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天道夹缝(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外,都是凡间上来的。  

因此就轮到她表演了。  

作为有凤一族的青衣使,对于定位之类很是擅长。  

她展开身形前后左右飞了出去,然后使用指向符篆,很快辨析清楚大概的位置。  

“也就是说,我们目前在这里。”确定之后,许墨辰指着地图。  

从图中分布看,月崖那边,以前大概是类似大入口的地方。  

进来之后的洗砚池,则是河流。  

河流顺势而下,流经刚刚大战地方的石林,然后进入青龙帝都内。  

修仙者的城池,是需要水资源的,不光光是吃喝用,主要还是在各种元素平衡考虑。  

一个城池里面的修仙者,肯定有擅长水系术法的。  

水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保命的武器。  

“那就是说,沿着河流下去,就是帝都遗迹,”唐德润分析着,“不过这只是以前的,就算没有地图,依靠地势也能推算出来。  

但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发现,那就说明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萧南烟温和一笑:“公子,我的意思是…大家看…  

这地图标注的青龙帝都所在,其实是整个飞升神迹之地,靠近中心的部分。”  

众人都是点头。  

“所谓飞升神迹之地,据说是飞升的时候,天道之门会自动打开接纳修仙者。”萧南烟解释着。  

大家都没有类似的经验,如今时代这样的地方几乎没有了,只能靠传说以及古籍来推测。  

一般飞升的话,正常都是渡劫、证本命道,然后用自己仙缘、修为以及证道的结果,去叩击天道之门。  

等于说,是从外面把大门想办法打开。  

而飞升神迹之地,则是相反。  

天道主动为你打开大门,性质就不一样了。  

懂得都懂。  

“因为我认为,青龙帝都到现在都没有被发现,也许会不会它已经不在陆地火焰山内了。”萧南烟抛出一个推测。  

许墨辰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你的意思是,当年的大能修仙者,把它藏到飞升通道中。”  

天道之门打开,飞升通道顺畅,提供修仙者顺利通过后融合进去。  

简答地说,其实就是一个特殊的空间。  

这种空间,非阵法或者神隐方寸之地,而是更加高级的存在。  

芊零也思考着:“如果是这样,那么久的时间,需要大量的灵气、以及仙缘来支持其存在。  

毕竟隐藏在飞身通道里面的话,时空构造不一样。”  

罗迦也是吸了口冷气:“这么说,也许里面上古的那些大能修仙者,会不会还没有死。”  

凡间也好,云上界也好,正常的十方世界,三千年的寂灭劫绝对没有办法渡过。  

但要是在和天道的夹缝中呢?  

得出这个结论的四人,都愣住了。  

许墨辰表情凝重:“这地图,可有类似的暗示?”  

他不信墨魂只是给出一张上古时代的火焰山地图。  

萧南烟指着青龙帝都附近的几个地点:“公子请看。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显示的是灵气以及仙缘特别密集出现的地方。  

按照我猜测,以前火焰山里面,肯定有巨大的灵脉。  

不仅仅如此,还有能够自然凝结出仙缘的固定存在。”  

罗迦吸了口气:“你是说仙缘树?”  

唐德润给许墨辰科普:“仙缘树,是一种能够凝结出仙缘的树木。  

此树据说极其罕见,乃是十方世界第一宝贝。”  

许墨辰不明白:“这样说的话,如果有仙缘树,那应该早就被发现了才对。”  

“如果帝都上古的修仙者,连着仙缘树一起搬走呢?”萧南烟提出新思路。  

“仙缘树能不能存在在天道通道的夹缝中,这个不清楚,”芊零却有了主意,“按理说仙缘树的话,不能无根存在。”  

“所以…”许墨辰找到了关键,“这个地图给我们的指示,就是仙缘树留在云上界的根部。”  

大家都是一起点头。  

虽然都是推测,不敢说绝对正确,但彼此见识都不差,能统一得出一个结论,可能性就存在了。  

接下来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寻找灵脉以及仙缘树的根部。  

这些可能是支撑青龙帝都隐藏在夹缝中的关键力量。  

只不过…  

许墨辰却想到了其他的问题。  

一直以来,都以为十方世界,三千年一个轮回。  

那要不是呢,比如可能存在在夹缝中的帝都,以及里面的修仙者。  

他突然觉得,整个世界观发生了变化。  

还有,这一带变成火焰山、天残地缺异火的失控,真的如记载一样,是因为大能修仙者之间的战斗引起的吗?  

有没有可能,如今云上界这里的所有结果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想办法将帝都藏起来的缘故。  

毕竟天道飞升通道,不是一般的概念。  

许墨辰吸了口凉气,另一个问题,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躲避三千年寂灭劫吗?  

还是说另有原因?  

这些疑问,只能等找到青龙帝都再说了。  

有了目标之后,众人一起动身。  

另一处火焰山内部的沙漠,地面卷起一阵白气,随即出现了一道人影。  

高秉烛在最后的紧要关头,看似潇洒地离脱,实际上到了这里,他忍不住弯下腰来。  

“咳咳咳!”他吐出一口口白色的血液,显然和一般的修仙者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