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弃文习武(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顾院长——”  

“叫我伯父。我比你父亲大了二十岁,你叫我一声伯父也是应该的。”虽然高寒的表现并不入顾明臣的眼,但是高寒品行却是顾明臣看重的。  

“顾伯父,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我父亲能有个施展抱负的机会。”高寒说道。  

“嗯?小寒,你为什么觉得,你父亲想要有一个施展抱负的机会呢?”顾明臣好奇的问。  

根据方管家报上来的资料,那位高城先生并无大志。  

“我猜的。”高寒言简意赅。  

高寒当然不能说,自己看着老爹闲得蛋疼想生二胎很不爽——让老爹忙起来,也许他就不想生二胎了。  

听了高寒的话,顾明臣对高寒顿时更增三分好感——如此良机,这孩子却先想着父亲!  

“小寒不错,这件事我会安排,你不用担心,不过,小寒,今天叫你来,是想问问你对未来的想法。”顾明臣说道。  

“我?”高寒微微一愣。  

“对,小寒,你不会觉得,你救了我顾明臣的女儿,就只有这一点点报答吧?”顾明臣微笑着说:“不要不好意思,有什么想法只管说来我听听。”  

高寒沉默片刻,从躺椅上起身站到顾明臣面前肃容而立,他先是躬身行礼,然后才说道:“如果可以的话,我想习武。”  

文武两道并行不悖,文道是从大学毕业,成为学士为正途;而武道则是成为国家承认的职业武者(武士),同样可以踏入士大夫阶层,社会地位并不比学士差上分毫。  

如果单以平均收入来说,武者还要超过学士许多。  

只是穷文富武不是开玩笑的,正规武道学校一年费用超过五十万元,就算高寒家这样富裕的家庭也难以承受。  

正因为牵涉到金额巨大,所以高寒才如此郑重。  

“可以,我来给你安排。”顾明臣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下来。  

在高寒眼里,一年五十万元学费自然是惊人数额,但在顾明臣眼里,这点学费不值得他多考虑一秒。  

更何况高寒肯努力上进,他心中只有欣赏。  

至于女儿婷婷,却还不到她和这个年轻人见面的时候。  

吃过午饭,高寒自觉的告辞离开,接高寒过来的司机负责把高寒送回家中。  

“夫人,你怎么看?”  

“高寒这孩子很不错,只是和婷婷恐怕不太合适。”李青说道。  

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人结婚也越来越晚,但是对于父母来说,女儿长到十七八,也可以考虑女婿的问题了。  

尤其是顾明臣和李青只有这一个女儿,招赘女婿是他们第一考虑的选择,自然考虑的更多一些。  

不过高寒表现出来的文化水准有点低,顾明臣和李青都是高级知识分子,未免有些看不上眼。  

“嗯,不过这孩子舍身救了婷婷性命,我们也不能只给他出点学费就算是报答。”顾明臣有些头疼。  

“我记得象德馆的贺忘形大师还欠了你一个人情。”李青说道。  

“忘形大师不是什么人都收——高寒这孩子年纪有些大了。”  

能被称为大师的武者,社会地位并不次于顾明臣多少。顾明臣可以推荐高寒,却不能强求别人收录高寒作为弟子。  

“反正试试呗,人家救了你的女儿,你还舍不得这个人情?”李青瞥了丈夫一眼。  

“我哪里会舍不得这个人情?我只是怕高寒这孩子受不了打击。”  

“机会总要给,如果忘形大师不肯收录高寒我们再想别的办法,总要满足这孩子修行武道的心愿。”  

李青可是亲眼目睹高寒舍身救了婷婷的全过程。她对于高寒自己为了救人陷入险境,却依然把女儿婷婷先扔回桥上的行为感激不已。  

“那好,我试一试。”顾明臣拿起电话。  

————————————————  

今天并不是星期日,高寒回到家的时候父母还在上班,并不在家。  

如果是平时,得到顾明臣承诺,没有高考压力的高寒肯定掉头就出去玩了。  

但是获得王蛇道人残缺记忆、以及天蛇经传承的高寒,现在却只想赶紧尝试一下。  

想要修行真正的天蛇经,第一步就是沟通天蛇道传承之宝‘天蛇环’。  

天蛇道新人入门修行其实不是这样,因为没有踏上修行之路的新人,根本没有能力沟通传承之宝。  

想要用神意沟通传承之宝,最起码也得先有神意才行。  

神意是精神高度凝聚以后蜕变而来,是凝聚命魂的前置技能。  

想要凝聚神意,首先要意志坚定,能够拿捏住气血,从气血中提炼出血气,从血气中提炼出真气,用真气来温养精神,才能最终将精神提升到神意的地步。  

不过,经过前两天的奇遇,高寒连识海都开辟出来了,别说神意,连命魂都初步凝聚出来了。  

全是托了王蛇道人阳神级别残余能量的福,才有了如今的高寒。  

高寒如今的境界惊人,却全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如果不能夯实根基,从自身获得新的供应支撑,迟早要回归平凡。  

这也是高寒决定选择武道的缘故。  

这世界没有求道者,只有武道修行,与长光界修行筑基之法颇有类似之处,可以借鉴使用。  

高寒关门关窗,拉好窗帘以后盘坐在床头。  

通过有规律的呼吸,高寒放松精神,他就这样静静的坐着,什么也不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