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开天辟地(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季君恩第一反应是看错了。  

舒无因是异人,不是修仙者,不可能修炼出元神。  

一定是某种特殊的手段,毕竟异人守护者等级的存在,也不是轻易可以打发的。  

那边,舒无因身后的人影,已经淡化掉。  

双方都在殊死搏斗中,一点变化并没有掀起什么大风浪。  

刚刚天道之眼的这一击,显然对舒无因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她整个人掉了下去。  

许墨辰刚要去救,只见下方一只仙鹤飞来,将舒无因载住。  

转身看去,远处的沈芷凝朝他点点头。  

看着她将舒无因救走,许墨辰松了口气,再次对上季君恩。  

经过前面的交手,他已经试探出来,在这万里山河图卷内,神识、灵气、道源之力都能被融合。  

既然如此,那就用不属于图卷能够识别的力量。  

想着,他身上缠绕着的红色和橙色的气息,逐渐凝聚成团。  

「斩!」许墨辰横空一扫,红橙相交的气息,化为一阵风刃,直直切中不远处的天道之眼。  

有效吗?  

答案是肯定的,只听一声惨叫,那天道之眼被硬生生切成两半,一上一下漂浮在空中。  

这么一来,里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上半面的半圆球内,密密麻麻栓着几百上千的异人,一个个摆出喰仙的架势。  

季君恩是利用他们,一起喰食真正天道的感应。  

长久下去,这些异人只有死路一条。  

而下面的半圆球,则是映着山川地理的模样。  

许墨辰并不陌生,那是兰州地形的缩影。  

还有一丝丝熟悉的力量,从那缩小的山川地理中溢出来。  

季君恩在提取兰州百姓的国运,虽然量不大,但毕竟是国运。  

如此复杂的结构,构成了这个图卷内所谓的「天道」。  

「陛下好手段,」裂成两半的天道之眼前面,漂浮起无数的水墨线,一个个缠绕着,变成上百个季君恩的模样,「你那是什么力量?」  

许墨辰当然不会说,那是前两世参悟的十罪。  

十罪之力,乃是最纯粹的情感波动。  

领悟到善和恶之后,许墨辰可以通过自己的六道卍瞳提取。  

遗憾的是,他目前积蓄的十罪之力,也才两种,而且数量不多。  

需要精准攻击,速战速决。  

许墨辰冲向前方几百名的季君恩,进入战团之后,他立即展开无差别攻击。  

他打开泥丸、绛宫、黄庭三窍神通,道源之力倾斜而出,几乎每一次攻击,都能灭掉一两个季君恩。  

但下方的水墨线,源源不绝升上来,又凝聚出新的季君恩。  

「哈哈哈,」季君恩们一齐笑了,「微臣说过,只要图卷在,微臣就是不老不死的存在。」  

许墨辰心中冷笑,永恒在这个世界,是否真的存在他不知道。  

但一般的修仙者,必定难以得长生。  

季君恩自以为的永存,不过是还没有受到重大打击。  

既然如此,许墨辰含光剑爆开团团剑意,层层流云铺开,逼退一群季君恩,他以极快的速度,冲入马上要重新闭合的天道之眼中。  

这变化突然,季君恩始料不及,眼睁睁地看许墨辰得逞。  

几乎同一时间,天道之眼闭合起来,再次恢复正常。  

许墨辰进入内部之后,这才发现里面独立成天地。  

上方是成千上百的异人,一个个都痛苦不堪。  

下方则是缩小的兰州山河地「原来如此,」许墨辰六道卍瞳扫过,「虽然不知道季君恩是如何控制异人的,但这天道之眼,剥离了异人和真实世界的关联。」  

那就让朕,以自己为引,重新连接贯通起来!  

他左手朝下:「国运来!」  

缩小的兰州地理山川,发出一阵阵颤抖,百姓们凝聚出来的国运,受到许墨辰的感应,纷纷涌了进来。  

同时,许墨辰的右手朝上,橙色的光芒散向天空中被困的异人。  

而这些异人身上,缠绕着的红光,被六道卍瞳吸收走。  

吸走恶,注入善,改变被控制的异人。  

再佐以国运,许墨辰要打破这里的天空。  

不管是提取的国运、还是吸收的恶,都包含了万里山河图卷的法印,流入许墨辰体内,犹如无数的刺针,扎得他神魂千疮百孔。  

八相凝魂修复的能力紧急启动,全力抵抗。  

「给朕破!」以许墨辰为中心,猛然爆开一道光柱。  

在光柱的冲击下,下方的山川地理化为碎片,而天空中锁住异人的锁链,也全部断裂。  

天道之眼,在这一刻破开了!  

再看的时候,天空和地面都穿了一个大洞,露出外面真实的世界。  

「不可能,」季君恩脸色大变,「你居然将万里山河图卷打破了?」  

就算是云上界的修仙者,也不能轻易办到。  

一个凡人皇帝,是怎么做到的?  

这心念也只是一闪而过,季君恩垂死挣扎,数百个他迅速汇集起来,恢复正常样子,双手一卷:「天地闭合!」  

可以看到,四周的世界,以极快的速度卷起来。  

可惜,图卷已经破了,许墨辰可以连接到外面的真实世界。  

正常属于他的国运流淌进来,护住周身,将刚刚的损害磨平。中文網许墨辰长啸一声,整个人飞到高空,手中含光剑举起,注入善恶之力:「开天辟地!」  

一圈剑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