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3 打群架(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水平,指的是规模。  

当然水平也不错,从世界大战初期的铁皮盒子,到现在的重型坦克,俄罗斯已经越来越让人忌惮了。  

这时候规模的作用就很大。  

南部非洲坦克技术确实先进,可是受限于国防工业规模,坦克这种重装备,生产都是有计划的。  

俄罗斯可以不要计划,只要大胡子愿意,俄罗斯可以生产十万辆T34,一万辆IS2,不用考虑成本,也不用考虑是否需要那么多。  

蚁多咬死象嘛,质量不够数量来凑,量变迟早会带来质变。  

「我听说在你们南部非洲,即便普通人,也可以生活的很好——」上尉看样子也不是那么喜欢安静,聊起天来话挺多的。  

卫兵也高兴,一个班两三个小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可无聊了。  

只要上尉不越过「红线」,卫兵也乐得跟上尉聊天,毕竟会英语的俄罗斯人也不多。  

「那得看你的要求标准是什么,如果只是普通的吃饱穿暖,确实是可以,如果要衣食无忧,那还是得付出一定努力的。」卫兵实事求是。  

在南部非洲,吃饱穿暖是最低要求了,毕竟气候适宜,比勒陀利亚那种地方一年一套衣服可以年头穿到年尾。  

吃的问题更不用担心,离开城市到了乡下农场,果树遍地都是,农场主吃不完就卖给酒商酿果酒,价格便宜得很。  

也就这最低要求,放在其他国家,多少人梦寐以求。  

「不劳动者不得食嘛,我们也是这么做的,可是在俄罗斯,还有很多人在挨饿——」上尉表情茫然,都是努力工作,结果截然不同。  

这话就没法接了。  

并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报。  

俄罗斯一年有半年都在下雪,冬天零下好几十度,自然环境那么恶劣,要过上跟南部非洲人一样的生活,就得加倍付出。  

同样都是农场,南部非洲可以一年三熟,俄罗斯一年只能种一季,而且还靠天吃饭,南部非洲虽然有明显的旱季雨季,气候灾害却不多,毕竟那么多年的水利工程不是白挖的。  

「不会吧,你们不是每年出口很多谷物到欧洲的吗?」卫兵好奇,难道俄罗斯也学印度人,宁愿自己挨饿,也要保证英国的牛有大米吃?  

「出口跟挨饿,不冲突的吧——」上尉好像是想起了什么不愉快的事,表情突然变得冷漠。  

卫兵就不好意思再问了,再问搞不好会影响团结。  

喜欢安静的俄罗斯军官还不少,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小护士又推了好几个俄罗斯军官过来,都是坐着轮椅的。  

这人一多,情况就不好控制,卫兵再次退回红线后,保持警惕。  

于是俄罗斯军官们就自己聊天。  

在野战医院接受治疗的俄罗斯军官,分别来自很多支不同的部队。  

布达佩斯战役打到现在,充分暴露出俄罗斯军队协调指挥上的很多问题,于是随着聊天的深入,矛盾逐渐爆发。  

「我这条腿,不是被德国人打伤的,而是被我们自己人打伤的——」一名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少校,看着刚刚跟卫兵聊天的上尉冷笑。  

上尉来自第3方面军。  

「少校,这不能怪我们的炮兵不专业,主因在于你们擅自改变进攻时间,而且没有通知我们,所以才会误击——」上尉冷静回击,俄罗斯军队这种事真不少。  

两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思想,两支方面军百十万人就不用说了,指挥协调从来都是军官学校的重要内容——  

关键大清洗之后的俄罗斯,军官出现明显断层,现在的这些军官,都是在这几年的战争中刚刚成长起来的,很多军官甚至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属于临时提拔,经验上自然有些问题。  

说白了就是学院派和实战派的矛盾,各国都有。  

英国、美国那么强调标准作业,西西里岛战役期间还笑料百出呢。  

「正是因为你们的贸然攻击,导致我们的炮兵失去保护,才给了德国人偷袭我们的机会!」上尉继续控诉,这也算是一报还一报。  

「军人在战场上随时都要保持警惕,你们是咎由自取。」少校武断,这种事很难分得清对错。  

「呵,我们就不该来救援你们——」上尉出言不逊,都是俄罗斯军队,哪能是救援,最多是帮助。  

「呸,你们这些懦夫,就算没有你们,我们也能把德国人全部干掉!」少校破口大骂。  

「你这个混蛋,给我放尊重点!」上尉很生气,根本不在乎军衔高低。  

「怎么跟少校说话呢?」旁边轮椅上的另一名少尉更生气,这位是行动派,呵斥的同时还动手,一巴掌把上尉的帽子都打掉了。  

如果是少校,上尉说不定就忍了。  

少尉军衔比上尉低好几级呢,军中格外强调等级制度,敢主动打人那还不翻了天。  

上尉马上就还手,一脚将少尉的轮椅都踢翻。  

少尉地上打个滚,把上尉也从轮椅上拽下来。  

场面这时候已经非常混乱了,在场好几位军官,分别来自第2方面军和第3方面军。  

军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打架可以,但是不能打输。  

自己人肯定得帮自己人啊,于是地上就到处都是滚来滚去的俄罗斯军官。  

冷眼旁观的卫兵就太无奈了。  

你们精力这么旺盛的嘛,没有德国人,就自己人跟自己人打卫兵忠于职守,不能擅自离岗,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