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四十七章 离去(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凌老鬼派人来找我?他的那几位弟子不都是结丹期吗,什么时候收了一个筑基期的弟子?”  

万法门一处隐蔽的秘殿中,一个身材皂袍的男子将一团火光摄到手中,知晓火光中的内容后喃喃自语道。  

此男子相貌俊美,脸庞中不断的有荧光在闪烁,手里还拿着一把纸扇,看上去还挺沉。  

“也罢,先去看一眼,晾也没有小辈敢骗我。”俊美男子身影一闪,化为一阵清风消失的踪影。  

“韩兄稍等片刻,掌门师兄已去传讯,老祖应该马上就到。”谢琳走进偏殿后笑了笑然后说道。  

韩玉听后点了点头,本以为此事还会掀起一些波澜,没想到会如此的顺利。  

不过一派的元婴老祖这么简单就答应和他见面,他韩玉的面子啥时候有这么大了?  

“谢仙子是怎么说的?”韩玉总感觉这件事办的过于顺利,让他的心头隐约有些不踏实,这才刨根问底。  

“我肯定是如实禀告。你是凌老祖的弟子,肯定是凌老祖让你来与长老商量的吧。”谢琳眉头一紧,但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  

韩玉听到这话脸色突变,他怎么没发现谢琳的嘴那么碎呢!  

他和付姓男子说他是凌老祖的弟子,只是想扯个虎皮来防身。一个结丹见到元婴的机会是难得的,再说见面也不会说起这件事。  

人家元婴老祖收什么徒弟又与你何干?  

但告知同样是元婴的万法门长老就不同了!  

同为元婴,接触的机会肯定很多,要是哪天顺嘴问起这件事韩玉想着想着额头上就滴起了冷汗,心里不断的在想如何去应对此事。  

他心里正想着,忽然偏殿中一阵白光流转,一个人影逐渐凝实。  

“拜见圭老祖!”谢琳一见一楞,赶忙跪倒在地大礼参拜。  

万法门每隔十年都会举办一次门内大典,这位元婴大长老偶尔也会去参加。谢琳在三十年前曾有幸见过老祖的真容,赶紧拜倒在地。  

“你是谢隼的孙女吧?”男子看了谢琳一眼,随后笑着说道。  

谢琳真没想到一个元婴老祖还曾注意过她,赶忙听了点头,神色只见有些激动,一时间也不知说什么好。  

“小友就是韩玉吧?”男子又微笑的转过头来。  

这就这一眼让韩立浑身冰凉,心中难受之极,仿佛所有暗藏的秘密都被看穿,不禁心中大变。  

“筑基后期,提前修成了无韵道体,说明他进阶圆满再无瓶颈。体内隐约有宝光泄露,看来是一件品阶不低的法宝。还有飞剑,看来凌老鬼对这小子还真不错,这两把飞剑品质都很好,这小子有幸结成金丹就可转变为法宝”  

“就是这相貌,怎么比凌老鬼还丑陋不过我等修道之人不必计较这么多,是可以考虑联姻了。”男子看韩玉后,眼中露出了赞赏之色。  

在前一阵子谢老头来找过他一趟,说请他帮忙去找凌老鬼去提一门亲。  

前线的情况现在是焦头烂额,诸宗已经商量好了,狠狠重创眼前的五宗一次之后就带着门中的秘藏后退,重回蛮荒。  

这样一来诸宗的联姻就很有必要了,也学着正魔两道将优秀的弟子联姻,用来稳固关系。  

他现在也有些相信眼前的这小子是凌老鬼暗收的弟子,小小年纪就有筑基后期,只要不陨落成就结丹的希望还是挺大的。  

他的心中这桩婚事心中已是默许,等大战后去找老鬼提上一嘴,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  

韩玉看这元婴老祖含笑着看着他,心里也不禁有些发毛。  

不会是看上自己什么东西了吧?  

“恩,小辈实力不错,勉强能入眼。”过了片刻之后,男子淡淡的说道。  

韩玉一听这话,更是满头的雾水。  

他现在虽进阶后期,在筑基期的修士中就算面对那些天之骄子也能勉强逃脱,但若要说入您元婴的眼,就真有些夸张了。  

韩玉也尝试着用神念去感知他到底是什么层次的元婴修士,但从他的身上却感觉不到有丝毫灵力的存在,让他看不出深浅。  

韩玉虽然心中满是不解,但嘴里却恭敬之极的忙回答道。  

“晚辈的这点实力根本不入流,前辈谬赞了。”韩玉赶忙谦虚道。  

男子听韩玉如此一说,淡淡一笑,却没多说什么。  

韩玉见用询问的目光看着自己,于是轻声说道:“晚辈在万法秘殿中见过五行祖师,他有一物让晚辈交予您。”  

男子本来是含笑相对,但听到五行祖师脸色剧变。  

“你先出去吧,我与韩小友有话要说。”男子将这点小事暂且抛到一旁,面色凝重的说道。  

“是!”谢琳心中有点迷惑,五行祖师不是早就死了吗,难道还在万法秘殿中?  

还是不对!  

万法秘殿她也进去过一趟,得到了一道术法也去了试炼,但空荡荡的大殿中却没见到半个人影。  

谢琳忽然想起韩玉在万法秘殿中足足呆了百余日,难道和进入的时间有关联?  

她觉得自己的脑中有点乱,不过也不想去寻根问底,赶忙退了出去。  

等谢琳离开,男子随手一挥,殿中的大门关上。  

韩玉早就将那东西拿了出来捧在了心中,硬着头皮说道:“五行前辈让晚辈将此物交予您,说您一看便知!”  

男子将东西摄到手中,把玩了片刻随后说道:“你将殿中的事给我详细说一遍吧。”  

韩玉不敢怠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