界的一个补丁吧。  

洪荒世界,开始于无边的混沌。  

传说在混沌之中,有三千先天魔神诞生而出,其中有一位,便是盘古。  

他在混沌之中,寻找到了自己的道,想要开辟出一个世界。但是,三千魔神都不允许,纷纷前来阻止盘古。  

双方大战了不知道多少年,盘古将三千魔神几乎都斩杀了,便干脆用他们的尸体作为基础,于混沌之中,开辟出了一方世界。  

刚刚诞生的世界脆弱无比,盘古便脚踩地,手撑天,如此又不知道过了多少年,世界终于稳定下来,盘古却也力竭而死,身躯化作整个洪荒世界。  

世界初生,混沌之气弥漫,其中孕育出来了凶兽,虽然是生命,但却没有智慧只知道厮杀。  

直到后来,混沌之气消失,凶兽灭绝,才开始诞生出有智慧的生命。  

在此期间,也有未死的先天魔神,进入到洪荒世界之中,潜伏修行。如鸿钧,扬眉,时辰,罗睺等。  

又过了不知多少年,洪荒大地渐渐热闹起来,无数种族孕育而出,其中最强横的,却是龙凤麒麟三族。三族都有统治整个洪荒的野心,相互碰撞之余,也在不断的招收手下,扩大势力。  

在此期间,也有各种先天神圣,孕育诞生。如昆仑山之中的三清,不周山下的伏羲女娲,血海之中冥河,太阳上的帝俊和东皇太一,北海鲲鹏等。  

这些未来的神圣大能此时刚刚诞生,实力弱小,再加上洪荒大地上三族肆虐,使得他们都不敢出门,都尽量待在家里。  

多年之后,三族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爆发大战,席卷整个洪荒世界。  

这就是洪荒第一大劫:龙汉初劫!  

大劫最终,三族都死伤惨重,反而被先天魔神罗睺捡了一个便宜,罗睺趁此机会在西方建立魔教,发展极其迅速,很快就超越了三族,大有统治洪荒的架势。  

鸿钧,扬眉,时辰等一众先天魔神站了出来,和罗睺大战。  

这一战极其惨烈,直接将西方打成了废土,罗睺身死。鸿钧等先天魔神,也只剩下扬眉,鸿钧存活。  

战后,两位先天魔神凭借这一战获得的气运和功德成圣。但是,两人成圣的区别很大。  

扬眉本身底蕴深厚,气运和功德只能说推了他一把。而鸿钧,却底蕴稍浅,能够成圣,全靠这些气运和功德。  

所以,扬眉可以逍遥自在的前往混沌之外,而鸿钧却只能留在洪荒世界之中,做天道代言人。  

成圣之后,鸿钧在紫霄宫讲道,天地之中但凡有点见识,有点本领的人都去了,共计约三千左右,其中三清,女娲被鸿钧收为弟子,来自西方的接引,准提被收为记名弟子。  

因为鸿钧讲道,再加上历经三族大战,仙魔大战,天地万族都需要休养生息,洪荒世界久违的平静了下来。  

在此期间,巫族渐渐的发展出规模。  

盘古死去之后,心脏化为祖巫殿,其中还有十二滴精血,化作十二祖巫。更有剩余的普通鲜血,孕育出众多的大巫,普通巫族。  

巫族个个长得奇形怪状,但统一特点就是力大无穷,身躯坚硬,其中有天赋者,更具备天生神通。  

巫族没有元神,不修仙法,无法从天地之中获取力量,想要变强,只有吃。  

吃天才地宝,吃万物生灵,以此蕴养自己的肉身。  

太阳星上,孕育出来两只三足金乌,一只名为帝俊,一只名为东皇太一,两人都有着巨大的野心,他们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