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路见不平(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没了那层薄纱,那些落在脸上的目光似乎更加炙热。  

骆樱很不习惯成为视线的焦点,无论是坏的,还是好的。  

她更喜欢坐在缤纷苑的那株樱树下,安安静静绣她的嫁衣。  

可总有些时候,人要试着去接受或者承担并不喜欢的东西的。  

可能是为了自己,也可能是为了别人。  

“姑娘——”绿萼一脸担忧。  

骆樱从怀中取出那封信,手扬起:“陶夫人,这是令郎约我出来的信。说我出来见令郎不合规矩,我认了。但您是识字的人,是谁先找谁,有这封信再清楚不过。”  

她声音微扬,字字清晰:“你把屎盆子往我身上扣,我不能认,因为你扣的不是我一个人,还有我的家人。我没有什么本事,面对定了数年的亲事突然被退,只能默默接受。但我是骆府的大姑娘,我的父亲是一品左都督,太子太保。他的女儿可以死,绝不给人当妾!”  

听着面色苍白的少女铿锵有力的话语,人群突然安静下来。  

陶夫人在这片安静中伸手去拿那封信。  

勉强平静的外表下,是惊怒羞恼的心情。  

印象里,骆府这位大姑娘还算老实,没想到众目睽睽之下说出这番话来。  

最恼人的是,她居然随身带着这封信!  

一只手比陶夫人的手更快,把那封信拿了过去。  

那是一只十分漂亮的手。  

纤长白皙,又有力道。  

陶夫人愕然看向那只手的主人。  

骆笙捏着信,笑了笑:“陶夫人虽然识字,万一看完信把信吃了怎么办?”  

“你——”  

“别觉得委屈,令郎都能腆着脸要我大姐做妾,就不要怪别人把你们想得不堪。”骆笙毫不客气堵了陶夫人一句,举着信问看热闹的人群,“有识字的吗?劳烦看一看这封信。”  

她不用看这封信,便知信上不会有太过火的内容。  

陶大公子这种人,自诩谦谦君子,其实最是虚伪无能。  

“有!”喊声此起彼伏,热切又响亮。  

天啊,看热闹还能参与一下,这,这是多么难得的机遇啊!  

“我来帮骆姑娘看。”  

“我来!”  

骆笙把信递给一位书生打扮的人,微笑安抚一脸急切的热心人:“别急,还有机会。”  

众人觉得这话有点古怪,却没多想,注意力全都放在了那封信上。  

书生朗声把信读了出来。  

正如骆笙所料,信上只有寥寥数语,除了对退亲的惋惜,便是约骆樱在茶楼相见,说有事商谈。  

骆笙看向陶夫人:“陶夫人听到了?究竟是谁找谁,如今可一清二楚了?”  

陶夫人脸色惨白,羞愤难当,却不甘脸面就此被对方踩在地上,冷笑道:“我儿子是个重情义的人,怕骆大姑娘寻了短见这才想当面宽慰。反倒是骆大姑娘一个姑娘家,已经退了亲的男方一约见就出来了,这恐怕不符合高门贵女的身份吧?”  

骆樱脸色越发苍白。  

骆笙却不以为然笑了:“陶夫人大概不了解,我大姐也是个重情义的人啊。令郎担心配不上我大姐退了亲,我大姐收到他的信怕他一个男人家就此一蹶不振,这才好心见一见的。”  

此话一出,看热闹的人登时捕捉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  

陶家和骆家退亲,还有别的说法?  

无视陶夫人骇人的脸色,骆笙笑眯眯取出那张陶夫人亲笔写下的字据,扬了扬手问人群:“还有帮忙瞧一瞧的吗?”  

人群一阵激动。  

居然还有一封信!  

原来骆姑娘刚刚说还有机会是这么一回事儿!  

最终一名中年男子脱颖而出,得到了读字据的机会。  

为了不辜负这样的好运,中年男子声音贼大。  

信读完了,众人看向陶少卿夫妇的眼神不断变化。  

陶夫人羞愤欲绝,怒道:“骆姑娘,你不要逼人太甚——”  

“逼人太甚的是陶府!退亲的是你家,又跑来找我大姐的还是你家,到现在连句道歉都无,还振振有词,咄咄逼人,这莫非就是贵府的家风?”  

陶少卿按住陶夫人,冲骆笙拱手:“退亲后再去打扰令姐,确实是犬子不对,我向贵府赔个不是。”  

骆笙皱眉:“陶少卿赔不是就嘴上说说?我可没感到多少诚意。”  

“骆姑娘打算如何?”  

骆笙笑笑:“陶少卿反问我,那我就更感受不到诚意了。”  

陶少卿暗道一声女子难缠,忍痛道:“我这就命人备白银千两,聊表歉意。”  

“一千两?”红豆惊呼出声,“这,这还不够在我们姑娘开的酒肆吃顿饱饭呢。”  

“红豆。”骆笙嗔了小丫鬟一声,对陶少卿歉然一笑,“这丫鬟被我惯坏了,口无遮拦。一千两虽说少了点儿,但骆府看重的是道歉的诚意。”  

陶少卿这个气啊。  

那么多聘礼折了,对陶府来说已是伤筋动骨,这一千两可谓雪上加霜。  

不过这么多人看热闹,越快了结越好。  

很快用红匣子装着的银票就准备好了。  

红豆撇着嘴接了:“这么点钱还值当拿个匣子装,啧啧…”  

陶少卿忍下气,沉着脸道:“骆姑娘,我已代表陶府道了歉,现在能不能谈谈打伤犬子的事了?”  

“这个没什么可谈的吧?”骆笙一脸不耐。  

陶少卿冷冷道:“犬子说了些不合适的话,骆姑娘要他赔礼道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