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9 省着点(2/3)
了改善困境,美国老兵在华盛顿,又遭到麦克阿瑟和巴顿的迎头痛击,这一情况给所有退伍老兵,留下永远无法抚平的伤害。
现在世界大战又快结束了,美国政府能否按照之前给出的承诺,给退伍老兵们足够保障生活的退休金,是所有美国大兵最担心的问题。
埃森豪威尔是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共和党给埃森豪威尔设计的竞选口号,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全力保障所有现役,以及退伍军人的权益。
美国现役军人虽然不能投票,但是退伍老兵可以,虽然美国派到欧洲和东亚的所有大兵加起来也没到美国宣传的一千万,但是加上美国国内的后勤人员,不到一千万也差不多。
这不仅仅是一千万军人,还包括他们的家属、亲戚、朋友、甚至邻居等等等等。
这也是埃森豪威尔心动的原因。
如果真像共和党设计的那样,那么埃森豪威尔还真有信心跟罗斯福一战。
「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蒙哥马利病急乱投医。
有些事确实得试试才知道行不行,托尼·安德森也是这么劝雷震的。
德军的炸药虽然没有将鲁登道夫桥炸毁,还是对鲁登道夫桥的结构造成巨大影响。
在此之前,德军已经将鲁登道夫桥中央的铁轨拆除,并且还在桥面上炸出一个大坑,这就让雷震很怀疑,摇摇欲坠的鲁登道夫桥,能不能承载战斗全重达60吨的「狮」式坦克。
「我们的坦克必须尽快过河,对面的雷马根镇,至少有六个师的德军正在围过来,如果没有坦克协助防守,我们守不住。」托尼·安德森不怕冒险,如果撑不住,只是损失一辆坦克而已。
如果能顺利通过,那么就可以守住阵地,将鲁登道夫桥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先把高平两用炮和反坦克炮送过去,然后是轻型坦克和装甲车,最后才是重型坦克——另外要加紧搭建浮桥,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座桥上。」雷震两手准备,夺取鲁登道夫桥就像是捅了马蜂窝,将方圆百里内的所有德军全部都吸引过来了。
小胡子在得知鲁登道夫桥失守后,暴怒异常,再次将伦德斯泰特解职,接替伦德斯泰特担任东线总司令的,是深得小胡子信任的凯塞林。
凯塞林很清楚的知道莱茵河对于德军防线的重要性。
拥有莱茵河天险,德军尚可一战。
如果南部非洲远征军突破莱茵河,那么德军将一败涂地。
所以人还没有到任,凯塞林就命令雷马根镇周围所有的德军部队,向雷马根镇集结,发誓要将鲁登道夫桥夺回。
托尼·安德森得到的信息还不够完备。
向雷马根集结的德军部队,不是六个师,而是整整12个师,其中包括四个精锐的党卫军装甲师。
这么看的话,托尼·安德森是对的。
如果没有坦克协助防守,确实顶不住德军的进攻。
「搭建浮桥至少要一个星期,德国人不会给我们留出这么多时间的。」托尼·安德森深表忧虑,时间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没有时间就争取时间,德国人是怎么对付我们的,我们就怎么对付德国人!」雷震无所畏惧,凯塞林想半渡而击,先想想怎么对付南部非洲远征军的轰炸机吧。
诺曼底战役期间,盟军轰炸机大显身手,隆美尔指挥的六个装甲师,顶着盟军空军的狂轰滥炸,损失惨重,一直到战役结束,也没能顺利抵达诺曼底。
雷马根这边也一样。
刚刚过去的冬天,南部非洲远征军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仅在距离雷马根镇不到200公里的范围内,就修建了11座野战机场。
为了干净利落的结束这最后一战,巴顿集结了7000余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其中「猎豹」战斗轰炸机的数量达到5000架,凯塞林想突破空军的保护,包围雷马根镇,难度极大。
就算没有了空中保护,南部非洲远征军也不是一筹莫展。
雷震和托尼·安德森努力协调增援的时候,齐宁正和他的战友们埋地雷。
对付坦克,只要思路正确,办法多得很。
最简单的方式肯定是反坦克战壕,莱茵河周边河道众多,这给南部非洲远征军装甲部队带来无数困难的同时,对待德军也一视同仁。
德国境内的交通条件很发达,高速公路现在已经有了近5000公里,这些高速公路都是双向六车道的高标准,跟69号那种两车道公路不可同日而语。
南部非洲远征军在推进的时候,「虎」式坦克和「狮」式坦克多次误中德军埋设的反坦克地雷,造成不小的损失。
现在轮到远征军的侦察兵们出手了,埋地雷他们绝对是大行家。
「放进去的时候要小心,就像抚摸自己的清人——然后封上土,再撒上一层土进行伪装,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出来——」齐宁一点也不心疼,直接用炸药在宽敞平整的高速公路上炸出一个洞,然后把反坦克地雷埋进去。
