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九幽城(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紧迫性,让许墨辰不禁有点焦躁。  

和他一起的唐德润自然感觉到了,但他也没有办法劝解。  

两人只能咬牙继续前进。  

到了第二十八天的时候,这才看到的景色的变化。  

远处的地方,隐约冒起冲突的金光。  

那金光,是佛修界特有的佛光。  

佛光能够抵御黑雾,那么大的规模,应该就是目的地「九幽城」了。  

「陛下,」唐德润提议,「看那样子,城池规模应该不小。  

附近的黑雾也更加浓厚,不知道有没有守卫,先让微臣查探一二。」  

许墨辰摇头:「我们只有两人,力量更是要集中起来。  

放心吧,朕已经查探过了,周围并没有守卫。」  

这还是得益于五力闻谛。  

唐德润心中大为惊讶,皇帝是怎么查探的,明明和自己一起到的啊。  

有些秘密,许墨辰自然是不会说的。  

皇帝这么说,唐德润也只好跟在他后面,两人逐渐靠近了九幽城。  

果然如许墨辰说的,周围没有任何守卫。  

这也很简单,九幽之地到处都是侵蚀人的黑雾,舍利佛光数量有限,一般的修仙者当然不会在外面闲逛。  

靠近之后,两人这才发现,九幽城的话,不是建在地面上。  

而是地面挖了一个巨大无比的深坑,有点像漏斗。  

这深坑是圆形的,环绕的地方,有一尊尊佛像。  

佛像当然是假的,但每一尊佛像的眉心,都泛着耀眼的金光。  

那是舍利佛光,许墨辰默默算了一下,密密麻麻绕着深坑下去,佛像恐怕有几千上万尊。  

如此之多的舍利,放在一起,形成强大的佛光,抵挡住外界九幽之地黑雾的侵袭。  

果然,十方世界没有不能生存的地方,只有不想办法的弱者。  

但这个架势,也意味着许墨辰两人,很难偷偷潜入。  

「陛下,」唐德润琢磨着,「微臣可以来个引蛇出洞。」  

他准备以自己为诱饵,吸引里面修仙者的注意力。  

这其实是很好的办法,只是许墨辰有点犹豫。  

九幽之地,唐德润没有舍利佛光加持,神识不能用,对手中如果有会鲸吞蝉蜕神功的修仙者,很难对战。  

「陛下,」唐德润明白许墨辰的担忧,「事情迫在眉睫,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只能择优而行。」  

这话是有道理的,许墨辰也就没有迟疑,他将舍利佛光交给唐德润,仔细叮嘱了一番。  

「要留意的是特殊功法的修仙者,」许墨辰再三强调,「鲸吞蝉蜕神功神功,除了能够吸收消化残魂外,灵气或者中远距离攻击手段,也能吞食。」  

唐德润点头:「请陛下放心,微臣必定小心行事。」  

「不可恋战,」许墨辰查看了下自己的炁藏神府,里面有两粒五品仙缘丹,随即拿出一粒递过去,「必要时候使用,不能犹豫。」  

仙缘丹,能够在战斗中,用来极大程度提升术法神通的威力。  

一般修仙者,许墨辰并不担心。  

唐德润心中感激,前不久给自己的仙缘丹,还没有用完呢。  

两人再次确认行动的细节,包括万一出现变故,到时候怎么碰头等等。  

安排好一切,就准备开始行动了。  

许墨辰还没有到来的时候,九幽城附近划过数十道的金光。  

那金光进入九幽城,落下后现出本相。  

为首的,自然是从灵山雷音寺赶过来的渡慈。  

九幽城中,也有负责前来接待的人,见渡慈等人出现,那人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礼:「大菩萨法驾到来,有失远迎,城主大人恭候多时。」  

渡慈摆手:「还请带路。」  

佛修界菩萨等级的人物,很少会到这里来,今天出现,当然是发生了重大的事情。  

接待的人不敢怠慢,很快将渡慈等人引到了城主府。  

九幽城的城主,名叫阴九幽,外形是一名枯瘦的老者。  

他是正统的阴间地府修仙者,太阴天子的左膀右臂之一。  

否则也不会被派到这里。  

见渡慈进来,阴九幽站起来,双方各自寒暄完毕,分主次坐下。  

和渡慈一起来的,还有三十六名罗汉,他们则在外面等候。  

「菩萨少见来这里,」阴九幽心知事情有异,也就单刀直入,「不知是不是佛主有指示。」  

他说是城主,其实就是现场负责人,负责的对象,除了太阴天子外,还有佛主。  

当然了,一般重要指示,都是佛主和太阴天子双方达成,然后他执行的。  

「收到消息,」渡慈也没有回避,「有人盗取秘锁,准备闯入九幽之地。」  

阴九幽脸色微变:「是什么人?」  

他说出去之后,猛然想起一件事情:「是不是那个人?」  

「不是,」渡慈知道他说的是谁,「那人入了冥界,断不能在这里出现。  

也不是荼道逍遥仙,不过和他却有关系。」  

说着,将他知道事情陈述了一遍。  

阴九幽听着皱起了眉头。  

这里和外面信息屏蔽,往来很不方便,所以许墨辰崛起的事情,他是不知道的。  

听完,他还愣了好一会儿:「大乾人族皇帝?当年凡间十方世界一起推举出来的人族皇帝?」  

他觉得自己听到了莫大的笑话:「什么时候凡间修仙者的地位这么重要了?  

居然敢对阴间地府和灵山雷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