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山药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实际上,这是夏言回归主乐园,第一次当众烹调《宝山飞龙锅》,当然了与半月前在「异世界食堂」外出探险时的版本对比,今日今时的,可以说是极尽更新和完善后的版本。  

那么,更新在哪,又完善了什么环节呢?  

首先。  

肯定就是食材了。  

要知道,当初冒险途中的心血来潮野炊菜品,除了炊具、基础调味料和捏制丸子的面粉淀粉之外,其余食材几乎全都来自异世界。  

而在当下呢,食戟世界,远月校园内,夏言当然不可能凭空招招手,就搬出一大堆陌生且怪异的食材。  

一种全新的,此前从没被成功调理过的‘异化食材’,已经足够引起热议的了。  

如果是一大堆,干脆也不必解释了。  

仗着与远月总帅关系不错,或许不会被官方抓去研究什么的,但面对远月一群人的追根究底,谁顶得住啊。  

况且,完善版本的《宝山飞龙锅》,除了「精灵蘑菇」,其余异界食材,夏言也通通抛弃不用了。  

这就非常有意思了。  

原理么,与‘松露’的用法一致。  

松露被称为食材中的王者,众食材都应该屈从于它。  

跟那些具有强烈口感、味道的食材,混合烹煮的话,松露的高雅‘气味’会一下子跌落泥坑之底,而这将是一种极大的损耗和浪费!  

冒险归来,在后半段宅店的研究中,夏言发现了,「精灵蘑菇」就堪称山珍中的王者。  

用店里的普通食材,与用异世界野生的食材,哪怕是一模一样、一成不变的复刻工序,同时完成《宝山飞龙锅》这道菜,完成度上,至少存在10的差异!  

因此。  

后续的完善、改良版本证明,是与众多异世界山珍混煮的过程中,「精灵蘑菇」的风味被掩盖了,王冠蒙尘,不再那么耀眼。  

这个研究结果,夏言还没来得及告诉女精灵美食家法尔达尼雅,为期15天的旅行,就戛然而止。  

他已经可以想象到,下一次重启「异世界食堂」的旅行,与法尔达尼雅探讨相关问题,并直言不讳的,指出精灵们历来的传统食用方法,有大问题,女精灵美食家会如何气愤反驳、不敢相信的。  

“事实上的菜品,会证明我这样使用「精灵蘑菇」,完全正确!”  

夏言暗想。  

旋即,他迈步,走向存放生鲜的透明玻璃柜前。  

这里海产众多,有仍鲜活的,也有急速冷冻在泡沫箱的。  

扫一眼过去,夏言再一次感叹异界和现代都市世界,食材资源的画风,真就不是一个频道的!  

异世界由于运输、保存条件的匮乏,别说底层的民众了,哪怕在城市的中上层区域,海鲜都算是昂贵的美味大餐。  

当然,对于‘大贤者’、‘海军上将’和‘红龙女士’这一类,某种意义上已经是规则的化身或者经典代表而言,时间、空间的距离,往往会很模糊,海鲜又算得了什么,深藏海底只在海沟中活动的巨大海怪,他们都能拖上岸带到猫屋的——只要夏言放出话并声明我能用某某海怪烹调出绝世珍馐。  

“追求原版复刻画风,应该选用‘海虾’!‘大虾’!”  

心中这样想,夏言的手脚却不太听话。  

他偏离堆放鲜虾的泡沫箱,从另一个堆满冰块的箱子,抓起了一只‘章鱼’。  

拿在手上,滑不溜秋的。  

夏言自己都吐槽得厉害:“为什么又是触手怪食材?”  

异世界的冒险野炊版本,是用野猪肉,做猪肉丸。  

刘昴星的原版么,是虾丸,强调鲜味。  

而‘丸子’,又恰恰是《宝山飞龙锅》中,殊为关键的环节,可以说是整篇食谱的灵魂构架中,唯二的部分。  

另一部分,自然是「精灵蘑菇」。  

毫无疑问。  

用了触手怪食材,食谱画风又要不对劲了!  

“太正常了,反而不应该!”  

于是抱着在下本就是一个黑暗风主厨的念头,夏言大大方方的,手抓大章鱼,回到厨房,并着手解剖章鱼。  

由于前段时间,因为《刺身九重阶》的勤学苦练,对‘大王乌贼’一而再的处理,可谓一事通百事通,夏言如今称得上是宰杀触手类食材的好手了。  

将章鱼的嫩肉,干干净净、完完整整的切割出来。  

只取‘触手’,切成一段一段的。  

然后,丢进热水中,焯水再捞起控水。  

到这,烹调画风又是一变。  

只见夏言取了一个挺大的透明调理碗,放进去不少的低筋面粉,鸡蛋啪啪不知打碎了多少个。  

还有一些切得细碎的蔬果。  

眼看一大碗的「面糊」,在夏言的翻搅之中,逐渐成形。  

围在开放厨房附近的众人,也都醒神。  

“面糊,章鱼肉…”堂岛银面色怪异得很,显然内心有所推测,却不太敢口吐真相。  

“就是那个、那个东西吧!”  

四宫小次郎目光闪烁。  

“章鱼小丸子!”汐见润小声地说。  

这时,有人呵了一声。  

才波城一郎手插在裤袋里,直摇头道:“这不可能是章鱼小丸子。”  

“首先,面粉的使用量就很不正常,制作章鱼小丸子所用的「面糊」,不可能这么黏稠的!”  

像是为了验证才波城一郎的说法。  

夏言把沥干水分的章鱼触手段块,悉数投放至调理盆,和「面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