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7 英联邦解散(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能离开这里。”卫兵扑克脸。  

少将彻底无奈,估计就会这一句,说不定还是刚教的。  

“找个会说话的人过来!我要求见你的长官!”少将提高嗓门,这特么在意大利王国的首都软禁意大利国王,你们比英国人还会玩。  

眼看少将和卫兵就要打起来,终于有军官出现。  

不出意外,军官是法国人。  

“这里是罗马,意大利王国的首都,你们不能这样做!”少将终于有了能沟通的人,心情并没有好转。  

“将军,请耐心等待,服从我们的命令,否则我们不能保证你们的安全——”军官傲慢。  

少将还想说点什么,远处突然传来零星枪声。  

少将马上就闭了嘴。  

战争期间,发生什么事都很正常。  

直到晚上九点,终于有人来拜见伊曼纽尔三世。  

“陛下,您不该现在回到罗马,至少不该是现在——”图书馆长说话慢,每一个单词都再三斟酌。  

“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对待我的吗?我是意大利王国的国王,不是任人宰割的囚犯,我回到意大利是为了执行我的权力,承担意大利国王应该承担的责任!”伊曼纽尔三世慷慨激昂,希望能得到图书馆长的认同。  

图书馆长的身份特殊,跟梵蒂冈那位囚徒关系密切,如果伊曼纽尔三世能得到那位囚徒的帮助,那么伊曼纽尔三世就能重新掌握权力。  

“从您乘坐飞机离开罗马那一刻开始,您就不再是意大利王国的国王了。”图书馆长话说的有点难听,不过却是事实。  

并不是所有意大利人都愿意当墙头草。  

如果伊曼纽尔三世立场坚定,是在盟军兵临城下的时候离开罗马,那么想必绝大部分意大利人都可以接受。  

事实却是在轴心国形势不妙的时候,伊曼纽尔三世故技重施,还想上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反转,这就让很多意大利人无法接受。  

“这是谁的意思?谁让你说这些话的?是南部非洲人,还是法国人?”伊曼纽尔三世突然冷静下来,这可不是他预想中的场面。  

“不是南部非洲人,也不是法国人,而是意大利人,确切点说,是大委员会——”图书馆长心平气和,情况远比伊曼纽尔三世想象中的更糟糕。  

在伊曼纽尔三世看来,只要他返回罗马,振臂一呼,就会马上获得意大利人的拥戴,重新成为意大利王国的国王。  

大委员会是胖光头解散了议会之后,为了统治意大利组建的机构。  

现在大委员会名义上跟随胖光头去了萨洛,可还有一部分委员留在罗马,现在这些人正在互相联系,准备成立一个类似南部非洲的民主国家。  

封建王国模式下,王室是世袭的,始终把持最高权力,胖光头在意大利权力够大了吧,还是被国王一声令下,解职不说还被软禁。  

所以还是民主制度好,这样大家都有机会,还不用担心随时遭到国王的惩罚。  

“大委员会是非法组织,无法代表现在的意大利。”伊曼纽尔三世反应快,既然大委员会不再拥护王室,那么就解散大委员会。  

图书馆长苦笑。  

你当你现在还是意大利国王呢,说解散就解散。  

“阿尔奇德,帮助我,等我恢复权力之后,你就将是意大利王国的内阁总理。”伊曼纽尔三世开价,胖光头之前的职位就是内阁总理。  

图书馆长彻底失望。  

别说意大利的总理,就是英国首相,图书馆长也不稀罕。  

如果伊曼纽尔三世聪明点,那么这事儿也不是没得谈,比如向德国那样总统彻底成为摆设,一切都是总理说了算,说不定伊曼纽尔三世还有机会回到王宫。  

现在看来,伊曼纽尔三世明显不甘心当一个吉祥物,那么就算了,你这个国王还是退位的好。  

第二天还有人来拜见伊曼纽尔三世,这一次是自由法军远征军总司令朱安。  

“对你来说,现在最好的结果就是退位,前往北非某个海滨庄园安度余生,卡萨布兰卡就很不错,那里有全世界最优美的海滩,以及最动人的美女——”朱安很恶劣,干脆就是来嘲笑伊曼纽尔三世的。  

“我是否应该说谢谢,至少你们没把我送上断头台。”伊曼纽尔三世冷笑,这种事只有你们法国人干得出来。  

伊曼纽尔三世说的是路易十六,法国大革命之后,路易十六在巴黎被自己设计的断头台处决。  

“如果你想,那么我也可以让你有机会体验一下。”朱安哈哈大笑,欧洲人其实也很有反抗精神的,比如法国人,比如德国人,又比如俄罗斯人。  

意大利人就算了,意大利人只爱好和平。  

“请你马上离开我的房间,我不欢迎你——”伊曼纽尔三世毕竟不是街头瘪三,狠话只能说到这种程度。  

当然也是不敢说,法国人可是有处决国王的先例。  

“也没人欢迎你回到罗马,包括意大利人。”朱安杀人诛心,失去民众拥护的国王,要么流亡,要么死亡。  

朱安也不是瞎说,就在朱安拜访伊曼纽尔三世的同时,伊曼纽尔三世居住的旅馆外,聚集了一大群意大利人,他们打着各种各样的标语,不停地喊口号。  

“意大利不需要懦弱的国王!”  

“我们要和平!我们要民主!”  

“推翻王室!”  

伊曼纽尔三世站在窗台后,表情阴霾。  

“这些人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