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突击(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修行之后,对人体掌握精微入化才能做到,想把每个动作完全传承到位,非得有高寒脑海中那枚真正的天蛇环,直接把传承烙印入他人脑海的本领不可。  

不过,若是真有天资过人之辈,按照这个练成内力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在长光界,流传在凡人中间的所谓秘籍,画工还没高寒好,也有人凭借这些玩意练出内力的。  

这手册自从绘制出来以后,高寒只给了师父和大师姐各一本。  

“咳,老爹——”刘放晴连忙提醒,她这个大活人还在这里呢,这种好事想撇开她?想都别想!  

“这事你自己去和小寒商量,这是他创立的修法,只要他许可,我没意见。”贺忘形瞥了这个儿媳一眼,无奈的说。  

一夜无话。  

高寒根本没把要去明州执行任务这回事,和妻子张玉鸥说起。  

这种事妻子区区一个大学一年级学子,怎么也帮不上忙,让她知道也只是徒乱人意。  

他只说有个小任务,要去明州走一趟,后天就回来。  

到了早晨,张玉鸥吃完早饭刷好牙,略作梳妆之后,在高寒脸上狠狠亲了一口,高高兴兴背起书包上学去了。  

“高调查,车已经准备好了。”电话准时响起。  

云天帝朝的主要空中交通工具是飞艇,但并不代表没有飞机。  

在水蓝星上,飞机和飞艇的关系,基本相当于地球上飞机和轮船的关系。  

飞艇载量大,可以容纳数千人之多,由于使用真空泡沫金属材料的缘故,比地球上的飞艇要安全百倍,只是速度慢,如果不是飞在空中可以走直线,比汽车也快不到哪里去;  

飞机速度快,载量小,安全系数比飞艇也差,但是有急事的时候,大家还是会选择乘坐飞机。  

高寒乘坐的飞机在一个小时后降落——明州机场到了。  

明州位于白玉京和云州之间,属于云天帝朝一百二十九州中的中州之一,繁华程度不能与上九州相比,却比下州要强许多。  

高寒背着一个辉云牌双肩包走出机场,看起来像是一位独自出行的富家子弟——他的脸上有一块仿生面具,面容是一个二十四五的年轻人模样。  

这次任务并不是高寒独自前来,不过一群彪形大汉结伴同行未免太显眼,所以其他人分散而来。  

高寒扫了一眼。  

一个穿着棕色皮夹克的女孩抱着写着‘韩城’二字的牌子,正低头刷着手机。  

“你好,我就是韩城。”高寒走到她身边,轻轻敲了敲牌子。  

“您就是韩老师?没想到韩老师您这么年轻!我是魔灵制片公司的助理金玲,韩老师您请跟我来,我的车在外面。”女孩手忙脚乱的收起手机,说道。  

女孩的车是一辆中规中矩的黑色轿车,看装饰不像是女孩自己的车,倒像是公司用车,  

“韩老师,您是什么等级的武者啊?”女孩一边开车,一边问道。  

“勉强算是高段位的中级武者吧。”高寒说道。  

“哇,那不是练成气血如汞的大拿?您可真厉害,我们原来的武术指导才只有初级武者,您今年多大了?”  

“二十四岁。”高寒言简意赅。  

他到底不是职业人员,说多了怕露馅。  

“我们原来的武术指导都要快四十了。”女孩做出一个夸张的表情。  

高寒也挺惊讶——快四十岁才初级武者,这是功夫都下到狗身上了吗?  

实际上,大把练武之人瞎练了一辈子,连初级武者都达不到——初级武者有武士位格,有贵族特权,在常人眼中就算混的不错了。  

像白玉京的众多武馆、都是底蕴十足,不是有高手坐镇,就是传承久远,不然也无法在白玉京这种地方立足。  

至于能在全国青年武道大会出场的武者,更是全国范围遴选出来,放在哪里都是天才等级,不是寻常人平日里能见到——就像职业拳击手人数众多,可也没几个人见过活的。  

一路上的时间就在女孩叽叽喳喳中过去。  

等高寒在宾馆里安顿下来以后,回想起一路上两人对话内容,才惊讶的发现,那个名叫金玲的女孩,几乎每一句话都不离韩城得意之处。  

若不是高寒并非韩城,恐怕一路上要说得兴高采烈,把老底都掏给人家。  

三辆常见型号的黑色中型厢式货车排成一列,无声无息的行驶在夜色中。  

在车厢中,是一名名全副武装的战士,他们靠在两侧车厢墙壁上,大多眯着眼睛假寐,身形随着车辆摇摆。车厢上有专用挂钩,让他们不会侧倒下来。  

车厢里没人说话,高寒也沉默不语。  

“准备!”车速减慢,带队士官吩咐。  

这短短的两个字,像是接通了电源一般,所有战士都睁开双眼。  

“1号,你是本次作战核心人员,需要在接到信号五分钟内,击穿三道防线到达这个位置,并切断庄园主电源,做得到吗?  

我们会支援你,但是你依然要承担住哟啊风险。这里、这里和这里,可能都有持枪值守人员。”带队士官在地图指指点点,对高寒重复作战计划。  

高寒作为安全局本部派遣高手,加入本次作战,带队士官只知道这位是最精锐的战士,并不知道高寒的具体身份。  

甚至高寒本身也是在半路和车队,和其他人并非一路。  

“没问题。”高寒点了点头。  

实际上,这比高寒最初以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