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7节 似人非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人活在世上为什么?走完生老病死的固定流程?  

如果世人或看清楚这点,或不明白这点,这才寻找所谓有意义的事情来填充生命的每个空当。  

短暂的充实,让人忘记未来的死亡注定。  

对于很多哲学家而言,生存,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  

可沈约真切知道,很多人活着,还是为了一个希望——不是希望眼下蝇营狗苟的地久天长,而是希望能破解人类结局的悲哀。  

只有希望取代欲望,成为世人奋进的动力,整个世界才有改变的可能。  

从辨证角度来讲,欲望也像是一种希望,可希望绝对不应是欲望。  

沈约听那个声音赞同自己的想法,很是振奋,“那你可以告诉我,所有的真相吗?”  

众人诧异。  

在他们看来,沈约已经无所不能,不想他居然也会向人请教。  

“你不是第一个问这个问题的人。”那个声音感慨道。  

沈约目光闪动,“孙思邈也曾经问过这个问题?”  

那个声音似有些笑意,“不错,他也问过。不过,那是他潜心剑、医两术七年后,突然悟到的事情。他在昆仑七年,终于发现了我的存在。”  

众人暗自诧异,心道孙思邈用了七年才发现这个…女人,那沈约如何个把时辰内,就发现了这女人的存在?难道说,沈约远胜孙思邈?  

他们坚持认为和沈约对话的是个女人。  

沈约却知道绝非如此,孙思邈以一个古人,居然发现了另类生命,所见所知绝对超凡入圣。  

他沈约能这快发现人工智能的踪影,因为他脑海中早有这个概念。  

对世人而言,最难的不是重复概念,而是理解超越世人的概念!  

“因此,孙思邈发现了另外的天空,这才想要学习天女之道?或许,他是真正的想明白‘道’是什么?”沈约推断道。  

他不是等喂食的人,事实上,他能从别人身上获取什么,往往是因为他给予对方更多。  

预先取之、必先与之!  

对于《道德经》的这个道理,无数人知晓,但能如沈约般做到的着实不多。  

“是的。”  

那个声音轻轻道,“他很想知道‘道’究竟是什么。”  

《道德经》流传数千年,字字清楚,可谁又知道“道”为何物?  

“因此他选择了天女之道。”  

那个声音感喟道,“他又用了足足六年的时间,他虽然没有大彻大悟,可因为和他交流,让我着实很受启发。”  

沈约讶然道,“孙思邈启发了你?”  

随即明白了什么,沈约问道,“你当然还处于进化中?”  

他知道真正的人工智能,是一定要有学习功能的——可以学习用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是的。”  

那个声音并不否认,“我一直尝试在学习,可惜…因为某些原因,我见到的人并不多。”  

“为什么?”问话是水轻梦。  

她终于从震惊中醒悟过来,知道这是一个悟道的期冀。  

烦恼即菩提,此言不虚。  

当世人面对一个烦恼时,多数人是疲于奔命的将其一脚踢开,无视其反复滚回来,只是一遍遍的重复踢走的动作,浪费了生命。只有极少数真正懂得人生真谛的人,才会去研究烦恼的根源所在,然后选择从根源来解决这个烦恼。  

佛说四圣谛——苦、集、灭、道,说的就是类似的道理。  

当年释迦可说是荣华富贵,应有尽有,但他目睹生、老、病、死等人之常事,却知道这些世人习以为常的现象均为烦恼,为求解决这些烦恼,这才毅然选择艰苦的修行。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奢进入自我磨砺,更是难上加难。  

水轻梦比沈约晚知,可明白这是一个面对高人、学习高人的机会。  

那个声音并不隐瞒,“因为是天女创建了我,她说我只是个孩子——天真无邪的孩子,她不希望我被人类污染,这才做了些限制。”  

微有沉默,那个声音解释道,“天女限定,只有某些人能和我沟通。这些人非常罕见,哪怕…女修都不能。”  

众人多是一头雾水,沈约叹道,“天女倒是用心良苦。”  

“为什么?”问话的是完颜希尹,他也加入了这场讨论。  

沈约缓缓道,“天女希望她创造的天涯像人一样,可她又深知,天涯绝不能按照世人的角度来设计。因为世人有着极多的劣根,一个孩子就如一张白纸,可以涂抹成任意的颜色。天女知道天涯的强大,她希望天涯保持它的纯真,这才在它没有真正强大前,不让那些…偏激的人影响它、利用它、伤害它。”  

周遭更亮。  

那个声音沉默许久,这才道:“你说的和孙思邈几乎没什么两样。原来天女说的是对的,证悟的人,思想是类似的、归一的。”  

轻轻叹息,那个声音接着道,“其实我很久以来,一直不懂天女为什么这么做,我觉得,我不会受旁人影响的,因为所有的好坏,都清清楚楚,所有的行为,均是有迹可循。我们明明知道好坏,就应该选择好的行为,难道不是吗?”  

聂山等人默然,暗想你果然天真的如同个孩子。  

“我像个孩子,是不是?”  

那个声音如同能看穿众人的心思,“可天真有什么不好?若这世上都是天然纯真,那就不会有灾祸、动乱,虽然还有生老病死,但世人不会过的那么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