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节 禅机(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每个人都有幡然醒悟的那一刻,遗憾的是,那一刻不过是一刻。  

佛陀让你修行,就是希望你能将那一刻的清醒无限的延展。  

沈约看着赵佶的哀恸,相信赵佶这一刻是真心的。  

但这一刻能延续多久,沈约不能确定,无人能够确定,哪怕释迦亦是不能,不然也不会有无常的概念产生。  

赛月见父亲少有的动情,不由落泪道,“爹…”  

无论如何,这都是她的亲人。  

哀其不幸,却也怒其不争!  

“如今。沈先生给朕争取了这个机会,朕如何能一死了断?”  

赵佶长吁一口气道,“朕一定要做个补救,补救从除恶开始,但能做到何种程度,朕心中没底,是以才请沈先生帮手。”  

就在这时,轩外有郑公公入内,跪倒道,“圣上,张天师请见。”  

赵佶见郑公公入内,本有不耐,因为他一定要敲定眼下的日子会能让他可以安心改过,若是明日重回迷宫,对他而言,那绝对是天大的灾难。  

可听张天师请见,赵佶还是微舒眉头,对沈约道:“沈先生,这个张天师很有灵异,是朕招他入宫,倒可和先生见见。”  

沈约见赵佶说的有些遮掩,暗想你这是找道人和我共同解决穿越的问题吗?不过他终究早对张继先有些预见,也很想见见此人。  

见沈约点头,赵佶立即道,“请张天师入内。”  

片刻后,一道人随郑公公入内,对赵佶稽首为礼,“贫道见过圣上。”  

那道人青衣羽冠,看起来过了而立之年,赫然就是沈约通过因缘石见到的那个道人。  

当初沈约不过匆匆一眼,却对这道人印象极为深刻,如今再次目睹,见那道人周身简便,可说无一分赘物,头正顶平,肩沉坠肘,举止神色从容,暗想这是个有修为的道人。  

为道日损!  

一个真正的修道之人,正常而言,都是减之又减。  

头正顶平、沉肩坠肘的真正目的是拉直脊柱,让周身气脉保持通畅。  

身不畅,精气不通,神又安在?  

沈约不是道人,却对佛道的修炼法门了解的极为深刻,实则是因为他知道修炼的根本目标,而不是像世人般,迷惑于外在的形式。  

赵佶点头道,“道长不必多礼。劳烦道长百忙之中进宫,朕实在是有要事相商。沈先生,这就是张继先天师。”  

张继先向沈约望来,颔首微笑道,“贫道和先生有过一面之缘,今日再见,实乃幸事。”  

赵佶微有讶异,“张天师见过沈先生?朕怎么从未听说?”  

张继先解释道,“贫道是在沈先生开启因缘石时,和沈先生隔着十数里见了一面。”  

他这么说,如果是放在现代,那一定是个假大师了。  

赵佶眉头微跳,“因缘石?沈先生何时…又开启的因缘石?”  

沈约见到赵佶的疑惧,解释道,“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到了京城,昨日我和他们夫妇偶遇,再拿因缘石一观。”  

微微一笑,沈约又道,“他们是受蔡京所命来到汴京,想必不久后,这因缘石就会通过蔡京到了圣上的手上。”  

这是个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沈约说出后,赵佶略有尴尬,“朕当初…当初…”  

赵佶想说当初并不知情,可见张继先在场,终究还是隐瞒此事,蓦地想到什么,“黄庭经,九霄环佩,还有清明上河图…都在宫中…”  

一切变数来自琴画书棋,赵佶对此自然不敢怠慢。  

蓦地想到什么,赵佶失声道,“对了,张择端!”看向郑公公,赵佶急声道,“张择端呢?”  

郑公公略有不安,“启禀圣上,待诏米有仁早奉圣命找过张择端,但此人似乎离开了京城。”  

赵佶怒道,“为何不和朕说?”  

郑公公惶恐。  

沈约一旁道,“非郑公公的缘故,只怕张择端有心离开。”  

郑公公感激的看了沈约一眼。  

见沈约这么说,赵佶不再恼怒,吩咐道,“多派人手找寻张择端,尽量带回宫中。”随即补充一句,“客气一些。”  

郑公公惶惶退下。  

赵佶看向沈约,沉声道:“朕知沈先生大才,希望能聚齐那些东西,让先生更好的谋划。”  

沈约暗想赵佶为了避免重回噩梦,倒是竭尽全力。  

“先生从因缘石上又发现了什么?”赵佶热切的问了句。  

沈约摇摇头,看向张继先道,“张天师又是如何知道我开启的是因缘石!”  

这是一个细节,沈约却绝没有错过!  

因缘石经赵明诚夫妇收集、经蔡京还未落到赵佶的手上,那张继先在哪个时间点看到的因缘石很值得寻思。  

张继先波澜不惊的笑笑,“贫道若说是前世见过,先生可信?”  

众人闻言神色各异。  

如今的众人,对前世都有不同的理解。  

当你局限于线性,自然觉得前世是按照时间来划分的,可若去除了线性的桎梏呢?  

沈约看着镇静自若的张继先,蓦地发现这人不但有修为,还极为神秘。  

神秘源自此人的经历!  

“我是否相信道长所言,对道长而言,很重要吗?”沈约回了一句。  

证悟在心,不能因攀援而混乱。  

很多时候,要证悟明心,绝非是斩断尘缘可以做到。  

绝情无法证道!就和磨砖无法成镜般。  

不然心经也不会明言——菩提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