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灵山界域(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而是最初的时候,他就收到佛修界准备大举进攻凡间的消息。  

打出的口号,是灭掉回归凡间的妖兽界。  

佛嘛,斩妖除魔说的就是那一类的。  

在他们眼里,妖兽界的就是妖魔。  

那么阴间呢,是不是对他们而言,也是鬼怪?  

如果是这样的话,许墨辰倒是觉得有意思起来了。  

似乎第十局的棋局,想要参与进来的人有点多呀。  

亦或者说,荼道逍遥仙前面的九局,就是为了这最后的一次对弈?  

还是有其他原因么。  

许墨辰不禁笑了起来。  

这边许墨辰正在打算怎么着手弄到最后两把钥匙。  

另一边,太后妙谛也来到了佛修界。  

这里的佛修界,叫做灵山界域。  

妙谛本来就是佛修界排得上名号的人物,要不当初推选,也不会让她下到凡间,做了人族皇帝的皇后。  

加上现在她和许墨辰的关系,来到自后自然无人阻挡。  

灵山雷音寺,妙谛迈步进来,大殿里面左右两侧,站立着五百尊的罗汉。  

为首的则是十八位金身罗汉,妙谛进来,他们立即锁定了对方的气机。  

妙谛也不以为意,这是正常的流程。  

佛修界的话,其实在十方世界地位有点尴尬。  

中土一带,最早的修仙者属于仙侠界,分支出来文法宗、术师宗,走的乃是中土本地的教义。  

自然宗的话,则是仙术流传到西方异域国,然后独立开花结果的。  

但佛修界的话,严格说起来,其实是正儿八经的异域国仙术。  

如果追溯根源,乃是上古时期,异域国的人族,偶然在中土得到仙缘,开启了修仙的道路。  

然后返回自己的异域国,另辟蹊径创立了佛修的道路。  

后来再反过来,融入到中土之中,变成十方世界的一部分。  

所以佛修界自己标榜,乃是中土正宗的修仙界域,其实十方世界并不太认可。  

而且佛修界的修仙者成员非常复杂,只要和佛法有缘的,那么都可以加入。  

早年进军中土的时候,便是大开方便之门,引得不少其他界域修仙者,「反叛」原来的界域加入进来。  

比如这两侧的五百罗汉,在佛修界地位很高,他们就是当初临时加入的。  

再往前,是四大菩萨,不过现在站立在哪里的只有两人。  

另外两个,其中一人就是妙谛自己。  

只是当初作为平衡,下凡间做了太后,和许墨辰关系复杂,又和人族有牵连,所以佛修界目前的主要论调,是这个菩萨的位置,差不多要换一换了。  

当然,妙谛也清楚自己目前的境况。  

不过她无视这些,继续前进,直到走到佛主的面前。  

如今掌控灵山雷音寺佛修界的,就是眼前这位现世佛了。  

他显出的是自己的元神金身,高达百丈。  

「佛主,」妙谛行礼,「弟子妙谛见过尊上。」  

佛主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妙谛回来了,吾还以为,你准备在凡间再呆上一段时间呢。」  

「凡间事情差不多了解,」妙谛躬身回答,「如今大乾强盛,国泰民安。  

天子许墨辰,又入了仙道,自然也就不需要我帮助什么。」  

「话是如此,」佛主呵呵一笑,「听闻许天子想法迥异,一直推行仙凡有别的政策,想要凡人和仙人彻底隔绝出来。」  

「如今局势看,凡间确实发展得不错,」妙谛实话实说,「修仙者获得的仙缘、灵气、信仰香火等等,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这一点,佛主可以着人查询便知。」  

佛主点头:「那妙谛此来,可是为了回归菩萨的位置。」  

修仙者的世界,也是存在竞争的。  

身份越是贵重,自然享受的资源越好。  

妙谛要回来当菩萨,那原本有进位希望的,恐怕想法就要落空。  

佛主说完这句话,妙谛明显感觉到几道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她原本是在乎菩萨这个称号的,毕竟自己修炼多年,也是杀出的一条血路。  

只是如今,她倒是觉得也没什么。  

四大皆空,不喜不悲,取舍有度,这是她最新的领悟。  

所以她依旧躬身:「弟子没有如此想法,毕竟凡间还有事情。  

弟子做了菩萨,要想在回到凡间,多是不便。  

弟子此行,是心中有不解之处,还望佛主指点迷津。」  

佛主微笑:「那也罢了,你有何困惑。」  

妙谛抬头:「弟子听闻,佛主准备使用无上佛光?」  

佛主依旧一脸平和:「无上佛光,那是佛修界的利器。  

吾也不想生灵涂炭,只是这是天庭的指令。  

妖兽界擅自脱离云上界领域,回归凡间,总是要给个交代的。」  

「佛主有慈悲心肠,」妙谛将话讲透,「无上佛光一出,不仅仅是妖兽界,恐怕也要波及凡间。  

还请佛主体恤凡人不易,多加照拂。」  

佛主笑了:「原来如此,你是给凡人做说客来着。  

这件事情,吾自有主张。  

上佛光,乃是佛修界利器,也不是说想发动就能发动的。  

再说了,我佛慈悲,自然是以普度众生为主。」  

话都这么说了,妙谛只能抿唇:「佛主所言甚是,弟子遵命。」  

那佛主又是仔细叮嘱:「吾知道你和许墨辰关系不一般。  

但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