更多时候连炸药都不需要,在经过空军的狂轰滥炸后,高速公路上的弹坑多得很,不过这些弹坑用处不大,坦克手会主动绕过去,没谁傻的眼看着直径一两米的大坑,还头铁的把坦克开进去。
「每一个坑都要埋雷吗?」被临时派来帮忙的小赖特虚心学习,小赖特是法国人,这一次是作为仆从军,随第9装甲师作战。
现在世界大战又快结束了,美国政府能否按照之前给出的承诺,给退伍老兵们足够保障生活的退休金,是所有美国大兵最担心的问题。
埃森豪威尔是美军欧洲战区总司令,共和党给埃森豪威尔设计的竞选口号,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全力保障所有现役,以及退伍军人的权益。
美国现役军人虽然不能投票,但是退伍老兵可以,虽然美国派到欧洲和东亚的所有大兵加起来也没到美国宣传的一千万,但是加上美国国内的后勤人员,不到一千万也差不多。
这不仅仅是一千万军人,还包括他们的家属、亲戚、朋友、甚至邻居等等等等。
这也是埃森豪威尔心动的原因。
如果真像共和党设计的那样,那么埃森豪威尔还真有信心跟罗斯福一战。
「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蒙哥马利病急乱投医。
有些事确实得试试才知道行不行,托尼·安德森也是这么劝雷震的。
德军的炸药虽然没有将鲁登道夫桥炸毁,还是对鲁登道夫桥的结构造成巨大影响。
在此之前,德军已经将鲁登道夫桥中央的铁轨拆除,并且还在桥面上炸出一个大坑,这就让雷震很怀疑,摇摇欲坠的鲁登道夫桥,能不能承载战斗全重达60吨的「狮」式坦克。
「我们的坦克必须尽快过河,对面的雷马根镇,至少有六个师的德军正在围过来,如果没有坦克协助防守,我们守不住。」托尼·安德森不怕冒险,如果撑不住,只是损失一辆坦克而已。
如果能顺利通过,那么就可以守住阵地,将鲁登道夫桥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先把高平两用炮和反坦克炮送过去,然后是轻型坦克和装甲车,最后才是重型坦克——另外要加紧搭建浮桥,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座桥上。」雷震两手准备,夺取鲁登道夫桥就像是捅了马蜂窝,将方圆百里内的所有德军全部都吸引过来了。
小胡子在得知鲁登道夫桥失守后,暴怒异常,再次将伦德斯泰特解职,接替伦德斯泰特担任东线总司令的,是深得小胡子信任的凯塞林。
凯塞林很清楚的知道莱茵河对于德军防线的重要性。
拥有莱茵河天险,德军尚可一战。
如果南部非洲远征军突破莱茵河,那么德军将一败涂地。
所以人还没有到任,凯塞林就命令雷马根镇周围所有的德军部队,向雷马根镇集结,发誓要将鲁登道夫桥夺回。
托尼·安德森得到的信息还不够完备。
向雷马根集结的德军部队,不是六个师,而是整整12个师,其中包括四个精锐的党卫军装甲师。
这么看的话,托尼·安德森是对的。
如果没有坦克协助防守,确实顶不住德军的进攻。
「搭建浮桥至少要一个星期,德国人不会给我们留出这么多时间的。」托尼·安德森深表忧虑,时间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没有时间就争取时间,德国人是怎么对付我们的,我们就怎么对付德国人!」雷震无所畏惧,凯塞林想半渡而击,先想想怎么对付南部非洲远征军的轰炸机吧。
诺曼底战役期间,盟军轰炸机大显身手,隆美尔指挥的六个装甲师,顶着盟军空军的狂轰滥炸,损失惨重,一直到战役结束,也没能顺利抵达诺曼底。
雷马根这边也一样。
刚刚过去的冬天,南部非洲远征军并不是什么都没做,仅在距离雷马根镇不到200公里的范围内,就修建了11座野战机场。
为了干净利落的结束这最后一战,巴顿集结了7000余架战斗机和轰炸机,其中「猎豹」战斗轰炸机的数量达到5000架,凯塞林想突破空军的保护,包围雷马根镇,难度极大。
就算没有了空中保护,南部非洲远征军也不是一筹莫展。
雷震和托尼·安德森努力协调增援的时候,齐宁正和他的战友们埋地雷。
对付坦克,只要思路正确,办法多得很。
最简单的方式肯定是反坦克战壕,莱茵河周边河道众多,这给南部非洲远征军装甲部队带来无数困难的同时,对待德军也一视同仁。
德国境内的交通条件很发达,高速公路现在已经有了近5000公里,这些高速公路都是双向六车道的高标准,跟69号那种两车道公路不可同日而语。
南部非洲远征军在推进的时候,「虎」式坦克和「狮」式坦克多次误中德军埋设的反坦克地雷,造成不小的损失。
现在轮到远征军的侦察兵们出手了,埋地雷他们绝对是大行家。
「放进去的时候要小心,就像抚摸自己的清人——然后封上土,再撒上一层土进行伪装,至少从表面上看不出来——」齐宁一点也不心疼,直接用炸药在宽敞平整的高速公路上炸出一个洞,然后把反坦克地雷埋进去。
更多时候连炸药都不需要,在经过空军的狂轰滥炸后,高速公路上的弹坑多得很,不过这些弹坑用处不大,坦克手会主动绕过去,没谁傻的眼看着直径一两米的大坑,还头铁的把坦克开进去。
「每一个坑都要埋雷吗?」被临时派来帮忙的小赖特虚心学习,小赖特是法国人,这一次是作为仆从军,随第9装甲师作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