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止戈为武的华夏名片(1/3)
琵琶声停,笛声起,古琴声伴奏,气氛忽然就变得低沉了起来。
裴琰之用马派的念白念道,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一段白居易的独白,让裴琰之演绎的淋漓尽致,马派的念白独有的风味,也是给这一段增添了几分颜色。
裴琰之继续用刚开始的那种非常快速的唱法,开口低声唱道,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这种多变的唱法也是让大家感到非常的新鲜,并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方式,让这首《琵琶行》有了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让大家觉得这首歌听起来很有韵味。
最后一段戏腔声起,裴琰之用到了自己裴派的唱腔,虽然比不上梅派的雍容华贵,大气磅礴,但是用在这最后一段,也是非常的合适。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湿”
戚戚怨怨,如泣如诉的歌声,加上后面秦晓月老师手中琵琶的幽咽之声,让现场的观众不禁伤感了起来。
有些人早就把这首诗忘到了九霄云外,也有人虽然记得这首诗,但是里面的内容也忘得七七八八了,有些人就算完整的记着这首诗,但是这首诗在死记硬背之下,也并不知道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但是裴琰之将这首诗编排成曲之后,用这种特殊的唱法唱出来,错落有致,感情丰富,顿时让这些人一下子就感知到了白居易的心声,很多年轻人在听完之后,觉得这首诗里的词真的是字字珠玑,字字含泪,字字泣血啊!
唱完之后,现场的观众们给与了裴琰之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裴琰之并没有着急,先是向所有的国乐交响乐团的乐手们鞠躬行礼。
乐手们也是非常懂礼,纷纷用自己的乐器回礼。
裴琰之来到了秦晓月的面前,邀请她一起到前面来。
秦晓月将自己的琵琶抱在怀里,优雅的跟着裴琰之来到了舞台的前面。
现场的很多人都认识这位琵琶艺术家,秦晓月的大名在南方绝对不亚于梅文玖在北方的名声,堪称国乐界泰山北斗的存在。
郑毅峰也是笑着走了上来,说道,“秦老师,我是郑毅峰,初次见面,你好!”
秦晓月微微一笑,说道,“你也好!”
裴琰之笑着冲着镜头说道,“这位老师是咱们华夏国乐系的泰山北斗,琵琶表演艺术家秦晓月老师,欢迎秦老师来到我们《华夏戏歌》!”
秦晓月微笑着说道,“这是一个好节目,你也是个好孩子,为了你,我才来这个节目的!”
台下的观众一阵的惊讶,如果不是两人的年龄相差太大,这句话明天绝对是要预定热搜榜的头条了。
裴琰之哈哈大笑,说道,“大家别猜了,这次是我亲自到了秦老师的家中,亲自为秦老师弹奏了一曲琵琶曲,才让秦老师赏脸来这个节目的!”
郑毅峰在一旁惊讶的说道,“哦,没想到你还会弹琵琶啊,既然能够得到秦老师的赏识,看来你的琵琶水平绝对不一般啊!”
秦晓月笑着说道,“郑老师你这话可是说错了!”
郑毅峰一愣,有些疑惑的说道,“啊,我怎么说错了,难道说你不是因为他的琵琶弹得好才来的吗?”
秦晓月抿嘴一笑,说道,“裴琰之的琵琶水平已经不弱于我了,我可不敢说赏识他!只能说是惺惺相惜吧!”
这句话一出口,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全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句话从秦晓月老师的口中说出,就代表说裴琰之的琵琶水平绝对是当今一流了。
这个时候,有不少人都想到了当初笛子大师张伟亮好像也说过同样的话,顿时都是头皮发麻,这个裴琰之竟然恐怖如斯吗,不光笛子是世界一流,就连琵琶也是当今一流,好像在之前,还有人说过裴琰之的古琴水平也是让几位古琴艺术家颇为赞赏。
这一下,裴琰之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又是有了巨大的变化,脑袋上的头衔好像越来越多了,青年京剧名家,戏歌王子,笛子大师,古琴大师,琵琶大师,…
#裴琰之啊裴琰之,你到底还有什么本事,都亮出来吧,别藏着掖着了!#
这一条热搜正在飞快的走红。
在大家的热情起哄之下,裴琰之也只好借了秦晓月老师的琵琶,给大家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那美妙的琴声,让大家的心情变得美好了起来。
裴琰之将琵琶还给秦晓月老师,然后看向了郑毅峰,问道,“郑老师,刚才的那首歌,您有什么看法吗?”
