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有喜(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太医依然没有吭声。  

他不敢啊!  

这要是换个寻常女子,他一搭脉就敢说是有喜了,可这是贵妃娘娘。  

皇上只有一位公主,要是弄错了,别说他这条命,就是把全家的命都搭进去也不够。  

“太医——”萧贵妃脸色微沉。  

太医松开手,额头冒出的汗珠越发细密。  

“太医为何不吭声,莫非本宫患了大病?”萧贵妃语气带了恼怒。  

太医打了个激灵。  

要是把贵妃娘娘急出个好歹,他同样吃不了兜着走。  

太医犹豫了一下,道:“娘娘的情况微臣一时不敢下结论,不如再请一位太医来会诊。”  

萧贵妃一颗心七上八下,冲心腹宫女桃红一使眼色。  

桃红轻轻走了出去。  

不多时,另一位张姓太医匆匆赶来。  

等张太医见过礼,萧贵妃伸出手。  

张太医下意识看了杨太医一眼。  

杨太医回以一个复杂的眼神。  

张太医顿了顿。  

杨太医这个眼神,他一时看不懂啊。  

莫非贵妃娘娘患了大病,杨太医诊断出来却不敢说?  

要是这样,杨太医岂不是坑人!  

谁都知道皇上对贵妃娘娘的宠爱,万一贵妃娘娘查出个不好,作此结论的太医还能得好?  

张太医忐忑又恼怒,还不敢表现出来,指尖搭在萧贵妃手腕上。  

这一搭,张太医一颗心险些跳出胸腔。  

萧贵妃一直盯着张太医,见他神情突然变化,便知道刚才杨太医的反常不是偶然。  

耐着性子等了片刻,也不见张太医吭声,萧贵妃冷着脸问:“本宫到底怎么了?”  

张太医抬袖擦擦额角冒出的汗,恭敬道:“微臣要与杨太医商量一番。”  

萧贵妃微微抬了抬下巴,算是同意。  

二位太医去了外边,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谁都不想先开口。  

最终还是后来的张太医开口道:“杨大人,贵妃娘娘她…是不是…”  

杨太医低声道:“十有仈Jiǔ是喜脉,张太医觉得呢?”  

再怎么不敢下结论,总要有个结果。  

张太医一听杨太医的结论悄悄松了口气,声音放得更低:“我也这么觉得。”  

二人对视一眼,一同走了进去。  

萧贵妃面无表情看着两位太医,实则心中紧张不已。  

无论多么不敢去想,谁心里不抱着一丝奢望呢。  

“说说吧,本宫究竟什么情况。”  

片刻的沉默后,杨太医拱手:“回禀娘娘,根据脉象来看…应当是喜脉。”  

喜脉?  

这二字直接把萧贵妃砸蒙了,让她发不出声来,只能艰难转动眼珠去看另一位太医。  

张太医拱拱手,等于认同杨太医的话。  

萧贵妃眨眨眼,泪珠顺着眼角滚下。  

“恭喜娘娘,贺喜娘娘!”  

宫人跪了一地,高声道贺。  

萧贵妃居高临下看着跪成一片的人,喜悦在心头缓缓滋生。  

这喜悦不是以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喜悦,而是如一粒种子落到实地,带着希望破土而出。  

眼泪越流越凶。  

桃红忙劝道:“娘娘,您可不能哭啊,要仔细着身子。”  

萧贵妃胡乱点头,早没了平时高贵冷傲的风范。  

此刻永安帝正在养心殿闭目小憩,周山轻轻走了进来。  

永安帝缓缓睁开了眼睛。  

到了他这个年纪十分浅眠,一点轻微动静就足以清醒。  

永安帝看着周山脚步虽轻速度却快,眼神变得深沉。  

周山素来稳重,这个样子恐怕是发生了什么事。  

“皇上,玉华宫传来消息,说贵妃娘娘…诊出了喜脉——”  

永安帝直接坐了起来,语气严厉:“你说什么?”  

对永安帝的反应周山早有预料,轻声把消息再说一遍。  

永安帝坐在榻上,迟迟没有反应。  

周山立在一旁不敢打扰。  

贵妃娘娘有喜的消息给皇上造成多大冲击,他再清楚不过了。  

宫中已经多年没有传出过嫔妃有孕的喜讯了,正是因为这样,八年前皇上才过继平南王世子卫羌为太子。  

说到底是为了社稷安稳,不得不这样选择。  

但凡宫中哪位嫔妃有过动静,哪怕没有生出来,都不会是如今这种局面。  

人都是如此,能有亲儿子传承香火,谁甘心要别人的。  

周山低着头,心里一声叹息。  

接下来,恐怕要迎来多事之秋。  

不知沉默了多久,永安帝终于开口:“贵妃有喜的事,有谁知道?”  

周山回道:“杨、张两位太医,还有近身伺候娘娘的一些宫人。”  

“交代下去,暂时不要外传。”  

永安帝吩咐完,起身走出养心殿。  

殿外处处姹紫嫣红,生机勃勃的热闹扑面而来。  

永安帝只觉神清气爽,快步往玉华宫去了。  

玉华宫里,萧贵妃屏退左右,只留了宫婢桃红一人。  

“桃红,你说太医会不会诊错了?”  

萧贵妃激动过后,就是患得患失。  

桃红眉梢眼角尽是喜色:“娘娘放宽心,肯定错不了。两位太医若是没有十足把握,不敢乱说的。”  

萧贵妃一想杨、张两位太医诊脉时的慎重,患得患失的心情稍缓,立刻想到了那副神奇的药膳方子。  

“有关药膳方子的一切,万万不可让旁人知晓。”  

“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