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乾坤道(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消失。  

双方一出手,黄帝以一敌二,丝毫不落下风。  

战局焦灼。  

决战已经开始,时光回溯到数个时辰前。  

魟岛上,许墨辰还在炼化十方剑。  

那剑在炁藏神府内不断旋转,吸收仙缘以及感知许墨辰的元婴。  

双方之间,发出细微的振动。  

随着磨合的一步步加强,这振动越来越强烈。  

很快,整个炁藏神府内,都开始共振起来。  

这振动一层层扩散开去,让许墨辰的炁藏神府,变得越来越大。  

原本只有日月云朵的世界,逐渐出现各种星辰。  

从原来的日月道,提升变成了乾坤道。  

乾坤者,囊括天地日月星辰。  

连带着泥丸、绛宫、黄庭、尾闾四窍也活跃起来。  

外面舒无因和唐德润也感觉到许墨辰的质变。  

「陛下这是…大道变更啊…」唐德润不禁喃喃。  

大道变更,对于修仙者而言,是非常难的事情。  

很多修仙者的证道,一般都是证和自己本身关系最密切的道。  

等于说一条路走到头。  

如果走不到头,那就是证道失败,无法进入最后的飞升,中途陨落夭折。  

只有极少数的修仙者,能够开辟出新的道路。  

这就是大道变更。  

舒无因也站了起来,凝眸看着许墨辰。  

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啊…  

她身边的金刚,朝她吱吱吱叫着,然后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礼。  

舒无因微笑着点头:  

「去吧。」  

那金刚得了指示,祂来到许墨辰身边,突然双拳猛烈击打自己的胸口,随即喷出一口精血。  

那精血在半空中漂浮着,感应到许墨辰的道源之力,「嗖」地没入他的眉心。  

精血进入之后,顺着九窍来到了尾闾世界。  

盘旋了一会儿,精血稳稳地落在第三根石柱上。  

道道光芒顺着石柱往下延伸,点亮了整个石柱。  

和前面鲲鹏、青龙血脉不一样的是,这个石柱浮现的不是幼小的妖兽,而是一枚枚盾牌一样的鳞甲。  

尾闾神通:四御血限之金刚甲;使用能极大程度提早自身的防御力,土属性之金。  

许墨辰顺利开辟了尾闾的第三道血脉神通。  

也是这个时候,他成功炼化好了十方剑。  

心念一动,长剑浮现在手中,黑中带金更加显眼。  

在加上自己精血以及元婴的联动,许墨辰可以感觉到,长剑中蕴含的力量,和自己不断产生共鸣交集。  

他长啸一声,飞起来落在地上,整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了。  

「恭喜陛下获得神兵,」唐德润依旧很捧场,「此剑斩仙,必定无往不利。」  

许墨辰微笑:「先不要吹捧了,我们在这里耽搁了不少时间,不知道那边情况如何。  

事情总是要个完结的。」  

唐德润赞同:「那么,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吧。」  

许墨辰抛出十方剑,那剑悬浮在空中,变成一柄巨剑,他带着舒无因踏步而上:「时间来不及了,我们直接跨海而去。」  

「这…」唐德润有点懵逼,「海上的话…」  

「爱卿和船队那边说一声,朕就先行一步了,」许墨辰不容拒绝,「金刚的话,你看着办。」  

以他目前和舒无因的能力,应该能够支撑跨越海洋。  

虽然很危险,但必须要这么做。  

唐德润领命,那边许墨辰踏着飞剑,带着舒无因,化为一道剑光飞走。  

唐德润恭恭敬敬地行礼:「微臣恭请陛下斩仙!」  

另一边,玄武境内天柱附近,萧南烟拿出了一根树枝。  

这是上古时代,凤凰始祖踏住的第一根梧桐枝。  

凤栖梧桐,讲究的就是彼此的克制。  

当初老祖宗给自己的时候,萧南烟就明白了使命和责任。  

凤族的族长,作为血脉传承的后代,和异域修仙者扯不清楚。  

但他们有凤一族,还是要出来有所当担。  

自己族内的事情,自己来处理。  

外围围着凤族修仙者打的觅珞,没有插手两人的缘故,也是因为如此。  

妖兽界,种族的概念高于一切。  

萧南烟手中的树枝,转眼间抽出嫩芽,落在地面上,扎根而入变成一棵梧桐树。  

少昊脸色凝重:「看来,你们是真下了决心了。」  

他双手拍动,灵气涌出,催动涅槃无相阵。  

阵法转动起来,涅槃之火化为一匹匹火凤凰,呼啸着朝萧南烟冲过来。  

萧南烟神色不变,手指勾动,梧桐树猛然高大起来,她站在一片梧桐叶上,长裙翻飞,真如仙人之姿。  

那涅槃凤凰冲过来,受到梧桐枝叶的感染,一匹匹收起棱角,稳稳地落在上面。  

落下之后,只见涅槃之火消退得一干二净,呈现出来的,是一匹匹彩色的凤凰。  

有凤亦有凰。  

少昊大怒:「青鸟,拿此宝物镇压,真的一点都不顾念同种渊源。」  

萧南烟回答:「当你们弃有凤一族、弃妖兽界不顾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样的结果。」  

少昊袖袍挥舞,那涅槃无相阵卷曲起来,想要将萧南烟包裹住。  

但可惜,遇上的是梧桐树,绝对的克制。  

萧南烟双掌一合,梧桐树叶伸张开去,迎上无相阵,将其抵挡住。  

随即,她一声清啸,伴随而来的是漫天的青鸟。  

那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