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节 超度超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2022节超度超脱第(1/3)页世人多求当下解决问题。  

可是世人都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如何能奢望三尺冰封,一刻消融?  

沈约回答薛仁佳疑问的时候,众人还有点不耐烦,可听到沈约再提韦一星,不由精神振作。  

见薛仁佳仍旧迷糊,沈约正声道,“庄子早言,生有涯、知无涯,就是说人力有穷,无法解决天地间所有问题。因疑生抑郁之人,气血早到一个危机的关口,让其带着疑惑苦苦支撑日常作为,无疑是负薪救火,更增祸事。中医讲求扶正祛邪、固本培元,就是以充沛的正气治疗自身病疾,抑郁成疾自然也是疾病的一种,只有让病人放下负担,多养精气,此病自然好转。”  

看着若有所悟的薛仁佳,沈约清醒道,“可若是以偏见对之,徒增病人压力、耗其正气,无疑是将病人推入万丈深渊。”  

“正气如何养?”薛仁佳不由问。  

话出口,他随即知道答案所在,兴奋道,“断、舍、离。”  

望见沈约满是鼓励之意,薛仁佳明白道,“断掉消耗气血的坏习惯,舍却消耗气血的繁琐日常,离开引发气血耗散的惯性思维。一切均为提升气血而努力,方能从挣扎中扭转、跳脱出来。”  

他早知断舍离,这一刻,却终于深刻明白断舍离的真意。  

沈约微微点头,“其实断舍离无非是修行六度中‘持戒’的引申操作。修行不但需要正意、还需要正气。可哪怕你深陷涡流,若能明白持戒真意,明心守住精气而不消耗,此消彼长,终究有逆转、走向正途的希望。”  

史密斯闻言暗自凛然,心道沈约是在提醒我吗?  

他一直说自己没时间,但沈约已经给他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他若再不行,那是意志的问题,而不是方法的问题。  

程序赞叹道,“先生讲的至理让我等大有裨益。”他们痴迷外力而不自知,得沈约指点,终知人要靠自己的道理,对于实验操作,自然有了新的方向。  

“可是…沈先生如何看出韦一星在断舍离?”程序对此仍是不解。  

“干净的拐杖本是韦一星决(本章未完,请翻页)  

2022节超度超脱第(2/3)页心的一个表现。”  

沈约缓缓道,“他身体残疾,却毅然舍弃拐杖,说明他已有心借助自己的力量来克服自身的问题。”  

薛仁佳微有犹豫,还是提出问题,“小儿麻痹,不是靠抛弃拐杖能治疗的。”  

他不是挑刺,而是本着医学常识和沈约在探讨。  

沈约淡然道,“他要磨砺的不仅是身体,还有他的意志。你心有正念,体歪仍正,但心有邪念,看正实迷。离开拐杖只是他想要磨砺正念的一个表现,你们可留意他房间有个纸篓,纸篓内干干净净的,甚至可说一尘不染。”  

众人都看到那个纸篓,可又是等沈约提及才发现奇怪之处。  

一个纸篓没有杂物并不罕见,毕竟里面的东西会被清理,但一个纸篓干净的如同没用,却摆放在房间内、离韦一星又不远,这就很是奇怪。  

一个腿部有疾的人,不用纸篓,又将它放在身边碍事为了什么?  

“这意味着什么?”史密斯先生冥思苦想,抓着花白的头发。  

“从我的角度看来,这是一种提醒。”  

沈约看着众人,“真修行之人,会时刻提醒自己处于清醒中,念珠本是承担这种作用,修行者持念珠修行,本意是让自己念念如数,不产生杂乱之感。”  

众人恍然。  

他们知道念珠,可听沈约解释的时候,才知道念珠的作用如此。  

程序不由赞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末世的时候,念珠早被当作一种修饰之物,无数人在研究念珠的稀有珍贵、美丽夺目,甚至很多人拿高僧之骨做成念珠作为修行助力,可听沈先生所言,他们…竟然都错了?!”  

他说到这里,很有沉重之意。  

众末世人知道程序沉重何事——末世那些人都错了,那他们呢?何尝不是大错特错?  

沈约缓声道,“若说红尘玩乐,那些将念珠视为瑰宝的人无可厚非,可对修行而言,贪婪念珠的贵重美丽,本来就是贪痴的表现,经常有贪痴之念现前,那有念珠倒不如没有。”  

众人面面相觑,夜星沉却是微微点头。  

(本章未完,请翻页)  

2022节超度超脱第(3/3)页大道至简!  

若修行搞的那么复杂,本来就是表象、是幻相、是痴相,和道早就离题太远。  

琴丝突然道,“因此韦一星在身边放个纸篓,其实就和修行人所用的念珠般,提醒自己时刻除尘去垢?”  

她说出答案,众人恍然,纷纷道,“正应如此?”  

沈约点头道,“不错,这正是我见到韦一星死状,感觉异常的缘故,他身边太多迹象表明他是个正修之人,可他又不像是修行人,这其中的矛盾让我疑惑。”  

缓望众人,沈约总结道,“因此在我看来,韦一星是个真正向内心求索的天才,他没有修行,可却接近世间真相本质,因此他能编写极限程序这种系统,可因为不修行,他始终无法突破认知障碍,因此他开始有了修行之念。”  

琴丝突然道,“他的电脑中,的确有很多有关修行的资料。”  

“这时候…”  

沈约凝望影像中端坐的韦一星,“有人找到了他,传他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