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4节 各有各路(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众人和天涯一番长谈,终于明白了前因后果。  

孙思邈利用昆仑开创了复制世界,又因此生悟,想要整合两个世界。  

世人自生到死,就是处于不停的分裂中,不但体内细胞在分裂,精神同样在分裂。  

根据现代最新科研数据表明,世界中有超过十亿的人患有精神疾病。其实不然,世上基本每个人都会有精神困扰。  

按照血压标准的不同,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会不同,按照精神恶化的程度,精神病的数量自然也会大幅变化。  

只是有些人还能压制住精神分裂产生的反噬,看起来像是健康人,但精神分裂产生的违和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抑郁、失眠、焦虑等…  

孙思邈不但发前人不敢想,他的所为甚至让后人都是叹为观止,他要将精神分裂的人重新合一!  

在修行中,这是必须的操作!  

一个言行不一的人谈修行证得,绝对是滑天下之大稽。而言行合一,才能助身心合一,身心合一,才能让精神合一,之后才有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可能。  

不然道为一,你一味的在分裂,南辕北辙如何合道?  

对修行而言,这都是极为艰难的操作,孙思邈却更上一层,他希望借助先悟带后悟的方法,利用复制世界的优秀,合并本源世界的混乱,助所有人合一。  

这绝对是菩萨心肠。  

神农曾言——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但他的意指还是救助那些因为三香而变异的世人,孙思邈却是要拯救整个世界。  

世界因他分,再因他合,却会变得更加的出色。  

萧布衣、裴茗翠等人都是有卓越认知的人,赞同孙思邈的想法,而且付诸行动,但他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由裴茗翠合一形成的天子基变成了吞人之地。  

大梁国显然有无数俊彦参与这次实验,可均被天子基吞下,却无结局!  

这个结果谁都难以承受,哪怕是孙思邈和萧布衣!  

因此孙思邈决定自身合一来破解这个难题,投入了天子基,然后再无消息。  

众人见到沉约的总结,唏嘘中面面相觑,暗想若真如此,此事如何了结?  

沉约沉吟道,“但孙思邈肯定留言,他若无法破解此间秘密,那就要暂停这个实验。以孙思邈之能都无法破解的秘密,旁人再入,不过负薪救火。因此…你在孙思邈进入这空间后,封锁了此间。直到今日,你才将此间再度展现到我等的面前?!”  

天涯轻声叹息,“很好,你将一切想的清楚明白。”  

“你在和我们商议。”沉约又道。  

天涯缓声道,“是的,我在和你们商议。”  

二人说的如同废话,水轻梦却明白道,“天涯,你受孙思邈影响,认为孙思邈所为无差,这才将前因后果说的详细清楚。你需要我们帮手,但你不会勉强我们帮手!”  

众人恍然,完颜希尹立即道,“若是可以,不才倒可亲身试探。就是不知…大梁国那里,有没有我完颜希尹。”  

他总算智慧过人,知道实验体必须两个世界都有一个才行。  

天涯缓声道,“你们均有!但那三人,却非你们如今的名号。”  

沉约喃喃道,“是了,大梁国创建,因缘和合,他们三人同样会存在,只是走的却是另外不同的人生。你希望我如孙思邈一样,继续控制这个实验,而你助他们洗尘,就是希望他们能以更出色的状体参与进来。”  

天涯默然,沉约显然说中了它的意图。  

完颜娄室以为沉约怀疑什么,反倒笑道,“我是自愿加入。”  

沉约摇头道,“你们暂时不用加入。”  

众人愕然,聂山扬声道,“沉先生,我等此番受你和天涯、水姑娘的点化,可说三生幸事,若可回报,我等赴汤蹈火、义不容辞。”  

沉约缓声道,“如论情义,虬髯客、萧布衣、裴茗翠他们都是重情重义之人。”  

聂山微有脸红。  

沉约随即道,“我不是说你不如他们,其实真心无别,真情无差,孩童敬慕父母之情本无差别,只是有了世俗,才有轻重。”  

水轻梦眸光闪动,“你的意思是…重情重义,才是如今问题的关键所在?”  

众人愕然。  

完颜希尹不由道,“我倒难认同水姑娘的看法。若这世间没有了情义,那还有何存在的意义呢?”  

沉约沉吟道,“水轻梦说的并非你们想的那样。有情就有不舍,不舍就会纠结…这本是修行的难关。”  

轻吁一口气,沉约毅然道:“我可入天子基一探究竟。”  

众人均是失色,聂山更是道,“万万不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我等虽知先生的大无畏,可先生实乃我等首脑人物,你若陷身其中,我等还有什么希望?”  

哪怕天涯都道,“聂山说的不差,因此孙思邈才最后选择入内。那时候孙思邈,着实是我见过的最坚毅不拔的人物。”它显然是在提醒沉约决定的危险。  

沉约笑道,“身有如一行,心有一灯明,你等身合心,念坚心又明,何须什么首脑人物?”  

聂山默然,只感觉沉约所言极是,但又有不舍之感,突然想到——当年佛陀圆寂涅槃示现众生生何欢、死何苦,同样有弟子痛哭流涕,却不知不舍为不悟,真悟之人见到佛陀证得圆满,何悲之有?  

一念及此,聂山反倒隐约明白沉约方才所言之意——修行的难关在于不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