郑毅峰面带微笑的说道,“非常棒,我们现在有很多学生学古诗,背古诗,他无法沉浸到古诗中,大多都是应付差事,为了背古诗而背古诗,但是无可厚非,毕竟都是孩子,而且老师们也是有责任的。不过,你这次的这首歌倒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就是如果我们把古诗词配上音乐了,会不会能够让孩子们更加容易接受呢,但是这个工作量就有点大了,就看你这首歌播出之后
裴琰之用马派的念白念道,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一段白居易的独白,让裴琰之演绎的淋漓尽致,马派的念白独有的风味,也是给这一段增添了几分颜色。
裴琰之继续用刚开始的那种非常快速的唱法,开口低声唱道,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这种多变的唱法也是让大家感到非常的新鲜,并不是那种一成不变的方式,让这首《琵琶行》有了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让大家觉得这首歌听起来很有韵味。
最后一段戏腔声起,裴琰之用到了自己裴派的唱腔,虽然比不上梅派的雍容华贵,大气磅礴,但是用在这最后一段,也是非常的合适。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湿”
戚戚怨怨,如泣如诉的歌声,加上后面秦晓月老师手中琵琶的幽咽之声,让现场的观众不禁伤感了起来。
有些人早就把这首诗忘到了九霄云外,也有人虽然记得这首诗,但是里面的内容也忘得七七八八了,有些人就算完整的记着这首诗,但是这首诗在死记硬背之下,也并不知道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但是裴琰之将这首诗编排成曲之后,用这种特殊的唱法唱出来,错落有致,感情丰富,顿时让这些人一下子就感知到了白居易的心声,很多年轻人在听完之后,觉得这首诗里的词真的是字字珠玑,字字含泪,字字泣血啊!
唱完之后,现场的观众们给与了裴琰之最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裴琰之并没有着急,先是向所有的国乐交响乐团的乐手们鞠躬行礼。
乐手们也是非常懂礼,纷纷用自己的乐器回礼。
裴琰之来到了秦晓月的面前,邀请她一起到前面来。
秦晓月将自己的琵琶抱在怀里,优雅的跟着裴琰之来到了舞台的前面。
现场的很多人都认识这位琵琶艺术家,秦晓月的大名在南方绝对不亚于梅文玖在北方的名声,堪称国乐界泰山北斗的存在。
郑毅峰也是笑着走了上来,说道,“秦老师,我是郑毅峰,初次见面,你好!”
秦晓月微微一笑,说道,“你也好!”
裴琰之笑着冲着镜头说道,“这位老师是咱们华夏国乐系的泰山北斗,琵琶表演艺术家秦晓月老师,欢迎秦老师来到我们《华夏戏歌》!”
秦晓月微笑着说道,“这是一个好节目,你也是个好孩子,为了你,我才来这个节目的!”
台下的观众一阵的惊讶,如果不是两人的年龄相差太大,这句话明天绝对是要预定热搜榜的头条了。
裴琰之哈哈大笑,说道,“大家别猜了,这次是我亲自到了秦老师的家中,亲自为秦老师弹奏了一曲琵琶曲,才让秦老师赏脸来这个节目的!”
郑毅峰在一旁惊讶的说道,“哦,没想到你还会弹琵琶啊,既然能够得到秦老师的赏识,看来你的琵琶水平绝对不一般啊!”
秦晓月笑着说道,“郑老师你这话可是说错了!”
郑毅峰一愣,有些疑惑的说道,“啊,我怎么说错了,难道说你不是因为他的琵琶弹得好才来的吗?”
秦晓月抿嘴一笑,说道,“裴琰之的琵琶水平已经不弱于我了,我可不敢说赏识他!只能说是惺惺相惜吧!”
这句话一出口,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全都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句话从秦晓月老师的口中说出,就代表说裴琰之的琵琶水平绝对是当今一流了。
这个时候,有不少人都想到了当初笛子大师张伟亮好像也说过同样的话,顿时都是头皮发麻,这个裴琰之竟然恐怖如斯吗,不光笛子是世界一流,就连琵琶也是当今一流,好像在之前,还有人说过裴琰之的古琴水平也是让几位古琴艺术家颇为赞赏。
这一下,裴琰之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又是有了巨大的变化,脑袋上的头衔好像越来越多了,青年京剧名家,戏歌王子,笛子大师,古琴大师,琵琶大师,…
#裴琰之啊裴琰之,你到底还有什么本事,都亮出来吧,别藏着掖着了!#
这一条热搜正在飞快的走红。
在大家的热情起哄之下,裴琰之也只好借了秦晓月老师的琵琶,给大家弹了一曲《春江花月夜》,那美妙的琴声,让大家的心情变得美好了起来。
裴琰之将琵琶还给秦晓月老师,然后看向了郑毅峰,问道,“郑老师,刚才的那首歌,您有什么看法吗?”
郑毅峰面带微笑的说道,“非常棒,我们现在有很多学生学古诗,背古诗,他无法沉浸到古诗中,大多都是应付差事,为了背古诗而背古诗,但是无可厚非,毕竟都是孩子,而且老师们也是有责任的。不过,你这次的这首歌倒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就是如果我们把古诗词配上音乐了,会不会能够让孩子们更加容易接受呢,但是这个工作量就有点大了,就看你这首歌播出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