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 新的担忧(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幽冥域和妖兽界是不一样的。  

阴间地府和冥界的关系不一般。」  

接着池漠北开始解释。  

这幽冥域,同样也是十方世界的很大的一个势力,甚至超过妖兽界。  

如果说十方世界中,有计算人口数量的话,幽冥域是绝对排名第一的。  

很简单,这个世界虽然能修仙,但是并没有长生不老。  

更不用说一般的人、动植物了。  

因为十方世界的存在,花草鸟兽甚至山川河流、珠宝玉石等等,全部都有机会开启灵智得到仙缘入道。  

所以,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有「灵魂」或者「魂魄」的。  

故此万物都要死,死了以后,全部都要去幽冥域。  

许墨辰瞪大了眼睛:「这么说,等于是必不可少的地方。」  

「是的,」池漠北点头,「先说一般的凡人、或者可以归类为不能修仙的这一类存在吧。」  

许墨辰点头,他表示能够接受其他种族死亡后去幽冥域的信息。  

这一般的存在,死了之后剩余的东西,称之为灵魂或者魂魄。  

这些魂魄,无一例外全部都要通过渡口,过鬼门关上黄泉路,到阴间地府去。  

然后渡过忘川水,上了奈何桥,洗去前世所有的记忆。  

有深层次怨念的,则失去归墟洗去怨念。  

总之等于说漂白,要漂得干干净净。  

接下来的操作是分流的。  

尘缘已了的,则是去混沌海,混元归一。  

而混沌海最终流向,融合到天道之中。  

许墨辰瞪大了眼睛:「岂不是说只要是人,死了之后其实都可以和天道汇合。」  

池漠北摇头:「不是您想的那样。  

混沌海汇合天道,其实只是提供给天道的,您可以理解为养分之类的。」  

许墨辰「噢」了一声:「朕说呢,要是那么简单还修什么仙。」  

池漠北赞同:「证道飞升,那是保持自己的灵魂思想的,和天道汇流,得以主宰万千世界。  

但到了混沌海,什么都没有了,单纯的供给而已。」  

「明白了,」许墨辰过了这个话题,「那还有一部分是转世?」  

「对,」池漠北继续解释,「一些尘缘尚在的,则是转世。  

当然了,这个转世和荼道逍遥仙的不一样,转世了还只是凡人。」  

许墨辰捏着下巴,左手手指叩击桌面:「让朕猜一猜。  

所谓的尘缘,就是仙缘吧。  

比如一个人,这一世已经因为某种原因,诞生了仙缘,那就是尘缘了了,没什么用了,自然送去人道毁灭。  

当然了你们说得好听,叫做入混沌海汇流天道。  

嗯,确实很高大上。  

另一些这一世没有诞生仙缘的,那就转世。  

下一世再试试看,这货能不能挤出点仙缘来。  

很好,这叫做物尽其用。  

是不是这样。」  

池漠北满脸通红:「陛下圣明,大概确实如此。」  

你看,这鬼地方到处和仙缘都有关系。  

而仙缘又是天地之间和人族存在感应诞生的。  

一个存在,没有压榨干净,肯定是不会轻易丢弃的。  

这就好比制作蔗糖,甘蔗全部要多重榨干才行。  

至于幽冥域怎么鼓捣出这样的环节,许墨辰认为修仙者又不是白痴,经过几万年经验累积,肯定有他们的一套。  

不过这里面…许墨辰瞥了一眼池漠北:「转世中,总有遗漏没有清洗干净记忆的吧。」  

他记得蓝星是不是也有类似的都市传说。  

池漠北好奇皇帝的关注点不一样:「没错。  

不过他们转世,也是一般人,再怎么样也修不了仙,所以偶尔遗漏没什么问题。  

左右不过凡间,有人认为是异类杂谈。  

更不用说,有的变成动植物石头的,就是有记忆也没用。」  

许墨辰暗自叹气,这个世界可不好混啊。  

「爱卿接着说,修仙者是怎么来怎了去的。」许墨辰追问。  

「修仙者的话不一样。」池漠北继续背景说明。  

第一种是寿元劫、轮回劫、寂灭劫这种天地劫难中陨落的,那已经被劫火烧得干干净净,直接魂归混沌海,什么都不用处理。  

这在修仙界,相当于自然死亡。  

第二种则是陨落、也就是非正常死亡。  

这种的话,要先送到归墟,洗涤记忆。  

只是他们不能产生仙缘,所以清洗完记忆之后,也是送到混沌海一并处理。  

还有一种最麻烦的就是兵解。  

兵解不是自然死亡、也不算非自然死亡,而是选择性死亡。  

但是到了幽冥域的地方,却不知道它是哪一种属性,所以要进行分类。  

一般能够进行兵解的,都是比较厉害的大佬。  

主要是怕他们蒙混过关,混到转世之中,有机会再来一次。  

许墨辰明白了:「相当于偷渡者这类的吧。」  

池漠北点头:「  

这些嘛,说起来危害也不大,毕竟他们就算带着记忆转世,也未必能够重新修炼,和荼道逍遥仙不一样。  

只是不严格把控,大家都这么搞,世界就乱了。」  

许墨辰微笑:「其实更多的原因,是这些本来就是天道遗弃的失败证道者。  

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无非是浪费仙缘而已。」看書菈你看,所有义正言辞剥开之后,都是赤裸裸的资源问题。  

池漠北咳嗽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